第33章 大明皇家银行

换源:

  朱祁钰继续说道:“这很好解决。朕从天上请来了两位专家,专门解决这件事。”

“专家?”好陌生的名词,大家都相互看了看,不过既然是陛下请来的,那就暂且观望几日吧。

“朕决定,现在京城试点,先从成立大明皇家银行,发行大明币。成立大明供销社,买卖各种物品。”

“退朝!”

宣布了事情后,朱祁钰起身离开了大殿。

殿内的众人怀着各种心思离开了,大家都想看看,陛下请来的专家,成立的新衙门怎么劝说百姓和商户接受大明币。就连朝会后该回封地的几位藩王,为了看热闹,也申请留在京城。

朱祁钰本来就想接触宗亲的限制,让这些宗亲发挥更多的作用,而不是去当一个肥猪养着。就顺势同意了藩王的请求,还以请示过太祖太宗皇帝的名义,发了圣旨,允许各地宗亲自由走动。

一时之间,得到了自由的各地宗亲,一窝蜂的向京城跑跑来,一来是感谢朱祁钰的大恩,二来也是来表忠心的,三来也是看看京城的最新变化。

京城繁华地带的14处地方被围蔽了起来,每天一大早,里面就开始乒乒乓乓的响了起来。给人一种建造房屋的感觉,引得京城百姓全都围观了过来。

三天时间,围蔽去除,露出了成品。

只见建筑样式与现在通行的木式建筑完全不同,也不是石头建造的,而是一种没有见过的建筑材料。建成的房子高三层,每层有三米多,整个建筑高10米,与周边普遍两三米高的民房完全不一样。

从外面看过去,里面安装有非常奢华的玻璃,里面大白天都开着灯,与紫禁城一样的灯,明晃晃的。在京城百姓中,最喜欢的就是夜晚在紫禁城附近逛逛。朱祁钰登基后,已经取消了宵禁,给了百姓更多的自由。晚上百姓就喜欢来到紫禁城附近,借着城头上的电灯,聊聊家常,做做针线活。

离这里不远处的一个酒楼二楼包厢,朱祁钰带着朱见济,身边还有陈循、商辂和于谦等人。

于谦看着不远处的建筑,疑惑的问道:“陛下,这个就是大明皇家银行?”

现在看来除了房子高大一点,建筑规模大一点,风格奢华一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嘛。

朱祁钰呵呵一笑,抬起右手,看了一下手表,上面显示着九点三十五分。于是便笑着说道:“于爱卿,别急嘛,十点才正式开业,现在才九点三十五分,还早呢。”

朱见济,陈循、商辂、于谦几人非常羡慕的看着朱祁钰手上的表。这可是能够记录时间的宝贝啊,好想要一个。

朱祁钰看到了大家羡慕的眼光,更是得意的转了转手腕,说道:“你们别羡慕了,虽然这块表你们买不起,但是你们可以买一些便宜的嘛。”

“哦,陛下,在哪里买?”于谦急忙问道。

“下午2点,供销社就开业了,到时你们去逛逛,还有很多好东西哦。”朱祁钰神秘的笑了笑。

见到朱祁钰不再说话,几人内心非常着急,都想着快点去供销社看看新奇的宝贝。

眼看时间马上要到十点了,朱祁钰站了起来,说道:“走吧,我们也去体验一下银行的办事流程。”

几个人一脸好奇的跟着朱祁钰走了出去。

来到了楼下,锦衣卫已经挤开了人群,开出了一条道路,几人顺利的来到了银行前面。

这次主要是带着几个人,让他们体验一下银行流程,就没有走特殊通道。

十点钟到了,银行行长刘飞从里面走了出来,对着朱祁钰点了点头。

然后拿出一个大喇叭,对着附近的百姓大声的说道:“各位,我们这里是大明皇家银行京城支行,在京城里面还有十处银行。我们这里主要是办理货币兑换,也就是用银子兑换成大明币。还有存款贷款业务,我们的存款不收钱,贷款利息低,月利率一百取一,单利息计算,不会利滚利。”

说完之后,就有工作人员把银行的业务范围,办事章程给贴了出来。

本来看热闹的百姓都不知道这是干嘛的,只是看着很多人围观,大家也就跟着围观起来。

现在发现是银行。什么是银行,老百姓不清楚。

“这不就是钱庄吗?”

“对啊,听着就像是钱庄。”

“钱庄存钱还要收我们的钱,他们这里好像不收钱。可以去试试。”有点小钱的老百姓有些行动了,钱放在家里,怕贼惦记着。存钱庄不划算,还要到给钱庄交钱,现在这个银行不收存钱费,到可以试试。

“这个靠谱吗?”

“怎么不靠谱,没看见前面的字吗?大明皇家银行。”

“朝廷也不一定靠谱吧?”

“朝廷不靠谱,陛下难道还不靠谱。”

除了小百姓之外,一些做生意的也心动了。

“李兄,你的酒楼不是要扩大店面,缺少银子吗。在钱庄借钱可贵了,还是利滚利。这个银行可以试试,才一百取一,还是单利。”

京城做酒楼生意的李掌柜摸了摸胡须,点了点头,有点心动。

“别去借,老爷,别去银行借啊。”一旁的账房突然插进了话。

李掌柜皱了皱眉头,不满的说道:“怎么回事?怎么不能借了?这不是很便宜吗?”

“哎哟,我的老爷呢。”账房着急的拉着李掌柜来到了刚贴的告示哪那里,指着其中一个地方,说道:“老爷,你看看这里。”

李掌柜顺着手势,仔细一看,上面写着:“本行法定货币为大明币。接受银子兑换为大明币,禁止大明币兑换为银子。本行所有存借款均以大明币计算。”在告示旁边,还张贴有大明币的样板,分别是五毛、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的样子。

“这,这个...这不就是宝钞吗?”李掌柜顿时退后了几步,一想到大明宝钞,内心就一顿后怕,转头感激的看了账房一样,要不是账房,自己的银子可能就得变成废纸了。看来这个月得给账房加赏钱了。

账房内心非常得意,还好自己识字,又看得认真,才没有上银行的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