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明币使用人数爆涨

换源:

  “大家放心,肯定能买到。你们先吃饭吧,吃完饭,会派车送你们去供销社,你们到时买了东西就回家吧。”

“好的,排长。”

几个人快速的吃完了早饭,回到了宿舍,收拾起了东西。

穿上了迷彩服,拿着一个大的军用背包,穿着皮鞋,众人慢慢的来到了操场上。只见操场上已经停满了大巴车。

“快点过来,别乱张望,就等你们了。”排长看到了王大壮等人,连忙招呼了一下,指引着大家上了大巴车。

王大壮等人到了车上一看,全都是自己这个排的士兵。

大家找好了位置,坐了下去。排长也走了上来,来到了车前面的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士兵们哪里坐过这种大巴车啊,都是在军队训练的时候,听教官讲过。见都没有见过,平时见到的装甲运输车和坦克之类的大型车辆,他们也没有资格坐。

现在坐在大巴车里面,实在仍不住,悄悄的用手摸来摸去。

“班长,这个坐着真舒服,我从来没有做过呢。嘿嘿。”赵狗蛋小声的说道。

班长王大壮也说道:“我也没有坐过,但是,狗蛋啊,就算我没有坐过,我也知道不能用舌头去舔靠背啊。”

赵狗蛋不好意思的笑了,收回了舌头,“我听说这是牛皮做的,我还没有尝过牛皮味道呢,想尝尝。”

“我....王大壮气得举起来自己的拳头,在部队里面,委托系统保障的后勤及其丰富,猪肉、牛肉、羊肉管够,每天都有,只要不浪费,随便吃。

大家都说,为了这个伙食,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下去。

被王大壮教育了一顿,赵狗蛋终于老实了。

不久之后,所有人都上了车,大巴车慢慢开出了营地,朝着京城方向开去。一路上,路边有很多百姓来来往往的走着,很多百姓用背篼装满了东西,粗略看去,背篼里面装满了大米、猪肉等等,每个人都油光满面,看起来就过得非常好。

一个小时后,大巴车进了京城,分别开向来三个供销社所在地。

王大壮他们幸运的被分配到了德胜门这个地方的供销社,大家按照顺序下了车。

排长拍了拍手:“大家注意,所有人今晚11点前必须归队。在刚才下车的地方,有大巴车拉大家回营地,最后一班大巴车出发时间是10点钟。大家不要忘了时间了。”

“好了,现在解散。”

解散之后,大家顺着人流走进了供销社。

“班长,你看,这里好多东西啊,我都想要。”赵狗蛋看到五颜六色的衣服,花花绿绿的,非常好看。

王大壮连忙拉住了赵狗蛋,“小子,留500元钱给家里,其他的就买一些米面油和猪肉等吃的东西,再买一些衣服。别乱花了。”

“好的,班长,我听你的。”赵狗蛋点了点头。

两人在供销社里面逛了半个时辰,里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价格也太便宜了。大米,有10元一斤的,7元一斤的,5元一斤的,最便宜的才1元一斤,反正看起来都是颗粒饱满,两人也看不出其中的差别,但就算是其中最便宜的1元一斤的大米,也比他们家里过年的时候吃的大米还要好。两人每人买了一百斤,再多的话就背不动了。

买了大米,再看了看便宜的肥猪肉,价格从几元一斤到几十元一斤,两人按照最便宜的,直接买了50斤。又去买了一些瓜果,没有见过的糖果,一些牛肉、羊肉尝尝鲜,再给家里人买了几件厚厚的衣服,把500元钱花了个干干净净。

两人结完了账后,扛着东西,走出了供销社大门,才走了一段距离,就走不动了。

赵狗蛋累得气喘吁吁的说道:“班长,这也太重了吧,我们在房山那边啊,怎么扛得回去啊。”

“买东西的时候怎么不见你嫌弃重呢?”

“嘿嘿,班长,我不是看到东西便宜吗,怕被别人买完了。”

正在两人为难的时候,一个人走了过来。

“两位军爷,你们去哪儿?我有马车,可以送你你们过去。”

王大壮看了看来人,“去房山要多少钱?”

来人指了指地上的东西问道:“这些东西也是你们的吗?”

“都是我们的。”

“只送你们过去,10元。如果还要接你们回来的话,一个来回要30元。”

两人今晚还要回军营,肯定要回来,而且村里也没有马车、牛车之类的,只能做一个来回了。

“30元太贵了,着供销社都能买30斤白花花的大米了,都够一家人吃好几天都来。价钱便宜一些吧。”

“两位军爷,30元哪里贵了,你们房山那里离这里有60里呢,光是去一程就要2个时辰,一个来回就要4个时辰,这么一算,哪里贵了啊。”

王大壮想了想,这么长的距离,4个时辰的时间,30元也不贵了,就答应了下来。三个人一起把买的东西搬运到了马车上。

马车行驶在道路上,2个时辰后,到了下午3点左右,终于到了村子里。

马车一直开到了赵狗蛋家门口,敲了敲门,赵狗蛋的爹打开门,就看到了活的赵狗蛋,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狗蛋啊,你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

“爹,我回来了。”赵狗蛋看到了年迈的父亲,马上跪了下去。

“起来,起来,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这样,也不怕大壮笑话。”赵狗蛋的爹对着王大壮点了点头,拉起了赵狗蛋。

几人一起把东西搬下了马车,再把东西搬进了家里。

马车离开赵狗蛋家里,来到了王大壮家里,同样的一番拥抱哭泣,然后搬下来了新买的东西。

这些东西现在都只能从京城供销社买,其他地方没有卖的。

村子里知道两个人不仅安全回来了,还当上了朝廷的新的建设兵团的士兵。这些名堂,村里的人都不懂,但是看到两人给了家里人的东西,白花花的大米,肥肥的猪肉,厚厚的衣服,没有见过的糖果,这些东西吸引着村子里的人。

问过价格之后,才发现这些东西实在太便宜了。白花花的大米才一元一斤,肥猪肉才五元一斤,而一个铜板就能在银行对换0.7元钱。

当天下午,王大壮两人在家里和家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就坐上马车,回了军营。

随着这一批士兵的休整,家在附近的人都买了大堆东西,赶回来家,买来的东西在家里引起了轰动。

这么多质量好、价格便宜的商品,一下子就让供销社的名声从京城向农村蔓延过去,但是路途遥远,很多人来一趟京城不容易。有几个聪明的年轻人,就在村子里收了大家的银子,登记好需要的东西,自己跑到京城银行兑换大明币,再去供销社帮大家买了东西带回去。

这还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代购”。

一时间,供销社销量暴涨,大明币的兑换数量,使用人数也暴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