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谋而合

换源:

  朱兹这番话,着实让朱元璋和马皇后都陷入了沉思。马皇后出身商人世家,自然明白“以利驱动”的道理,但将其运用到国家治理上,她还是头一次听说。

“兹儿,你说的这个‘目标’,具体是指什么?”马皇后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朱兹微微一笑,拱手道:“母后,这目标可就多了去了。比如,可以让官员们想办法增加赋税,但并非加重百姓负担,而是通过鼓励农耕、发展商业等手段,让百姓们富起来,朝廷的赋税自然也就多了。”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亮,追问道:“那你说说,怎么才能让百姓富起来?”

朱兹侃侃而谈:“父皇,儿臣这些日子在外游历,发现了不少好东西。比如这潭州府,有一种叫做‘辣椒’的作物,产量高,味道辛辣,若是推广开来,不仅能让百姓餐桌上多一道美味,还能制成香料,远销海外,赚取白花花的银子!”

朱元璋本就是个急性子,听朱兹说得如此天花乱坠,恨不得立马就将那“辣椒”推广到全国各地。

“还有,儿臣还发现,这民间有很多能工巧匠,他们发明创造了许多新奇玩意儿,比如……”朱兹说到此处,故意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

“这是什么?”马皇后好奇地问道。

朱兹神秘一笑,打开盒子,只见里面躺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玻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是琉璃?”朱元璋一眼就认了出来,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这琉璃虽然好看,但却太过fragile,不耐用,能有什么用?”

“父皇,这可不是普通的琉璃,这是经过特殊工艺打造的水晶玻璃,不仅更加透明,而且更加坚固耐用。”朱兹说着,将水晶玻璃递到朱元璋手中,“父皇可以试试,看能不能轻易将它损坏。”

朱元璋半信半疑地接过水晶玻璃,仔细端详了一番,又用力捏了捏,发现这水晶玻璃确实比他之前见过的琉璃要坚硬许多。

“这东西确实不错,若是能大规模生产,用来制作窗户、镜子,定然会受到百姓追捧。”朱元璋赞叹道。

“父皇英明!儿臣正是这个意思。”朱兹趁热打铁道,“儿臣已经找到了制作这水晶玻璃的工匠,只要朝廷给予一定的支持,便可大规模生产,到时候,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远销海外,赚取丰厚利润!”

朱元璋越听越觉得有道理,看向朱兹的眼神也逐渐变得欣赏起来。

“兹儿,你这些想法都很不错,看来这些年在外游历,你确实长了不少见识。”朱元璋欣慰地说道。

“父皇过奖了,儿臣不过是将自己所见所闻,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罢了。”朱兹谦虚地说道。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才华,朕都看在眼里。”朱元璋说着,语气一转,带着几分调侃,“只是你这性子,还是太跳脱了些,若是能像你大哥那样沉稳内敛一些,就更好了。”

朱兹知道朱元璋这是在敲打自己,连忙说道:“父皇教训的是,儿臣以后定会谨言慎行,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马皇后在一旁看着父子俩,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好了,不说这些了。”马皇后笑着说道,“兹儿,你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啊?”

“回母后,儿臣此番回来,一来是向父皇母后汇报一下游历的见闻,二来嘛……”朱兹说到此处,故意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二来什么?”马皇后追问道。

“二来是想求母后一件事。”朱兹说着,凑到马皇后耳边,低声说道,“母后,您能不能给儿臣介绍几个未出阁的小姐。”

马皇后闻言,顿时明白了朱兹的意思,笑着打趣道:“你这小子,绕了半天,原来是想让本宫给你介绍媳妇啊!”

朱兹嘿嘿一笑,也不否认。

“京城那些大家闺秀,一个个都知书达理,温婉贤淑,不知道有没有能让你动心的?”马皇后笑着问道。

“母后您就别取笑儿臣了。”朱兹故作害羞地说道,“儿臣眼光高,一般的庸脂俗粉可看不上眼。”

“哦?那哀家倒是要好好想想,京城有没有能让你看得上眼的女子了。”马皇后故意逗弄着朱兹。

朱兹见马皇后答应下来,心中一喜,连忙说道:“那就有劳母后费心了!”

“你小子,就会给哀家出难题。”马皇后笑着摇了摇头,但眼中却充满了宠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