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朕就喜欢看他们蹦哒!

换源:

  “哼,你也知道怕了?”

“还知道是老朱家的天下。”

朱元璋撇嘴说道。

“皇爷爷,朕可没有怕啊。”朱允熥笑道,逗这个老头还挺有意思的。

“懒得跟你说。”

朱元璋道:“怕不怕,你心里清楚。”

“咱现在不解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召开朝议?”

朱允熥反问道:“为什么不能了?”

朱元璋不由说道:“你难道还没有看明白?”

“为什么礼部一直都找不出你登基的吉日?”

“拖到现在都不给你一个说法。”

“他们早就没有想着让你登基称帝的。”

“你一日不称帝,你的名分就无法名正言顺。”

“你也可以理解为朝臣们对你的不满,对你阳奉阴违。”

事实上。

奉天兵变那一天。

朱允熥就下旨,让礼部选出登基吉日来。

可这都过去多久了。

礼部连一点回复都没有。

意思就不是太明显了。

典型的就是非暴力不合作。

就是在拖,拖着不给时间。

不让朱允熥登基。

拖到勤王大军到来。

朱允熥心知肚明。

他不着急。

真的一点都不着急。

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皇爷爷。”

“孙儿不蠢,更不笨。”

朱允熥感慨了一声,道:“孙儿就是要抓住这个机会,要清洗一下。”

“对了。”

“你那一批臣子,可别让他们退缩了。”

“告诉他们。”

“真准备好了,让他们在明日朝会,尽情的发难。”

“朕会扛着。”

朱元璋面对这逆孙的挑衅,不由怒声道:“朱允熥,你抗的得住吗?”

“你到底有没有脑子。”

“你这是把机会送给他们来攻讦你。”

“一旦明日朝会,你没有人支持,你就没了啊。”

“你不是一直都跟咱说。”

“这不是请客吃饭,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吗?”

“怎么这会儿就没那么狠劲了?”

哪怕他自己就是复辟的头头。

背后许多事情都是他来指使的。

可见到自己的孙子这么不争气的样子。

也是愤怒无比,气的不轻。

你到底要争一争啊。

就这么放弃了?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强宫中守卫,然后用蓝玉来控制京营……。”

朱元璋说道。

朱允熥顿时惊讶起来。

他平时不会有这种情绪的。

哪怕听到讨逆大军有几十万也是很平静。

但听到老朱竟然教他如何控制朝廷,控制局势。

真的有点傻眼了。

“皇爷爷,你在教朕做事?”他开口问道。

老朱脸顿时就黑了。

然后一言不发转身走到了偏殿。

留下独自发笑的朱允熥。

那笑声。

让朱元璋的脚步都不由快了几分。

“咱到底是不是老糊涂了?”

“竟然还会给这孽障出注意?”

“老了,真的老了啊。”

身后。

突然传来朱允熥的声音。

“谢谢皇爷爷啊。”

谢你个屁。

朱元璋暗骂一声。

这个逆孙真的就是来气死他才会罢休的。

回到偏殿。

坐在主位上。

老朱看着桌案上的奏本与急递,一时间有点出神。

“太上皇陛下。”

“这份奏本,还请您过目。”

说话的是内阁的一个成员。

这个成员看起来很是年轻,做事有条有理的。

朱元璋对他也很是欣赏。

不知道朱允熥从哪儿找来的这样人才。

“咱看看……。”

这内阁成员,加上老朱是十个人。

其他九个人。

都是朱允熥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政务人才。

=等级并不高。

只是初级的。

可就算如此。

一个人才也是五千两银子,才能招募啊。

人才就是这么贵。

比普通的国防战士贵得太多太多了。

这九个人就花费了四万多银子。

可也是很不错了。

他们主要任务,其实就是协助朱元璋做事的。

朱元璋才是这个内阁的核心成员。

他不是皇帝了,却还做着皇帝的活。

朱允熥看到的好多奏折,想都没想,就顺手通过了。

甚至还毫不担心的,就把玉玺交给老朱,让他去办事呢。

不尊重。

真的是老朱这个太上皇,不尊重到了极点。

老朱也是真没摸清,这个逆孙的路数。

他到底是无知了,还是无所畏惧啊。

玉玺批朱大权。

都交给他这个太上皇啊。

心到底得有多大啊。

随着批阅奏章。

陆续的。

兵部不断传来各种消息。

天下一十三省,哪怕朱元璋没有发出一道旨意,可各地都是不约而同的起兵勤王。

北方是以藩王为首的。

南方的却是各路大军汇合。

其中有消息称。

南方的各地宗族,地主豪绅确实参与到了其中。

他们之中出人出钱,支持讨贼大计。

“兵部怎么把这些事情记录的这么清楚?”

“连人名,是那个家族的,都记录详细了。”

朱元璋看到兵部递上来的急递,难以置信的问道。

这南方某个家族,谁参与了,谁出了多少钱,出了多大的力气。

有名有姓的记录着。

让他看着都觉得很有问题。

兵部什么时候这么会做事了?

朱允熥随手丢在一边,道:“傻眼了吧?皇爷爷。”

“这就是邀功啊。”

“你当真以为是兵部办事得力吗?”

“这是地方上,那些官吏递上来的。”

“明知道金陵现在是朕的做事,为什么还送这种奏本急递来呢?”

“皇爷爷想一想。”

朱元璋瞬间就明白了。

这其中的道道是什么。

他翻看了一遍后,抬头冷笑,道:“好一个如意算盘啊。”

“他们就是知道你必定败亡,所以这种事无巨细的奏本递上来,哪怕你再愤怒也无济于事。”

“因为你根本没办法伤害报复到他们。”

“反而是让他们有机会献媚表功,勤王之后,他们就是功臣。”

“必定会有封赏的。”

“这就是一份功劳薄啊。”

朱允熥笑了起来。

这就是南方势力的心思。

可比北方势力要机灵得多了。

或许不是说机灵,应该是说南方带头的人太多,势力分散了。

北方的力量太过集中,当然是以藩王为首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个时候,朕就很是喜欢啊。”

“朕就喜欢看他们蹦跶。”

朱允熥不明的笑着,朱元璋纳闷得很,这孙子到底卖得什么药啊。

怎么就做到这么淡定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