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哀莫大于心死!

换源:

  在朱祁钰当初看来,刘安与徐珵一样同为朱祁镇的死忠。

当日朱祁镇叩关大同,刘安作为大同镇守,亲自下城拜见,送上金银已经是大大的不该了。

资敌,弃城,就这二条,他就有理由杀了刘安。

现在更是直接跑回了京师,只为了送一封诏书,还是太上皇的诏书。

虽然是加封他为侯爵的诏书,更是议和的诏书。

当时他登基之时,已经传谕九边,一切以朱祁镇发出的诏令,都不可信,但是刘安还是无视了他的诏书跑回来了。

刘安不是小孩,身为世袭伯爵,他能捞到镇守边镇的职位,很明显他的智力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这些都让朱祁钰感到不解,尤其是在午门见到刘安本人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他更觉得刘安日夜兼程,就为了跑回来,挨着一刀。

他需要于谦的想法。

于谦看的出皇帝的疑虑,他思索了一会才说道:“陛下,眼下大敌当前,朝廷正是用人之事,这会把刘安砍了,恐惹非议。”

“而且刘安这次没有惹下大乱,大同军务也都交于郭登之手,杀不杀刘安不急,第一要为是扶正郭登,毕竟顶着个副总兵的名头,行事多有不变。”

朱祁钰认真的想了想,说道:“不错,此事从急,诏书随后就可连夜发至大同。”

于谦接着说道:“至于刘安,臣认为现在杀了他,既于事无补还会引起军心震荡,毕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回来的具体目的是什么。”

“而且眼下勋戚势微,广宁伯一脉自洪武爷之事就已经从军,到了太宗时期,守御永平、两镇辽东而后又在望海埚胜倭寇,天下闻名,陛下刚刚登基,这一刀下去天下勋戚人人自危啊。”

朱祁钰听完之后,认真品了品于谦的话,大明的勋戚们现在陨落的七七八八,虽然他们本来就跟自己不是一条心,但是也没必要把他们都得罪完了。

况且他还是觉得刘安只身入京,自有苦衷。

想到这里注意一定,他便向于谦问道:“那不如给他个机会,戴罪立功?”

“前面于尚书不是还说,京师九门人手不够,就让刘安去守下东直门如何?”

于谦听完,躬身行礼道:“臣领旨,陛下仁善。”

看着于谦离开,朱祁钰还在思索。

刘安自己跑了回来,貌似就是来领死的,而且刚刚六部大员们,好像也都想他死。

他朱祁钰能想明白刘安不该死,这群老狐狸怎么会不明白。

或者说,他们很明白,但是他们不在意。

他想不通刘安的心态,所以他打算去问问刘安。

“兴安,这会刘安在哪?”

“陛下,刚太医看完之后,卢指挥就把他带到诏狱了,听说睡得很香。”

跑到诏狱去睡觉!

心还挺大,他需要亲自跟刘安谈谈。

此时的诏狱里面,刘安确实在睡觉,而且睡的很踏实,最近他的身体了精力都在遭受煎熬。

睡意朦胧之间,他觉得旁边有人在看他,恍恍惚惚睁开眼,他看到了朱祁钰。

刘安一下睡意全无,翻身起来,恭恭敬敬的行礼道:“罪臣刘安,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朱祁钰坐在椅子上,面带笑意的看着他,说道。

“免礼吧,朕进来一会了,看你睡的很香便没叫你,这会可睡好了?”

刘安听了连连点头,又要告罪。

朱祁钰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无妨,大同到京师这一路确实劳累,只是朕很好奇,你这一路赶回来,就为了跑这来睡个好觉么?”

诏狱之内,环境阴暗潮湿,有一股浓重的霉味,刘安大量了一圈之后,苦笑的说道。

“臣早有预料,弃重镇回京,按罪当斩,但是臣没有办法啊。”

这话引起了朱祁钰的好奇。

“既然知道,那你还回来干嘛,诏书随便派人送回来就好了。”

“朕早就通传了九边,你甚至可以当没看到太上皇的诏书,安心呆在大同就行,所以朕很好奇,你为什么赶回来送死?”

刘安低着头思索了半天,好像是想通了一般。

“确实太上皇这封诏令,臣可以假装不知道,但是若是他日太上皇回来呢?”

“臣一人死不足惜,但是大同城山下,数十万人何辜啊......”

太上皇回来呢?

哈哈,朱祁钰总算明白了。

朱祁镇啊朱祁镇,你又一次寒了一位衷心对你的臣子的心。

一句太上皇回来呢,道出了刘安心中深深的无奈,刘安冒着被朝廷怪罪的风险,亲自到瓦剌大营拜见朱祁镇,忠心可见一般,只是他却被被一封晋升的诏令逼的走投无路。

他不能责怪太上皇,毕竟他是他曾经的皇帝,他也不能责怪当今天子,毕竟一切确实是自己犯错了。

那只能是他刘安的错,哀莫大于心死!

看着刘安痛苦的神情,朱祁钰站起身来。

“这牢狱之内,虽然时间差点,不过胜在清净,你就在这好好将养几天。”

“出狱之后,速来京营报道!”

说完之后,朱祁钰起身离开。

刘安听到朱祁钰的话后,明白自己这条命算是保住了,立即拜俯于地,高呼。

“罪臣刘安,谢陛下不杀之恩,万死不辞!”

虽然这次回来报了死志,但是若是有机会,谁愿意死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