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可能的事

换源:

  6

反应过来之后的朱元璋马上意识到,既然朱高煦能把他也唤醒,那么唤出刘伯温与徐达的亡灵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你们也是被他弄醒的吗?”

“说起来,我们死后没过多久,就被这个年轻人唤醒了!”

徐达无奈地摇头苦笑。

朱元璋沉默不语。

“皇爷爷,我母亲的父亲,还有诚意伯刘伯温,都是您的旧臣、昔日兄弟。”

朱高煦接着道,“我又怎会骗您?但这件事,您应当相信他们的判断才对。”

朱元璋稍稍恢复些平静:“你们倒是赶紧告诉我,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样的隐情?”

他望着刘伯温和徐达,急切问道:“天德啊,怎么你这位女婿就坐上了龙椅呢?”

听到朱元璋追问,徐达与刘伯温只能依言向其娓娓道来,将这些年发生之事全盘托出。

“陛下啊,这事要是究根结底,还得多怪罪到您自身之上!”

徐达话音落下,神情略显苦涩。

“这都哪门子道理,咋又把错算到我头上啦?”

朱元璋一听,瞬间双目圆睁。

“当初您刚驾鹤西归之时,朱允炆立刻下令,规定所有藩王不得进京哀悼,当时老四朱棣已经离京城不过四百里距离了!可结果怎样,被朱允炆手下直接挡回去了。”

徐达继续说道,“不仅如此,为了阻拦藩王前来吊唁尽孝,那小子就在次日便匆匆安排了您老人家的安葬礼节。”

此时此刻,朱元璋满心都是惊愕:这就是那个自己寄以厚望的孙子吗?我人刚故去,连个最基本的送别机会都不肯给我儿子们吗?朱允炆怕他们闹事儿也不用到了这般夸张的地步吧?

紧接着朱元璋追问道:“后来怎样?就算朱允炆这些做法有些极端,但也不会直接把江山就这么弄丢了啊?”

显然,对于如今的朱元璋来说,内心依旧是偏向于朱允炆的,毕竟在生前多次关于藩王问题探讨过后,他十分了解这位孙子对叔父们的警惕心理。

为了确保帝位稳定,这样的行为也勉强可以理解。

然而即便如此,他虽然生气,并不会因此而彻底否定朱允炆。

“其实这才是开始呢!他一开始想的是如何剪除诸王权力。”

徐达声音变得低沉下来,“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才两个多月过去,他转眼就把五哥周王朱橚给废了,八月更远派往云南。”

这番话语让朱元璋脑袋仿佛炸开一般:尸骨未寒,那孙儿就开始冲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下了狠手?

随之而来的一股不安悄然浮现。

他隐隐约约预感到,后续的话语将是他最不愿直视的结果。

难道家族真的落至如此地步,需要自相残杀了吗?

“建文元年,湘王朱柏遭诬陷欲反朝廷。

为了自证清白,最终只能携全家性命……”

话未完便哽咽。

等救援队伍到场时一切早已无可挽回。

朱元璋瞪圆双眼:“你说什么?十二子朱柏——我的十二弟竟然自尽?朱允炆这逆子到底干了些什么!难道他胆敢这样对待从小陪伴成长的亲叔叔吗?!”

这一刻愤怒溢满胸口。

若只停留在不让藩王前来奔丧或是把五哥贬谪出去还能容忍;可是现在居然逼死了自己从小带大的十二叔,这点实在让他无法接受。

这是削权吗?这完全就是变相砍掉他们的脑袋!

“要不是因为这事儿还算得上终点,事情还不一定演变成后来这般严重。”

刘伯温叹口气,“十二爷之死似乎让朱允炆更加铁石心肠,在削藩的路上一意孤行……”

朱元璋整个人顿时怔在当场,脑中浮现出一句古话:若要考验某人承受能力的极限,便先让他陷入癫狂之境!

在朱元璋眼里,朱允炆如今的行为简直就是到了执迷不悟的地步。

“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相继于同一年被朱允炆废为庶民!”

“至此,已有五位藩王或遭贬谪,或被放逐,甚至含恨而亡。”

“现在,他终于把矛头指向了北平的老四——燕王朱棣!”

徐达目睹着朱元璋满是苦痛的神情,心中竟也涌起几分怜惜之意。

他知道这位昔日并肩作战的老友向来疼爱子孙,即便对待众子各有偏向,可他们终究无一不是他的心头珍宝。

朱允炆的一举一动无异于狠狠捅进了朱元璋胸膛一刀。

好在那时候朱元璋早已辞世,一切全然不知。

然而令人心酸的是,如今又被朱高煦唤醒的朱元璋不得不重新直面这一切!

对于朱元璋而言,这种感觉不啻为一种巨大的精神折磨啊!

“朱允炆这个不成器的小东西……他是怎么胆敢如此行事?”

“老四怎会轻易受其摆布?断不可能像其他藩王一般坐以待毙的!”

朱元璋似有所悟,总算弄明白了为何朱棣要与朱允炆兵戈相见,最后更夺下皇位的道理。

“确实如此啊!”

“您不知道呢,起初朱棣为了躲避朝廷的侦查,暗地里积极储备反击势力时,还刻意装疯卖傻,与猪混住在圈栏之中!”

“如果选择逆来顺受的话,请问以大孙子的秉性,能容得下他吗?”

徐达苦笑着说。

“真是气死我了……我明明千叮嘱万嘱咐,叫他一定要小心谨慎对待各藩王之事,更要同这些叔父们处好关系!”

“结果他怎么回应我的良苦用心?”

朱元璋怒得直咬牙,可是话音刚落,他又皱紧了眉头。

“不对呀……纵然朱允炆有诸多不是,可他也是一国之君啊!”

“区区北平小片疆域的朱棣,又何来力量抗衡整个大明帝国的百万雄师?”

尽管情绪激昂,但朱元璋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分析头脑。

在他想来,哪怕朱允炆再昏庸无能,凭借一个国家的力量碾压区区朱棣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么?

怎么可能让江山拱手让人呢?

就在此时,朱允熥开了口:

“那我就告诉您吧!”

“只因朱允炆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废物,把您给的大好牌局都糟蹋殆尽,这事怨不得别人,只能怪他自己!”

“你是说这话什么意思?”

“朱允炆究竟做了什么?”

此刻的朱元璋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他内心不禁怀疑,朱高煦为什么要唤醒他?让他知道朱允炆这个逆孙干了什么好事,倒不如就那么一直安息下去得好啊!

这孙子肯定故意来气自己的。

“您精挑细选的大孙子实际上内心充满自卑感。

他之所以急于裁剪藩王势力,全是为了向天下展现自己的能耐,获取满朝文武百官的认可。”

“只是可惜,那些文臣们都无意附和他。”

“因此,他只能重用少数愿意奉迎自己的人。”

例如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等等。”

“照您看,就凭这些人,就能保障朱允炆稳坐在那个位置之上么?”

朱高煦的讲述使得朱元璋彻底呆若木鸡,许久都没能缓过神来。

刚才徐达的话语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回荡。

所有的问题最终都归结到了自己的抉择错误。

难不成朱元璋真的老糊涂了吗?

怎么会选中这样一个无能之辈作为大明皇帝呢?

至于靖难之役的具体过程,连朱元璋自己都不清楚是如何跟随徐达等人慢慢听完的。

他的那颗苍老的心脏,早在朱允炆铲除他儿子们势力的时候,就已经千疮百孔了!若放在平时,不管你燕王朱棣有何等充足的理由,即便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去做那件事,也必定是错的!

但最终,当朱元璋得知朱棣攻下应天并顺利登上帝位时,他心中竟然浮现出一丝庆幸之情!当然,这是朱元璋绝不会承认的情感。

毕竟在他看来,最适合做皇帝的,永远是往昔的太子朱标。

朱标要是不在了,那自然应该是朱标的儿子来继承皇位才对!

与其说朱元璋多宠爱朱允炆,还不如说是因朱标而爱朱允炆,只是一种情感延伸罢了!然而就是因为这种延伸的感情,他也绝对不能认同朱棣登上帝位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始终无法说服自己。

但他同样找不到立场直接去指责燕王,这样的左右为难让他几近崩溃!“皇爷爷,您怨恨我父亲吗?”

就在这当口,朱高煦忽然毫无征兆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我们就凭什么叫他恨么?”

“他在决定起兵夺取亲侄子皇位那一刻,会考虑我们这个当父亲的想法么?居然还说什么奉天靖难,清除君侧之恶!”

“听他那张嘴说得比唱的好听——清除君侧之恶,倒把个皇上都清理掉了!”

朱元璋双眼圆睁,满腔怒火地质问朱高煦。

“嗯,皇爷爷说得有理,我也认为我父亲做得太出格!”

朱高煦一听,却一本正经地点着头附和。

一时间朱元璋沉默,徐达默然,刘伯温亦无语。

这几个人心中暗道:这孙子又想干嘛?

“皇爷爷,您肯定怨我父亲,其实我也怨。”

“靖难的时候,他给我画了多少诱人的饼啊?”

“如今呢,因为一个自以为是好圣孙的名头,就把皇太子之位给了处处不如我的大哥!”

无视其他人表情,朱高煦神情严肃继续陈述。

“你……你是啥意思?”

朱元璋有些不解,觉得这孙子不合常理。

“您就不会有想法吗?比如支持我,从我大哥或者侄儿手里再夺回皇位?”

朱高煦的话语让朱元璋彻底乱了阵脚。

难道这家伙也打起了篡权谋逆的主意?

“胡说八道!”

“作为一个儿子怎可以讲这种话?”

“暂且不论老四那个混蛋的是与非,你大哥在各方面的才能我都清楚,作为大明的太子绰绰有余。”

“倒是你小子,对自己的斤两心里没数吗?”

想起过去对朱高煦的印象停留在顽皮时期,反而对于老大朱高炽有着良好看法,朱元璋更是勃然大怒起来进行斥责!在朱元璋看来,朱棣选立太子并无错误。

唯一的可能错误不过是不应该在靖难期间对朱高煦作出承诺,使得这孩子产生了不该有的念头。

“唉…原以为皇爷爷能通情达理些,没想到还是跟我那冥顽不灵的老头子一样的性子。”

“你们俩真是一脉相承父子无疑啊!”

朱高煦并未发火,只是叹了口气,表现出失望神色。

这还得了!这么跟爷说话?“陛下,莫要跟这小子置气了,他就这德性…”

徐达在一旁看着,简直又气又笑,实在没想到这爷孙俩能闹到如此剑拔弩张的地步。

“天德,你该不会真想帮他?”

朱元璋难以置信地盯着徐达质问。

毕竟朱高煦虽是徐达的外孙,可朱高炽同样也是他的血脉啊。

“陛下,此刻已经不是我们帮不帮的问题,而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徐达叹息道。

“朱高煦的拘灵之术,我们根本无力反抗。”

刘伯温也在一旁苦笑提醒。

朱元璋脸色铁青,他隐约感觉到自己的魂魄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牢牢束缚,而那力量正是源自朱高煦。

“这又能如何?我绝不可能帮他作恶,你们也不许帮忙!”

朱元璋愤怒异常,刚因朱棣与朱允炆之事郁结不已,如今朱高煦竟也要步其父后尘?

朱高煦却一脸坦然,“皇爷爷莫要为难。

您只需跟随孙儿,便知天下唯有在我手中,大明方能迎来真正的盛世。

您不行,朱允炆不行,我爹更不行!即便大哥和 nephews也不行,但孙儿行啊!”

朱元璋气得浑身直抖,“好,好得很!我们就看看你的实力是否配得上这张狂妄的嘴!”

朱元璋更为恼怒的是,朱高煦竟然连开国皇帝的自己都予以否定。

然而朱高煦丝毫不以为意,反倒自信满满:“您定会亲眼见证那一刻!”

话音未落,朱高煦随手一挥,包括朱元璋在内的三道帝魂瞬间被他收入体内。

朱元璋对孙子这般无礼态度并不意外,虽然过去这老头对他的态度也未曾温暖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