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朱棣:老四呢?老四呢?

换源:

  要不是朱高燧躲得快。

真就被叉了个透心凉。

“老二你玩真的?!”

就连朱高燧都没想到,朱高煦这是真想杀了自己。

“你有本事别跑!”

“二哥,我真知道错了。”

“再说了,老四本就不在乎这个名头。”

“没了湘王,有咱们哥几个接济,不会有问题的。”

然,朱高煦却并没有被朱高燧忽悠。

身为军中悍将之首的朱高煦。

不过片刻,便追上了朱高燧。

并将其按在身下。

“不会有问题?!”

“老四都他娘的消失了,你告诉我没问题?”

听着这话,朱高燧也懵圈了。

老四消失了?

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我从诏狱里出来后,去找老四。”

“爹刚刚下诏,让锦衣卫全城搜捕老四。”

这也是为什么朱高煦想要砍朱高燧的原因。

在朱高煦眼里。

老四不仅仅是弟弟这么简单。

更是他的智囊,就差穿一条裤子。

经常为他谋划出策。

正因为有老四,他才有资格跟随皇帝南征北战。

积累赫赫战功。

并且,在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做不了皇帝。

不要痴心妄想的时候。

只有朱高爔会站出来帮自己说话。

经常将自己比作唐太宗。

比如说,有人说朱高煦没脑子,不会治国时。

朱高爔就会回击道:

唐太宗年轻的时候也不会治国。

不照样贞观之子,你怎么知道二哥未来不会像唐太宗那样学习治国?

正因这句话。

让朱棣犹豫了两年时间。

只不过解缙的一句: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

这才最终确定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只不过半年前,因为老四重病一场。

出谋划策少了,这才导致自己内心膨胀。

僭越九锡,被抓了尾巴。

他想要搬倒太子爷,必须有朱高爔。

可现在。

朱高爔不仅不见了。

甚至就连爹都在找。

想要在锦衣卫的眼里不知不觉的消失。

除非……嘎了。

之所以这般,都是因为老三这棵狗尾巴草。

在朱高煦眼中,老三朱高燧是摇摆的汉王党,老四朱高煦是坚定的汉王党。

在暴打了一顿朱高燧后。

朱高煦才从朱高燧身上起来。

“老三,要是老四真的有什么意外。”

“老子饶不了你。”

闻听此言,朱高燧心中无奈。

自己帮朱高煦还帮出错了?

这些都是意外啊。

……

皇宫里。

朱棣脸色很是阴沉的望着面前的纪纲。

“纪纲,你跟朕有十几年了吧?”

纪纲身着飞鱼服,半跪在龙案前。

“是。”

“当了十几年的锦衣卫,怎么让你看一个人都能看丢?”

纪纲此刻已经汗如雨下。

朱棣命他监视朱高爔的一举一动。

可谁曾想,朱高燧十天前,早已经凭空消失。

“人丢了就算了。”

“可已经过去十天时间,老四的踪迹你是一问一个不知道。”

“你不是经常自诩最灵敏的狗吗?”

朱棣双手叉腰,凝视着面前的纪纲。

一个好端端的人。

在应天府,在天子脚下。

平白无故的消失了。

还找不到人。

真不知道是纪纲有所隐瞒,还是锦衣卫已经成为了摆设。

“看来这几年让你过的太舒服了。”

“就在眼皮子底下,你都看不住。”

“还是说,老四失踪和你有关?”

闻言,纪纲身体一颤。

“微臣不敢!”

“你还有不敢的事情?”

纪纲可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刀。

朱棣可清楚,纪纲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不然怎么当得上锦衣卫总指挥使。

“实在不行,回你的老家去,锦衣卫给老三。”

当听见朱棣要撤职自己的时候。

纪纲连忙趴在地上求乞道。

“恳请皇上再给微臣一次机会。”

“一个月内,微臣定给皇上一个答复。”

朱棣沉吟片刻。

“一个月,我可等不了这么久。”

“朕只给你十天时间。”

“找不到老四,下场自知。”

在纪纲担任锦衣卫总指挥使这十三年时间里。

可得罪了不少人。

他要是失去了自己的宠信。

和自杀没有区别。

太监,锦衣卫,权力都源自皇帝。

只要皇帝不想要了,他们就是任人欺辱的羔羊。

“臣遵旨!”

“滚。”朱棣沉了一口气喊道。

……

蜀汉,建兴九年。

诸葛亮看着五月战事汇总。

两次和曹军交战,各有胜负。

这让诸葛亮倍感头疼。

军中早已经没有了能够独当一面的统帅。

而他统帅之能有限。

不然北伐之路,也不会如此艰难。

寸步难行。

“唉。”

好在到也有好消息。

张郃进攻心切,率军追击于他。

中了埋伏,被流矢射中而亡。

魏国良将就此殒命。

他本想着趁着这次机会,再行进攻。

可让诸葛亮没想到的是。

后勤辎重传来消息,李严因运输粮草不及时,导致无法继续北上。

无奈。

他只能率军班师回朝。

第二次北伐也因此而结束。

深夜,诸葛亮依旧在处理着军中事物。

魏延揭开帘子,走了进来。

“丞相,深夜了,您还如此劳累,身体会受不了的。”

诸葛亮眼睛都没抬一下。

淡然道:“唉,如今蜀汉江山社稷,都在我一人身上。”

“陛下心智尚且并未成熟。”

“若我不多担着些责任,我汉室难兴。”

刘禅并不笨,可其才能也并不能支撑兴复汉室的责任。

故而,此重任只能肩负在他的身上。

“对了丞相,刚刚陛下那边传来了消息。”

“何事?”

“陛下说,他在皇宫遇到一个人才,其智扩展百年长远。”

“陛下问您,何时回到成都,陛下想要将他引荐给您。”

宫中的人才?

太监?

皇宫里除了太监宫女还有啥。

况且,太监能有什么才华。

都是些祸乱朝纲之辈。

诸葛亮缓缓伸出手,魏延便将刘禅所写的书信递上前。

打开信件,扫视了片刻。

沉吟道:“朱高爔?”

这个字应该是念爔吧?

这么复杂的字?还是三个字?

放眼整个东汉末年,有名有姓的人。

几乎都是两个字的。

这种三个字的,当真稀少。

“魏延,你便驻守在黄沙操练兵马,我回成都一趟。”

魏延微微拱了拱手。

“是丞相。”

等魏延走后,诸葛亮便准备休息休息。

尽快回到成都。

避免刘禅被这个朱高爔的人诓骗。

不过。

诸葛亮刚洗漱后,准备就枕而睡的时候。

耳边却响起了蛙鸣声。

这蛙鸣声入耳后,顿感洗去疲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