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指的,该不会是……朕吧?”
朱高爔眉头轻佻。
“你以为呢?”
“能有实力,灭掉太子,皇后,还有外戚的。”
“除了你这个皇帝,还能有谁?”
刘彻有些懵圈了。
原本灵敏的脑子,刹那间宕机了。
始终转不过弯。
他不敢相信,是自己亲手杀了自己的太子和皇后?
“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
“朕好端端的,怎么会杀我的太子和皇后?”
“朕虽然喜好美色,但我刘家的皇帝,从来不会因为色而昏了头。”
“肯定是你记错了。”
这点说的倒是没错。
吕太后,窦太后,卫子夫都是因为年老体衰,容颜不再。
导致渐渐被皇帝抛弃。
不过他们都生下了儿子,还是嫡长子。
倘若没有儿子,恐怕早就被废了。
“你好端端的确实不会对刘据动手。”
“但你总有老的一天不是?”
“征和二年,因为汉武帝刘彻年迈昏聩,身体不好,宠信江充等人。”
“误以为是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自己,所以才身体不好。”
“巫蛊之祸,就此爆发……”
“巫蛊之祸,朝廷百官死了将近七成,皇室成员也死了五成,被牵连的百姓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子刘据因被江充诬陷,想要向皇帝解释,却见不到皇帝。”
“在江充步步紧逼下,最终选择兵变,想要杀掉江充。”
“你想要派遣使者,去长安城了解情况,但使者害怕进入长安城,于是隐瞒事情。”
“于是在子不知父,父不知子的情况下。”
“你直接派兵镇压太子刘据的兵变,刘据兵败,只得逃出长安。”
“但,其行踪最终暴露,被官兵围捕,因其不愿受辱,自缢在了湖县农夫的家中。”
“卫子夫因百口莫辩,也只得自缢,证明清白。”
听着朱高爔的讲述。
刘彻彻底愣住了。
“这么说,杀死据儿的人,是朕?!”
刹那间,刘彻两眼一黑,瞬间倒了下去。
还好朱高爔手疾眼快。
将其扶到了龙椅上。
坐在龙椅上的刘彻,神色有些黯然。
他没想到,居然是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儿子。
是自己差点断送了大汉的江山。
可为什么自己老年会变得这么愚蠢呢?!
刘彻思绪千万,心情郁结。
也难怪刘据想要请辞太子。
“可为什么据儿不和朕说?反而选择了逃避呢?!”
其实刘彻心中更不理解的是。
刘据知道这些。
为什么不和他说?
反而是选择辞去太子之位,选择逃避。
难道他就这么不相信自己吗?
朱高爔却是回应道。
“你儿子,你还不了解吗?”
“巫蛊之祸,只是你晚年昏聩的体现罢了。”
“他要是没能阻止,全家可就死翘翘了,像他这么孝顺的人,可不愿意拿自己母亲,还有家人的性命来赌。”
毕竟,刘据的两个儿子也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当然,巫蛊之祸还有一种说法。
那就是刘据确实对刘彻用了巫蛊之术。
毕竟,晚年的刘彻暴虐喜怒无常,还四处用兵,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
因此。
所有人都希望刘彻能早些死。
而刘据也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朱高爔说,巫蛊之祸只不过是刘彻晚年昏聩最为具体的表现。
哪怕没有巫蛊之祸,晚年刘彻的昏聩,也是不更改的事实。
刘据也是想到这一点,才没有选择阻止。
而是选择逃避,说不定其他人能够阻止刘彻的暴虐。
“子不知父,父不知子吗?”
刘彻心情无比沉重。
要是按照朱高爔说的,自己当真错了吗?
“当然,后来你也后悔了。”
“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你便灭了江充等诬陷太子的人。”
“并下达的罪己诏,才给摇摇欲坠的大汉朝,留下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罪己诏?
那肯定是自己的错没跑了。
要是自己没错,那为什么晚年的自己会下达罪己诏呢?
看来是时候,找刘据好好聊一聊这件事了。
既然知晓自己晚年会昏聩,也不知道能否预防。
“谢过先生告知这些事情。”
“先生想要什么赏赐,万两黄金?还是万亩良田?朕都准许!”
朱高爔摇了摇头。
“不用了。”
“嗯……”
也是,朱高爔此等能力和手段。
又岂会在乎这钱财和良田?
沉默片刻,刘彻心中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那不如这样,朕封先生为王?如何?”
这已经算是刘彻能够给出的最大的赏赐了。
要知道,自刘邦灭了异姓王以来。
汉室天下,都遵循着非刘氏不能封王的规矩。
朱高爔却是摆了摆手。
“不要,谁还不是个王爷。”
严格意义上,朱高爔也曾是个王。
只不过是永乐朝的王爷。
虽然被废。
但都是自己要求的,让朱棣废了自己。
他也是当过王爷的人,自然是对这种封王不感兴趣。
“什么意思?”
朱高爔摆了摆手。
“没什么意思,那就谢过皇上的一年寿命了。”
“该说的我都说了,至于你怎么做,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刘彻望着朱高爔离开的背影。
难道朱高爔当过王爷?
虽然诧异,刘彻也没多想。
便准备过几天召见刘据和卫子夫,他们一家人来场真心换真心的交谈。
……
殊不知。
娃崽此刻已经准备带人来报仇了。
鸡鸣寺内。
只见朱高煦身披甲胄,朱高燧也身披甲胄。
朱高炽胖胖的站在一旁,和两人穿着有些格格不入。
而朱高炽的旁边,则是十几岁的朱瞻基。
“老二,爹召见我们几个,是要干嘛啊?”
“还有,你和老三怎么都穿了甲胄?”
面对朱高炽的询问,朱高煦只是瞥了一眼。
“我说大哥,难道爹没告诉你?”
“要打仗了吗?”
三天前,朱高煦就接到朱棣的旨意。
要他带上老三朱高爔,跟着他去找场子。
因此。
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已经清点了兵马。
就在鸡鸣寺外,随时整装待发。
虽然不知道要去干谁。
闻言,朱高炽懵圈了。
“打仗?和谁打?!怎么没人和我说啊!!!”
打仗这么重要的事情。
自己居然浑然不知?
朱高炽瞬间就有些炸开了,彻底懵了。
他到底还是不是监国了?
怎么这么重要的事情,没人通知自己?
而且粮草军需拨款,不是要从自己手里出来吗?
他们哪里来的钱打仗?
就在此时,朱棣缓缓走了出来。
双手叉腰,身上没有穿龙袍,反而是穿上了打仗时期才会穿的内衬。
这衣服更为方便穿戴甲胄。
“爹,兵马我已经点好了,神机营就在外面候着。”
“只要您开口,咱们立即出发!”
朱高煦对着朱棣大声说道。
朱高炽此时却是连忙说道。
“爹,您要北伐,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啊!?”
“如此仓促突然,儿臣都没准备粮草军需,还有行军路线这些。”
朱棣闻言,眉头微微皱起。
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北伐?
谁要北伐?
自己没说要北伐啊?
于是朱棣便对着朱高煦询问道。
“北伐?谁和你说我要北伐的?”
面对朱棣的质问,朱高煦也懵圈了。
“爹,不是您让我带上老三,和您一起去找场子吗?”
他记得没错的话,这好像就是朱棣说的吧?
朱棣心中有些沉默。
有时候,他真的不知道怎么描述朱高煦的智商。
沉吟片刻后,朱棣便说道。
“我是让你和老三两个人,跟我走一趟,没让你带人去。”
朱高煦有些摸不着头脑。
“啊?光靠我和老三,咱们打得过谁?”
朱棣有些无奈,也不想要和朱高煦这榆木脑袋解释。
便命人将军队带了回去。
正常来说,朱高煦是没有权力调动军队的。
需要兵部的调令。
但朱高煦误以为朱棣要北伐,因此传了朱棣的口诏。
加上朱高煦本身在军中威望很高,神机营将领也就没多想。
皇帝口诏可比兵部调令管用的多。
简单而言就是。
朱高煦不知道自己假穿口诏,神机营误以为朱高煦是传诏的。
“老大,老二,老三,还有瞻基。”
“人已经到期了,走吧。”
朱高炽有些懵圈。
“爹,这种事还要我吗?我这身体,恐怕会给您拖后腿啊。”
“而且……这种事需要您亲自去吗?”
朱高煦,朱高燧和朱瞻基都是一样的困惑。
见状,朱棣便向四人解释的缘由。
“还记得我收养的青蛙义子吗?”
四人微微点了点头。
“这青蛙不是凡物,他叫娃崽,通人性。”
“拥有能够瞬间穿梭千里的能力。”
“前几天,娃崽在旅行的时候,被人打劫了。”
“我打造的永乐剑被人抢走了。”
闻言,四人都有些惊讶的望着朱棣肩膀上的娃崽。
难怪父皇会不顾群臣阻挠,硬要收这青蛙为义子。
没想到居然是仙宠?!
当真是天佑大明。
“他娘的!居然还有人敢动我朱家的东西!”
“爹,我肯定帮娃崽出头!”
朱高燧和朱瞻基也附和道。
“对!我也是!”
朱高炽却有些尴尬的擦了擦汗。
“爹,我还有朝政要处理,就不和您一起去了。”
朱棣见状,一把拦住朱高炽。
小声呢喃道:“你是太子,娃崽是咱大明皇帝专宠,你需要了解他。”
朱高炽微微一愣,无奈叹息了一口气。
“行吧,那儿臣也去。”
“不过爹,咱们五个人,能行吗?”
朱棣随即看了眼娃崽说道。
“娃崽的能力,只能带五个人,多了带不了。”
要不是娃崽带不了太多人。
不然,他能把整个锦衣卫还有神机营都带去。
“所以,我们精准定位,拿回永乐剑,打一顿那个抢剑的人就撤,不要逗留。”
“明白?”
朱高煦大笑道。
“哈哈哈,爹,您就放心吧。”
“我一个能定十个!”
吩咐好后,朱棣便对着娃崽点了点头。
随即,朱棣双手揽住朱高炽和朱高煦肩旁,朱瞻基则牵着朱高炽的手,朱高燧则揽着朱高煦的肩膀。
下一秒,五人便原地消失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