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不公

换源:

  他看向牢房中的小子,眼神闪烁不安。

不对。

允炆虽无功,但起码至今无大过。

李澈这么笃定允炆不听教诲,反而显得可疑。

朱元璋思绪回到本案,步步退回座上,目光中的阴云消失无几。

“好一个李澈,还想左右社稷传承不成!”

“好险啊,差点就被这逆贼带到沟里去。”

“想通过祸水东引,将本案视线转移,好让蓝玉案有突破口么?”

“做梦吧!”

李澈这招,看似高明罢了。

实则已经被他看穿。

为什么要把箭头瞄准允炆?

是因为蓝玉!

是因为蓝玉跟太子府有血缘关系!

而朱标第三子朱允熥,曾是太孙热门人选,更是蓝玉的亲侄。

朱允熥身世显赫,但问题就是太显赫!

朱允熥身后,站着常遇春、蓝玉、常太子妃等人。

整个淮西勋贵,几乎都支持允熥。

但问题来了。

若朱允熥上位。

大明还会姓朱?

恐怕得姓常了!

很显然,李澈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肯定想让允炆得

黑影深吸口气,没有被李澈牵着走,反倒冷声问道:“你污蔑太孙,不就是为了太子的老三?”

黑影语气坚定,目透虚空,好像看穿了李澈的计谋。

李澈却不为所动,对突如其来的指控嗤之以鼻。

“三皇孙?朱允熥?”

话音落下!

李澈几乎是憋着笑。

直到笑声直冲喉咙,再也忍不住散开来。

朱元璋双手紧握,不理解李澈做出这癫狂样子给谁看。

难道不是么!

难道还想抵赖不成!

“老天爷在上,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跟朝廷纷争无关。”

“别说扶持三皇孙……太子殿下的所有子嗣,我都不太看好。”

听李澈如此污蔑朱标的血脉,朱元璋杀心四起。

他厉声问道:“放肆!”

“你是说皇孙们是扶不起的阿斗么!”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脸微笑的李澈看得发毛。

李澈摇摇头,丝毫不被厉声吓倒。

紧接着就亲口澄清道:“不不不,你误会了。”

“拿阿斗对比,本就是一种侮辱。”

“人家阿斗至少听话,听丞相命令,毕生不改决策的,和太子血脉相比,是太掉价了。”

掉,掉价?

拿阿斗比,都是掉价?

你要不要听听看,这话得掉几个脑袋?

朱元璋嘴唇颤抖着,指着李澈的脑袋,示意道:“你若不想要这脑袋,就直说!”

“那是陛下的皇孙,承袭陛下的聪明才智。”

“你!”

“有何资格拿阿斗比?”

李澈就知道。

没几个大明人接受度这番说辞。

但事实就是如此啊。

朱元璋功绩盖世,朱标仁义治国,但血脉基因就是这么奇妙,不是一代更一代强,而是存在差异性。

要在这些皇孙子弟里挑选,颇有种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感觉。

“恕我直言,这批皇太孙,都是榆木疙瘩,特别是三皇孙。”

“这次的蓝玉案,屁都不敢放一个,而蓝玉还算是他母亲那一系的人。

他即便无法坐上皇位,应该也要知道,母族荣光息息相关。

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怎么说三皇孙也得说两句。

但他呢?什么都没说。”

朱元璋双手逐渐抬起,想亲手杀了李澈。

但始终没能拔刀。

李澈居然指责朱允熥?

还将朱允熥说得没心没肝,连亲舅爷都不管不顾了!

这叫为了允熥铺路?

这分明是想拉允熥下水。

这么看来,李澈好像又没有私心啊。

但李澈说话,实在太气人。

别的不说,就皇孙后继不足这一点,足以让朱元璋辗转反侧,恨不得亲手杀之而后快。

“你……”

朱元璋杀气渐渐消散,思绪逐渐平复下来。

他不禁暗自思索:

案发至今,整整五天了。

朱允熥那边毫无消息,别说求见,连一封书信都没有。

确实和李澈说的一样,没什么反应。

这不符合常理。

却很符合规矩。

可朱允熥不是不救,是根本连想都不想吧?

明哲保身不是错,却显得凉薄。

即便日后身为王爷,也不该凉薄至此啊。

朱元璋想到,自己对孙子们的教育,是否真有欠缺?

或许,这就是年少气盛的弊病。

年轻时没想那么多,倒是给年老的自己种下祸根。

就在朱元璋思索的时候,李澈再次开口。

“当然,皇孙得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今晚的造访让李澈头脑振奋,任何提问都成了刺激头脑的养分。

虽说李澈本身并不知道如何谏言。

但并不影响结果。

毕竟靠着【舌灿莲花】技能,思考力快于常人数倍,快速应答也不在话下。

然而。

黑影闻言,却迟迟没有动嘴。

他还沉浸在上一个问答中无法自拔。

吾辈子孙,真就无以为继么?

除非朱标再现人间。

否则以允炆之智、允熥之德,大明真能安心交下去?

但要说允熥无德,实在不公了。

按理说,蓝玉落难允熥求情合乎情理,但他不仅没有,还一言不发。

此等凉薄心态,如何不让人心寒。

可同样养在吕氏太子妃膝下,允炆出落得仁德无双,继承了标儿的性格。

为何允熥就变成如今这副样子?

吕氏性格温婉柔顺,以贤良闻天下。

洪武十一年,前太子妃产子血崩而亡,剩下嫡长孙朱雄英,与不足月的朱允炆。

是吕氏,自请照养幼子。

是吕氏,躬身日夜陪伴。

都说后娘难当,偏偏吕氏治理有方,统领期间东宫清净无事,朝野上下无不称赞。

东宫,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也放心将养孙事宜交给吕氏。

可李澈今日所言种种,可谓触目惊心。

难道真如李澈所说,标儿的孩子都废了吗?

但话又说回来。

吕氏之责是教养儿女,并非培养皇嗣。

真正该背锅的人,不是吕氏。

正是他朱元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