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买也得买(求鲜花/求评价票)

换源:

  沈荣的话,再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沈旺字字珠玑地说道:“在军事上,各地相继建立军屯,军队自耕自养,百姓土地重新丈量,让家家户户都有良田,不过此乃表面,内尚有玄机!”

“那就是,无论军屯土地,还是百姓土地!”

“一概都是国有土地!”

“是国家租借给他们,他们相互之间,不得交易买卖,无论贫穷贵贱,皆不能买卖他人土地!”

“此举来是避免后期,军中将领侵吞良田,将军户变成佃户。”

“也可以避免地主,灾年买田,使得大量百姓变成无产佃户,世代受压迫而只能选择造反!”

此话一出,朝堂震惊。

所有人都以惊恐的眼神看向沈荣!

所有土地!

皆为国有!

不得买卖!

不得交易!

这沈荣的思想,简直疯狂!

刘伯温目光深邃,喃喃道:“好个沈荣,是商鞅式的人才嘛?”

他如何不知道,土地之重要。

自古起义,皆是因为土地被侵占,地主压迫,农民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

可若是这般国策一旦执行。

地主根本没有侵吞他人土地的机会。

只要有土地在!

百姓哪怕务工赚不到钱,也会选择种地!

百姓不会饿肚子!

民间永不可能有造反之事。

是真正可以做到,让大明江山永固的国策。

沈荣这一策,关联无数百姓,甚至关联江山更迭。

而上一个这样人才,是商鞅,也是从根本上改变秦国。

原本不看好沈荣的吕昶、刘伯温、刘文等人,也以惊奇眼神看待沈荣。

原以为是个商贾之辈!

不曾想,其胸中真有治国涛论啊。

两税一旦改革施行!

每年税收增加一千万贯!

这是眼前就可以做的。

而土地国有化,一旦施行,江山永固,是造福后代子孙的功绩。

朱元璋心中激动无比,都顾不得刚刚的生气了!

他热情无比地打量着沈荣,越看越感觉稀罕。

再无昨日那般厌恶。

感觉跟看到美丽的小情人似的,心中欢喜得很。

朱元璋盘算了一下,这些措施能弄到的钱,忽然眼睛一瓢,看到了桌子上奏折的事。

他想起来了,现在北元骑兵入境劫掠。

云贵苗乱!

各地灾民诸多。

方方面面都需要钱!

这些措施施行下去,再怎么也得两三个月才能有税收。

但朝廷现在就需要钱财。

就在朱元璋担忧思索时。

一个太监走到了朱元璋身侧,低声说道:“陛下,皇后娘娘有急事请您,言说,陛下您一定要来,事关国家大事,有利无害。”

朱元璋心想,妹子知道咱是在开大朝会,还是让太监来教咱,必定是有大事情!

顿时,他宣布暂且休息,文武百官去偏殿吃朝食,自己来到马皇后宫中。

刚刚进来!

马皇后便将一个绢帛,递给了朱元璋,轻笑着说道:“重八,此物乃是沈荣拜托太监,交给我的!”

“你且看这上面的内容,只要听沈荣的,财政马上可以得到缓解!”

“只要朝廷有了钱财,国内国外的事务,便都可以解决了!”

“妹子,你也如此重视他?”朱元璋心中波澜已起。

沈荣被常家嫡女,逼得跳河的事情,他也是昨夜才让二虎查到的,不曾想到妹子,居然也知道沈荣!

自家妹子,上次如此看重一个人,还是刘伯温呢!

见此,朱元璋缓缓地拿起绢帛,

他心想:自家妹子,上次如此重视一个人,还是刘伯温呢。

他当即拿起绢帛,想看看沈旺给自家妹子的绢帛上,到底写了什么良策。

“这手行书,写得挺不错,有大家风范!”

朱元璋从小没机会读书,所以向来都追捧读书人,尊敬读书人!

现在一看沈荣这一手漂亮的行书,顿时仔细看内容,已经感觉不错,心头对沈荣感官更好了!

白色绣花绢布上,沈荣用行书写了十八字,分别是:‘欲充盈国库,当取自勋贵,温和以得,切莫强求’

“妹子!”

“这话什么意思?”

“跟刘伯温似的,文绉绉,非要搞这一套!”

朱元璋顿时将绢帛丢在桌子上,不高兴了。

他没文化,也讨厌别人跟自己拽文言文!

“重八,沈荣都说得这么明白了!”

“你可不能怪人家啊!”

马皇后轻笑着,也了解朱元璋的性子,当即便一字一句的解释道:“沈荣说想要充盈国库,要从这些勋贵身上去想办法!”

“但是不能强行去夺他们的家财,要温和一些!”

朱元璋脑海中浮现出锦衣卫的奏报。

当年征战时,不少淮西将领破城后,将全城富户抢掠一空,财产尽归军队。

这些将领,确实是有钱的。

打仗越打越富有!

当初刘伯温不喜咱的义军,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朱元璋顿时看向门外,喊道“二虎!”

下一刻,一个蓝袍抱剑的锦衣卫大汉,虎目熊腰,杀气纵横,这人正是朱元璋的绝对心腹,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毛骧!

“重八!沈荣,既然给了锦囊妙策,何不如直接将他叫过来,与你密探一番?”

“何必要着急自己蛮干呢,听听沈荣怎么说吧!”马皇后再度劝解着。

如果说这天底下,谁可以劝朱元璋!

那非马皇后莫属了!

马皇后悠然道:“这沈荣的才智,可远胜其父沈万三啊!”

“沈万三让他上娶常家嫡女,实在不智,难怪会有沈荣投河之举!”

朱元璋听罢,便说道:“二虎,你去偏殿将沈荣那小子,给咱叫过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