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明的卧龙凤雏

换源:

  暴打权贵子弟,事后却能安然无恙。

蓝威“铁面校尉”的名号,从此在京营里名声大噪!

甲字营的少爷兵,无论是高官之后还是皇亲国戚的显赫身份,皆对蓝威敬畏三分,不敢再轻易挑衅其权威。

训练场上,蓝威挥舞着手中的令旗。

“长矛兵,前进五十步......”

“你冲那么快干什么?”

面对一名急于表现的七尺壮汉,蓝威以一脚正蹬,将其连人带枪踹翻在地!

同时严厉提醒。

“谨记阵型,步伐需同步!”

“现在,敌军派出骑兵,从两侧攻击......”

“有人能告诉我,应该如何应对?”

练兵不同于填鸭式教育,军队的配合默契,需要兵将的长期互动。

“哼!如此简单!”

“当以火铳射之!”

“昔日陛下举义军北伐,便以火铳之利尽灭蒙古骑兵!”

回答者正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自幼爱读书,喜欢结交文人墨客,常常自诩熟读兵法,对武人不屑一顾。

在甲字营中,是除李祺之外,最不服蓝威的刺头之一!

“你便是李景隆?”

蓝威目光淡然的瞥了眼前白面书生模样的青年一眼。

心中不由得回想起了前世,网上对李景隆的评价:大明战神!

史书记载,在靖难之役中,李景隆统率南军主力共计五十万,结果被不过数万的燕军打得大败!

“正是在下!”

李景隆一脸骄傲,手里做着摇羽扇的动作,俨然一副卧龙凤雏的做派!

“李公子熟读兵书!”

“当真是我大明栋梁!”

其身旁两名书生模样的青年,正是黄子澄与方孝孺。

蓝威看得嘴角一抽,心想这三人当真是臭味相投!

“好一个大明栋梁!”

“那么阁下可知,大明单兵火铳的射程,是多少?”

蓝威一针见血,问到了重点!

“这个......”

闻言李景隆神情一顿,随后朝着身旁两位“饱读诗书”的黄子澄与方孝孺望去。

“咳咳~吾等读的是圣贤书,不了解火器这等奇技淫巧......”

黄子澄面不改色的胡说八道。

“就是!李公子是儒将之才,当以运筹帷幄,岂会算术这等微末小节?”

方孝孺则是一脸正色,试图强行解释。

“呵呵!”

“你口中的奇技淫巧,乃大明立国之器!”

“细节决定成败!”

“为将者,不懂天文,不识地理,不识算术,是为庸才也!!”

蓝威言辞犀利,毫不客气的嘲讽眼前的李景隆三人。

“你......!”

李景隆等人顿感面红耳赤,偏偏又无从反驳。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应对?!”

黄子澄不甘示弱,梗着脖子问道。

“我大明单兵火铳的有效射程,不过三十步。”

“按照元军的骑兵战法,通常会先使用投石索,从五十步外投掷,破坏兵阵制造混乱......”

蓝威一边说着,一边用冷漠的目光凝视着李景隆等人。

“如此说来,那岂不是元军能够打到我们,我们却打不到他们?”

众人一听,顿时看向李景隆等人的眼神,变得微妙了起来。

如果按照李景隆的应对方法,他们怕不是得被石头砸得头破血流了!

“这.......”

李景隆等人神色尴尬,无话可说。

“那是否可以用弓箭手与之对射?”

铁炫认真提问道。

“不行!元军轻骑来去如风,弓箭手很难射中高速移动的目标。”

“再加上一旦被元军的投石索破坏阵型,那么我军将很难抵挡元军的骑兵冲锋!”

沐晟摇头反驳道。

“那,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众人开始认真思考。

毕竟这打仗可是开玩笑的,与自己性命攸关,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蓝威一见众人积极性很高,开始耐心讲解。

“首先,当以大盾兵抵挡投石索,保持阵型不变。”

“同时命令弓箭手抛射,此举虽对元军杀伤不大,但可延缓骑兵的冲锋速度。”

“待元军骑兵靠近三十步范围时,再让火铳兵出击,定能一击即溃!”

这套战法,是蓝威之前去魏国公府治疗徐达时,徐达亲自传授他的。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兵法和道理,只有实在的战场经验!

“妙极!妙哉!”

“蓝校尉,果然高见啊!”

沐晟和铁炫等人纷纷叫好,身为武人的他们,就是喜欢这种浅显易懂的打法。

反观李景隆、黄子澄与方孝孺三人,则是面面相觑,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自以为熟读兵书,但在蓝威列举的实战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形同小丑一般。

PS:跪求鲜花跪求收藏跪求评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