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大明,冷静的父子二人

换源:

  这个年纪的朱桢,风华正茂。

与朱标的稳重不同。

朱桢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是一股冲天而起的英气。

朱元璋不敢想象,如此英气十足的儿子,竟然只剩下了八年寿元。

他就这么一直看着朱桢,连说话都忘了。

等了好一会儿,朱桢缓缓开口。

“父皇!”

“您是在担心天上金榜的事情吧?”

“您放心,无论如何,儿臣是不会怕的!”

朱桢主动开口,安慰朱元璋。

其实在刚刚看到天上金榜自己的寿元之后。

朱桢也是直接就慌掉了。

他没想到,第二个竟然就是自己。

太子朱标第一个出现,寿元还那么短。

昨天,朱桢心里也在不由地想着许多。

朱家众多皇子,为什么偏偏就是朱标出事了?

他惋惜着朱标,同时,也在为之后做着打算!

昨夜的他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安眠。

可仅仅只是过了一天。

他便突然,什么都不需要再思考了。

金榜上的内容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在他的身边炸开。

短寿。

八年。

这些词在脑海中出现。

朱桢先是震惊,不敢相信。

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去思考。

不相信自己竟然如此短命。

难道是急病?

难道是夺嫡出了什么意外?

难道是在征战平中?

被外敌的被长枪穿胸而过??

而后,朱桢只觉得不甘至极。

朱桢扪心自问。

自己在朱元璋的众多子嗣中。

不是最顶尖。

但算是做得很不错的。

而且,自己还年轻,已经建功立业。

前途,更是无限大好。

只能活八年?

他不服!

坐在家里,朱桢沉默了许久许久。

再之后,他微微的释然了……

太子朱标只有两年,自己,怎么说也还有八年。

而且生在帝王家,朱桢自己早就想过,自己可能会在某一天,遇上什么事儿,终结掉自己一生。

再说了。

老天爷说自己八年后会死,自己就一定会死吗……

这八年里,会不会有其他的事儿发生?

如果八年后,即使自己做了一切的努力,也还是无法改变命运,那,那也认了。

至少,自己努力过。

得到诏令,来到皇宫的一路上,朱桢在想着这些事情。

故而最终,见到朱元璋的那一刻,他的神色如常。

当然,和朱标一样,不想让朱元璋担忧也占很大因素就是了。

此时此刻,听到朱桢的话之后。

朱元璋心头又是一揪。

这孩子,真的和朱标一样啊,懂事的让人心疼。

“好!”

“不愧是咱的孩子!”

朱元璋一拍龙椅,眼含热泪颤着声音开口。

他是真舍不得!

但朱桢这样,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跟他说什么丧气话。

不管怎么样,就现在金榜上点出来的朱标和朱桢,朱元璋都为他们感到骄傲。

面对生死,没有哭天抢地,更没有意志消沉。

是自己的好儿子!

“来啊,给楚王把把脉。”

感动了一会儿。

朱元璋回过神来,对着身边的太医开口。

不管怎么说,还是查查来的好。

从现在开始。

他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的儿子们。

身边的太医走过去,朱元璋也看向了朱桢。

“桢儿,快过来,就太医也给你把把脉。”

朱元璋努力笑着。

努力让那种悲伤的情绪远离自己,也远离朱桢。

朱桢也看出朱元璋的意思,非常配合的伸出了手臂。

老太医去到朱桢身边。

两根手指搭上去,抚着胡须,默默诊脉。

他是宫里资历最老,医术最高的太医了。

但此刻。

他的脸上却显出了纠结的神色。

书房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几双眼睛,都死死的盯着太医的手。

朱桢心态倒是还好,他看着太医,脸上非常平和。

而朱元璋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他下意识抓向身边,以前每到这种时候,马皇后都会坐在自己身边,抓着她的手,朱元璋就能感觉心里踏实很多。

哪怕世界崩塌,他也有信心向前。

但现在,那个人不见了。

一下子抓空,朱元璋的心又咯噔一下。

他只能顺势,扶住了椅子。

一阵冰冷……

太医依旧皱着眉头把脉。

还在中间换了一只手诊脉。

并且,也让朱桢换了一只手。

那只手,太医也是用自己的两只手都诊了一遍。

期间,还不断的看着朱桢。

这一段时间。

很漫长!

终于,太医放开了朱桢的手。

站起来,走到朱元璋面前。

此刻,朱元璋感觉自己的心马上就要跳出来了,手死死的抓着椅子,手心全是汗!

“如何?”

太医急忙开口。

“回禀皇上,楚王脉象四平八稳,不浮不沉,均匀有力,并无大碍!”

“只是面容略显憔悴,想必近来劳心费神。”

“还需稍加调养。”

一听太医说的,朱元璋立马紧张起来。

“那,要用什么药呢?”

“你直接说就行,什么药咱都能弄来!”

太医摆摆手。

“无需用药,楚王身体素质不错,贸然用药很可能适得其反。”

“楚王只需要注意休息便是!”

听到这儿,朱元璋松了一口气。

但紧接着,他的心又揪了起来。

现在没问题,不代表以后没有。

而且,如果不是病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是祸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