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底细

换源:

  谁愿意一辈子提心吊胆地活着呢?即便是谨慎的人,也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折磨人。

历史上,汤和确实一直提心吊胆到了最后,是为数不多陪着朱元璋走到尽头的老臣。

但如果有机会改变,汤和真的不想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吗?

如果不想的话,他又怎么会轻易答应自己的请求?

"皇爷爷!"朱允炆走进乾清宫,出声唤道。

朱元璋瞧见朱允炆,露出疑惑的神色:"小崽子,你咋有闲工夫来找朕?事情都办完了?"

即便已经做足准备,想要废除士绅免税政策并非易事。

按理说这两日朱允炆应当忙碌不堪。

"差不多了。

"朱允炆找个地方坐下,对朱元璋说道,"皇爷爷,有件事我想不明白,想请您帮着分析一下。

"

"哦?还有你看不明白的事?说来听听。

"

于是朱允炆将奉天殿上的情形复述了一遍,随后问道:"皇爷爷,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朱元璋听罢一时语塞,有些哭笑不得——将自己的目的显露得太明显了。

朱允炆又问:"为何所有人都不反对,反倒都支持废除士绅免税特权?原来是意图暴露的缘故。

不过如此也好,目的终究达到了,并无损失。

"

"以后注意收敛情绪,那些大臣都很敏锐。

"

"明白。

虽然之前计划不过是为了目的达成,但能避免最好还是避免吧。

"

历史上的让朱元璋落下暴君恶名,他也认可如今孙子的态度。

"另外,皇爷爷,我答应汤爷爷让您找机会聚一聚,喝顿酒叙叙旧。

"

"汤和?"朱元璋听到名字愣了一下,眉头皱起。

朱允熥瞥了朱元璋一眼,轻轻摇头,苦笑着说道:“皇爷爷,汤爷爷这些年来一直是如履薄冰地活着。

如今你们都上了年纪,有些事就别再斤斤计较了,您总不至于真的防着他一直到他去世吧?”

“防备?”

“允熥,咱何曾说过防备汤和?”朱元璋眉头紧蹙,语气严肃地问道。

“行了,皇爷爷,我心里明白就行。

等我这段时间忙完,我会找个机会把汤爷爷请进宫来。”朱允熥看着朱元璋的表情,脸上满是无奈,随后站起身径直离开。

有些道理既然讲不通,那就干脆不说了。

“朱允熥,你给咱站住……”朱元璋朝着朱允熥的背影大喊。

然而朱允熥充耳不闻,很快离开了乾清宫。

“这个不孝子……”朱元璋气得满脸通红,又满心沮丧。

下一瞬间,他的眼神呆滞了下来,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在濠州城的一幕幕。

那时候。

他刚刚投身军旅。

而汤和已经做到了千总的职位。

可是汤和在他面前从没有摆过一点架子,对他始终极为尊敬,总是跟在他的后面。

这件事成了当时大家热议的话题。

人终归是有感情的。

当年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老战友现在剩下的不多了。

而且一直守在身边的就只剩下汤和一个。

或许,他真的是过于小心谨慎了,对待汤和不该这么提防。

“算了,就按这个小子说的做一次吧。”

“这天下早晚都是他的。”朱元璋叹息一声,幽幽地说。

扬州府,江都县!

“吁!”

朱棣拉住战马的缰绳,目光投向远处。

隐约之间,一座高大城墙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

应天府。

那是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但是现在只能偶尔回来,而且每次待不了多久就得离开。

五天前。

他带着姚广孝、张玉两人,从北平出发,一路上赶往应天府。

姚广孝深吸一口气,对朱棣说道:“王爷,照我们现在这个速度,过了江都县再有一天时间,我们就能回到应天府了。”

“嗯。”朱棣点点头,眼眸深处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芒,“允熥那孩子,应该也收到我回来的消息了吧?真的很期待与你的会面啊。”

“王爷,允熥皇孙真的把允炆皇孙打败了,成为皇太孙了吗?”

“另外,他真的暗中训练了十万大军?”张玉满是惊讶地看着朱棣。

“这消息不离十吧。”

“不过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明确。”

“所有的问题,都要等到回到应天府之后才能揭开。”朱棣面容平静,轻声说道。

“哦。”张玉闻言点头,可心里依然感到无比震撼。

在他眼里,朱允熥一直都是默默无名的人物,之前压根没怎么放在心上。

但现在朱允熥不仅战胜了朱允炆,成为了大明太子,而且手上还掌控着十万兵马。

这个消息简直把他惊呆了。

即使是在梦里,他也不会想到会发生如此荒诞的事。

“呼……走吧!”朱棣深吸一口气说道,接着拍了一下座下马鞍,“驾!”

“驾!”

“驾!”

姚广孝、张玉二人连忙策马跟上朱棣的步伐。

他们稍作休整后继续朝着应天府前进。

……

应天府。

东宫。

方孝孺、黄子澄与齐泰一同面见吕氏,详尽地剖析了局势的利弊后,提议吕氏与朱棣携手合作。

“你们的想法我会仔细思考。

如果没有其他事项,就先行退下吧。”

吕氏轻抬手,语气平和地说。

“告退!”

三人微微躬身,随即转身离去。

尽管吕氏未给出明确回应,但从她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已有所意动。

如今,一切都取决于朱棣的态度。

纷争持续了一年有余,双方此刻有意放下过往恩怨转而寻求同盟,这也充分体现了天下事唯有利益永恒,敌人不过一时。

“母亲,方孝孺、黄子澄还有齐泰来访所为何事?莫非又有新变故?”

朱允炆匆匆走近,满腹疑虑地问道。

他刚刚踏入此地时恰好目睹他们离去的情景。

“允炆,你恰巧赶到了。”

吕氏微笑着冲他招了招手。

带着满脸困惑,朱允炆走近询问缘由:“母亲,发生了什么事吗?”

吕氏含笑开口:“方才他们三位表示我们可以消除与燕王间积怨尝试联手。”

“什么?”

“竟要和四叔结盟?”

朱允炆听闻不禁惊讶异常。

“是的,你觉得如何?”

吕氏温和地点点头反问。

“这……”

朱允炆犹豫起来,眉头微皱。

脑海瞬间浮现出以往受朱棣压迫的记忆。

其中一段画面尤为清晰:那是一个天气晴好的清晨,他前往乾清宫拜见祖父,途中遇上了朱棣。

当时朱棣猛地扣住他的颈项,凶神恶煞地警告他不得对皇位产生妄想。

吕氏始终微笑注视,并不急于催促,只静静等待答案。

良久,朱允炆深吸口气决断:“母亲,我认为可以和四叔达成共识。”

虽心底万般排斥同朱棣协作,但理智却在提醒着他当前形式下最好的抉择便是联合朱棣对付朱允熥,如此方能达到共赢效果。

“好,既然如此那便依你所说。”

“今日下午燕王会返抵应天府,到时候你前去迎接便是。”

吕氏流露赞许之情走上前替朱允炆整理服饰叮嘱道。

“嗯!”

朱允炆轻轻颔首表现从容。

显然,这与他母亲的想法一致都是偏向联盟之策。

……

魏国公府内,徐增寿满心喜悦急匆匆跑至徐妙云面前报喜,“大姐,有个好消息!燕王很快回来啦。”

“噗——”徐妙云听闻先是神色微怔旋即平静恢复原状,不动声色地点头:“明白了。”

“咦……”

看着姐姐波澜不惊模样,徐增寿笑意戛然而止勉强堆砌笑容说了一句:“那我先走了哈。”说罢也不等对方答复,飞快地闪人了。

“哎……”

望着弟弟背影徐妙云长长叹息一声暗藏忧伤于眼中。

若非昔日错过那次机会或许此刻自己早已成为燕王妃了。

然则,机缘一旦擦肩而过再难追寻。

摇摇头将烦杂思绪尽数排出脑外俯身继续审阅桌上徐辉祖为她搜集有关朱允熥情报信件。

信中显示对方行事颇为隐秘动手前无任何泄露迹象保密程度堪称严苛。

“别的暂且不论,就这份本事,着实让人胆寒。”

“咦?大雪龙骑的底细,至今真的连一点痕迹都没查出来吗?”

“都已经过去这么久的时间了,居然一点线索也没有?”

徐妙云先是一阵钦佩,随后直接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要是说在兵谏逼宫之前,朱允熥能隐藏得这么深,不让任何人察觉他的力量,那已经很可怕了;而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关于大雪龙骑的来历仍然查不到半点端倪,这简直可以用骇人听闻来形容。

“大姐!”就在徐妙云满是惊叹与疑惑时,徐辉祖忽然走进来,看着她的神色似乎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

“出什么事了吗?”

“该不会是和燕王归来有关吧?”

徐妙云强压下心中的惊愕,问道。

徐辉祖闻言一愣,目光直直地看着她:“大姐,你也知道这事了?”

“增寿刚刚跟我提过。”

徐妙云淡淡回应,而后摆了摆手说道,“别提这些了,我另有事问你。

皇太孙手下那支神秘的大雪龙骑,你知道些内情吗?”

“嗯?大雪龙骑?大姐,你干嘛突然提到这支队伍了?”

徐辉祖脸上满是困惑,完全不明白为何徐妙云会关心起这个问题。

“别废话,赶紧回答!”徐妙云语气严肃地说道。

徐辉祖定定地看着她,叹了口气后回答道:“关于大雪龙骑,我也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们的战斗力极为强悍,对皇太孙更是忠诚不二。”

“那你清楚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吗?”徐妙云皱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