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土地集中

换源:

  等会儿圣驾到了看你如何收场!”

系统提醒音接连不断地响起:

“叮咚!”

“宿主成功收获【震惊】情绪值134点。”

“叮咚!”

“宿主获得【气愤】情绪值219点。”

“叮咚!”

“取得【冷笑】情绪值129点。”

……

此时,朱允炆查看系统界面得知目前累计拥有68203情绪值。

他对群臣心底所想毫不在意。

当然,就算了解了他们的想法他也懒得理会。

伴随着门外王景弘尖利的声音响起:

“凉国公、长兴侯、宋国公、颖国公到!”

顷刻间蓝玉、耿炳文、冯胜、傅友德步入奉天殿。

一看到高坐龙椅之上的朱允炆,四人都惊讶得停下了脚步。

王景弘则走到朱允炆身旁,静静地站定。

反应敏捷的蓝玉首先单膝跪地道:“微臣蓝玉拜见皇太孙!”接着耿炳文、冯胜、傅友德也都下跪请安。

朱允炆轻轻说道:“行了,都起来吧。”四人齐声谢过,然后起立。

“殿下,微臣恳请对淮西勋贵进行详查,务必揪出其中违法之人,绝不能让这少数败类影响外界对淮西勋贵的整体观感。”

蓝玉恭敬而言。

朱允熥挥了挥手,道:“此事待会再说。

现在人已到齐,我有要事宣布。”

他说完目光转向身旁的王景弘,轻轻一点头。

“嗯?”

群臣听到此言,无不一怔,满心疑惑。

“咳咳……”

王景弘轻咳一声,调整气息后开口:“诸位,陛下昨日偶感风寒,今日朝会由皇太孙代为主持。”

“什么!”

群臣听闻此语,惊愕不已,满脸难以置信。

“怎会有这种事?”

“前一日陛下身体尚佳,何以一夜之间就染上风寒?”

“难道暗中有什么图谋?莫忘了,朱允熥的东宫之位是怎么到手的。”

“不至于吧?那毕竟是他亲爷爷,怎么会有如此残忍之举?”

“这不好说。

为了权势,即便做出逼宫之类的事也在所不惜,岂有什么不能做?”

“……”

众臣相聚低声议论不断。

其间不少人将目光投向朱允燹,眼中充满重重猜疑。

“叮咚!”

“恭喜宿主获取情绪【震惊】378点。”

“叮咚!”

“恭喜宿主获取情绪【震惊】673点。”

“叮咚!”

“恭喜宿主获取情绪【震惊】298点。”

“……”

系统提示声接连响起。

朱允炆面带淡淡笑容浮现,一切尽在预料之中,仅仅宣布摄政便令情绪值急剧飙升。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你们这三个狗东西,敢再信口开河?”

还不等朱允熥发话,蓝玉已按捺不住,双眼圆瞪怒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本属朱允炆党羽,举朝上下皆晓。

“蓝玉,你……”

被蓝玉指着鼻子骂,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气恼至极,只是看着高座上安坐的朱允熥,心中升腾起一丝无助感。

“方大人,齐大人,咱们忍一时。

总会有机会找回场子。”

黄子澄强压下内心愤懑,对着方孝孺、齐泰两人示意。

“嗯!”

方孝孺和齐泰咬牙忍下怒火,阴沉着脸点了点头。

此时此地,不得低头也得低头。

时局与以往大不同。

朱允熥已然监国。

这般情形下,若激怒蓝玉惹来,吃亏的无疑会是自己一方,连辩解的地方都寻不着。

“哼!”

见方孝孺等人既气又无奈的模样,蓝玉心头一阵快意。

“各位大人,我想在场不少人会觉得皇爷患病之事十分可疑。”

“无妨,有此想法也算正常。”

“待朝会散去后,心中存疑者可前往探视求证。”

朱允熥出声,言辞平和。

蓝玉扫视一眼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冷声道:“有些心底污浊不堪之人,休以为天下人都如你们那般龌龊。”

“该死!”

“蓝玉,你这是找死!”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脸色涨红,双拳紧握。

尽管满腔愤怒,终究不敢反击。

“蓝玉!”

朱允熥厉声一喝。

打压方孝孺、黄子澄和齐泰三人无妨,只是切不可过于显眼,否则必然对自身带来不利影响。

他虽然亲近淮西勋贵,但绝非仅局限于这一集团。

权术的关键,在于平衡二字。

朝廷之上,容不得两个声音,无论淮西勋贵抑或江南士族,唯一的主导者只能是皇帝!

“殿下,臣知罪。”

蓝玉连忙跪伏于地,满面恭敬。

“行了,起来吧。”

朱允熥淡淡道:“淮西勋贵的事情,既然是你与长兴侯、宋国公和颖国公四人牵头,那便由你们自行去查。

届时呈上结果便是。”

“是,殿下!”

蓝玉与其他三人耿炳文、冯胜、傅友德齐声称旨。

“这招真是藏得好深。”

“咦,派蓝玉、耿炳文、冯胜和傅友德去调查淮西勋贵?这能查出什么来?怕不是走个过场罢了。”

“果然,所谓的清查不过是为了做表面功夫罢了。”

见朱允熥安排这几人着手调查淮西勋贵,群臣心中纷纷冷哼摇头,料定此番行动注定不了了之。

毕竟谁会傻到去调查自己人?

“哼!等着瞧,到时候一定让你们大吃一惊。”

蓝玉被同僚们投来的古怪眼神气得够呛,暗自发誓定要把那些败类揪出来,悉数正法。

“好了,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件事情。”

“自今日起,取消士绅免税免粮的优待政策。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堂重臣,皆需按规缴纳税赋与粮食,任何人不准搞特殊化。”

朱允烺神情平静,话语却掷地有声。

“啊?这…”

一时间殿中炸锅,众臣无不哗然失色。

士绅免税优待乃是太祖皇帝为激励士人入仕,充实基层官员队伍所定。

实施以来成效显著,读书氛围极为热烈,基层人才缺口也在逐步缓解。

“殿下再思量一番,这等惠及万世之举断不能废弃!”

“没错殿下,此举利国利民,千万不能改动啊。”

“还请收回成命!否则必有后患。”

无数官员匍匐在地据理力争,神情悲壮,大有一不松口就永不起身之势。

而伴随众人的激烈反应,系统提示音也开始连绵不断:“叮咚,宿主获得情绪【震惊】六百七十三点…”

“叮咚,宿主获得情绪【愤怒】三百八十二点…”

看着眼前黑压压一片叩首的朝臣,朱允樘不禁轻笑道:“看来这一步触动不少人的心弦啊。”

实际上,在决定废止士绅免税政策之前,他就已经预见到会面临巨大的阻力。

不要小觑这项看似普通的特权,在实际中却牵扯广泛利益。

尤其是它背后关联着明朝无法绕开的土地集中问题……

随着朝代的长久延续,士绅阶层免于缴纳税收和粮食的特权,会自然导致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而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战乱,则会使这种土地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速。

朱允熥从御座上起身,平淡地说道:“我曾读史书时,见到有些大臣为劝阻皇帝改变决定不惜以死明志。

你们大可一试,说不定能让我改主意。”

“以死相谏?”文武百官听到这话愣住了,互相对望。

经过朱元璋时代的政策实施,如今的大明朝中还有多少人愿为信念赴死成了一个疑问。

众人心中思忖:就算有人真这么做,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明知行不通却还要硬干,这无疑是愚不可及的行为。

而且朱允熥目前只是皇太孙,真正的皇帝仍是朱元璋!

“真是太好了,朱允熥这是在自寻死路啊。”

“废止士绅不纳粮税的优待?真是胆大包天,如此一来我们也没办法替他辩解了。”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均从对方眼底捕捉到了极度的欣喜。

面对朱允熥的强硬姿态,他们倍感棘手,毫无对策。

没想到朱允

朱元璋长吸一口气,尽力平复内心的愤懑,缓缓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一群无用之人,连为君分忧、以死相谏的勇气都没有,留着何用?”

原本朱允炆期望臣子们能够拼死进言,却未曾想到竟然没有一人愿意以身试险。

这一结果令他极为恼怒。

在他心中,臣工们受朝廷俸禄,便应有为国家尽忠乃至牺牲的精神。

“是,陛下!”王景弘应声而退,快步离去。

不一会儿,众大臣依次出现在朱元璋面前。

“陛下,皇太孙打算废止士绅免交税赋之优待,请您一定要好生劝阻。”

“陛下,听闻您染了风寒,不知如今可有所好转?”

“陛下,倘若让皇太孙执意撤销士绅免交税赋的规定,不久将来大明将无可用之人。”

朝堂上议论纷纷,有的询问朱元璋身体状况,有的则希望他能劝说朱允炆放弃改革。

然而,朱元璋面容严峻,毫无表情地质问:“蒋瓛告知朕,皇太孙命你们效仿古人以命进谏,结果竟无人敢挺身而出?”

“额……”一时间气氛尴尬至极,所有大臣面露窘态,纷纷低下头去,心绪不安。

实际上,部分人内心暗想:“难道陛下尚不明白其中缘由?”然而,即便心知肚明,却没有谁敢于开口。

对于朱元璋暴躁多疑的性格,大臣们太过熟悉,在此刻贸然言论只有一死而已。

“哼!一群无胆鼠辈,要尔等有何意义!”朱元璋一声冷哼,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此刻,他对朱允炆及满朝文武均满腹怨怼。

“早该预料到此结果。”

“唉,这趟算走错了。

本欲控诉,却把自身也赔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