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句句珠玑(求鲜花评价票支持!)

换源:

  昨晚还心想再考虑考虑的朱棣在今天王明说完一番话之后再也忍不住了。

他觉得有必要加深一下两人的关系...

“陛下笑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王明觉得与其让徐妙锦常伴青灯古佛,不如让自己来拯救对方。

朱棣摆摆手,继续问道

“朕翻阅了一些史学资料,发现王朝最久不过周朝八百年,至此之后就从没有超过八百年的王朝......”

“王卿怎么看这一情况?”

王明心想好家伙,终于能放大招了。

他故作沉思,道:“历朝历代都有着各自灭亡的原因,汉亡于外戚,唐亡于藩镇,宋亡于外敌。”

“大明呢?卿觉得大明会亡于什么?”

朱棣忽然问道,目光炯炯的看向王明,一旁的姚广孝都忍不住捏了一把冷汗。

这个问题朱棣其实问过他,当时的朱棣已经成为皇帝,所以他并没敢说什么。

毕竟朱棣已经不是那个燕王,很多话他都要顾忌着。

“大明国力强大......”

眼看着王明也想学姚广孝避重就轻,朱棣喝道:“朕要你说实话!”

“朕知道你的本事,你也不是那种腐儒!

所以,朕希望你能把自己看到的缺陷说出来!恕你无罪。”

朱棣孤独吗?

他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在没成为这天下之主之前,有什么事情他都还能有老和尚和自己妻子诉说。

但自己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他就发现了

老和尚对自己有了距离,他开始畏惧坐上皇帝的自己.....

就连自己的皇后每次也都以后宫不能干政为由拒绝回答自己的提问。

而王明的出现让朱棣看到了那份希望,他能看得出来王明是想说和敢说的。

“我看到的大明缺陷.....”

王明猛地看向朱棣:“其一在于皇室!”

姚广孝心里一个咯噔,好家伙,不愧是你王志远啊,这种话你都敢说出来。

你是真不怕朱棣举起屠刀是吧?

“洪武二十八年,太祖就已经察觉到了危机,把亲王五万石的俸禄变成了一万石。”

“但这些远远不够,超过十岁以上的宗室每年就可以领到一笔规定的俸禄,洪武年末登记在册的有五十八人!”

“再过十五年这个数大概就能够翻倍,百年之后能变出多少人?”

姚广孝一下子吓得坐在了地上,之前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宗室子弟的问题。

但以目前来说宗室并没有对大明造成困扰。

以王明的说法来看,再过百年,就是整个大明的税收都养不起这群宗室。

这是何等恐怖的一个数字!

姚广孝能想到的朱棣自然也能够想到,此时的他脸色难看了起来

没想到拖累大明朝的人竟然会是宗室......这是何其可笑的一件事情。

“所谓利之所在,人争趋之,如水之就下,不可止也,当藩王没有事情做的时候他们还能干嘛?”

“生孩子呗!生下一百个儿子的亲王,每年能多领到十万石俸禄!!”

砰!

朱棣用力的拍了拍桌子

“岂敢!!”

朱棣站了起来在御书房里踱步,他现在很急,明明看到了问题却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王卿,问题既然是你发现的,想必你有解决的办法吧?”

“降俸之后世袭递降!”王明开口道:“亲王的儿子继承之后变成郡王,给他们留底线,允许他们参与四民活动养活自己。”

朱棣皱着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可是那样的话藩王不就有成尾大不掉了吗?”

“陛下,更多的需要您自己做决策了,臣不敢逾越太多.......”

王明不相信朱棣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自己已经给其做了提醒,要是没有改变的话只能说朱棣没有那个魄力。

“行,你继续说吧。”

“其二就是士大夫,士人和宗室都应该缴税纳税,否则时间一长,那些富户便可以把自己的田地隐藏在士人门下。”

“到时候他们就是新的“世家门阀”!”

“哦对了,臣听闻今年招录的进士之中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来自江西府的士人,陛下,党锢之祸可曾读过?”

“其三便是宦官......”

王明声音小了许多,忽然他不想说下去了。

因为在朱棣这个时期对方还是非常看重宦官的,如郑和,王景弘、侯显、亦失哈、刘永诚等人都是朱棣在位时出现的得力干将。

有些人更是跟着靖难,有些人还被朱棣派出去巡视天下。

真要论功绩的话现在的他还没有这些人牛笔呢。

“宦官怎么了?你说!朕听着呢。”

王明沉默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现在的宦官陛下还能镇住,因此这一条暂且不算......”

ps:求鲜花评价票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