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卖包子嘞~”
“小米,谁来买小米...”
“冰糖葫芦,新鲜的冰糖葫芦~”
城内,街市热闹非凡,熙熙攘攘,行人小贩络绎不绝。
街道两旁,还林立着不少酒楼茶肆,食客谈天声,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
“妹子,这个烟台城好生热闹,比咱的京师还要热闹上几分。”
朱元璋背负双手,边看边止不住点头。
这一路上,他的眼睛就没闲过,内心震撼不已。
“重八,短短几年,这个林源就让烟台县有这般变化,真是治理民生的一把好手。”
马皇后内心也不平静,城里的所见所闻彻底折服了她。
这一刻,朱元璋和马皇后,不像是大明的皇帝和皇后,更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妹子,你发现没有?这一路上,我们就没在城里见过一个乞丐。”朱元璋甚是好奇。
大明开国以来,查勘民生、体恤民情之类的事,他干过不少。
但去过那么多州县,乞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
哪怕天子脚下的京师也不例外。
可是,这个烟台县居然一个要饭的都没有,难免会让他诧异。
“乞丐...”
一个商贩听到这话,打量了一眼朱元璋,解释道:
“这位老爷,你一看就是外地人,我们烟台县在林大人的治理下,什么都有,那就是没有乞丐。”
商贩挑着货物走远,末了又感慨了一句。
“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谁愿意当乞丐啊!”
朱元璋和马皇后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一抹赞许之色。
什么是民心?
这就是民心!
大明有这样的官员,那真是百姓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妹子,现在看来,林源这事确实大有文章。”老朱感叹道。
“那要不,我们现在去县衙,见一见这个林大人?”
“妹子,莫急,我们先把烟台县仔细看看再说。”
这林源人是要见的,至于要杀还是留,那还得看看再说。
二人继续往前走,朱元璋越看脸上的欣喜是越多。
这是,一个小贩的叫卖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炸洋芋,炸火腿肠嘞~”
洋芋?
火腿肠?
这又是何物?
朱元璋和马皇后面面相觑,然后来到了小贩摊前。
“二位客官,来点什么?”小贩看到客人来了,礼貌问道。
朱元璋略一思索,道:“把你所喊之物各来一份。”
“好嘞~”
小贩那声“嘞”拖得特别长,深怕别人听不到似的,紧接着就忙碌起来。
朱元璋望着小贩手里之物,脸上惊讶不已。
那是一个拳头大小,黑不溜秋的东西。
“这玩意能吃吗?”他内心打起退堂鼓。
但下一秒,他的疑虑就被打消了。
只见小贩取出一把匕首,刷刷刷开始削皮。
不一会儿,一个似肉非肉、似萝卜非萝卜的玩意就出现了。
“敢问,这是何物?”马皇后出言问道。
她在皇宫多年,天底下的稀奇物见过不少,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东西。
其实,老朱也很纳闷,只不过他很会装。
堂堂一个皇帝,居然不认识这东西,说出去让人耻笑。
“洋芋。”
小贩把嘴里切成条状物的洋芋倒进油锅,开始为眼前的二人解释。
“你们不知道此物并不奇怪。
“因为这是我们县的特产,别地根本没有。
“烹饪方法也是林源县令教我们的。”
原来如此!
朱元璋和马皇后微微点头。
俄顷,一份炸洋芋就出锅了。
小贩没闲着,又开始炸火腿肠。
这叫“火腿肠”之物也煞是奇怪,居然是用肠衣把肉包裹在里面。
打听之下,又是县令林源的手笔。
“这林源,真是个人才。”朱元璋由衷说道。
这一路上,诸如此类的话,他和马皇后说过很多遍了,让二虎耳朵都起茧子了。
“重八,你尝尝,味道还不错。”马皇后用小贩所谓的牙签尝了一块。
朱元璋尝过以后也是赞不绝口,“这洋芋,经过油炸,撒上调料,居然如此美味。”
老朱这辈子吃过的好东西多了,但和21世纪的人比起来,饮食方面只能算是弟弟。
二人吃完炸洋芋,又接过小贩手里的火腿肠。
果然,又一次折服了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
“重八,我想带点这所谓的洋芋回宫里去。”马皇后意犹未尽道。
其实,那所谓的火腿肠味道也不错。
但是,火腿肠做法比较简单,回头和宫里御厨说一声,捣鼓捣鼓就弄出来了。
而这洋芋是本地特产,其它地方根本没有,只能掏钱带点回来。
马皇后的话,朱元璋岂能不答应,当即把这事和小贩说了。
小贩抹了把汗,答道:
“你们要买洋芋?可以啊,欢迎欢迎。
“这玩意儿不贵,一亩地也就产个2000斤,一年还能收成2次。
“价格嘛…你们看着给吧,别让我吃亏就成。”
亩产2000斤?
一年还能收成2次?
朱元璋瞠目结舌,但很快眼里就冒出了饿狼般的精光。
大明,这一次能崛起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