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断头台

换源:

  “要打就冲我来!莫要伤害殿下!”

“你如此对殿下,当真不怕被诛九族?”

“.....”

黄子澄和齐泰的怒骂声,似乎要穿透诏狱的屋顶了。

可仍然没有得到李想的回应。

甚至都换不来,李想的一次直视。

李想自顾自的一边讥讽着,一边毫不留情的继续掌掴着朱允炆。

“殿下的壮志凌云呢?”

“为何不还手?!”

“你还手啊!”

“只会骂?”

“叫大声点!”

朱允炆自幼生活在锦衣玉食下,又受到老朱的百般呵护,连挫折都没遇到过,更别提这般局面了

渐渐地也老实了,双目渐渐无声,完全放弃了反抗。

诏狱中,抽大嘴巴的声音,黄子澄等人的悲嚎声,以及锦衣卫们的砍门声高低起伏...

哐当!

过了好一会。

一众锦衣卫终于砍破了牢门,赶紧制住了李想。

“好小子...”

蒋瓛头都大了。

看此,黄子澄和齐泰也算松了一口气。

可朱允炆早已经被李想打得鼻青脸肿,直接昏死了过去。

“快,快找太医,救太孙殿下!”

齐泰当即抱起朱允炆,疯狂的对着锦衣卫怒吼。

朱允炆是他们带来的。

若是真出事了。

他们十族都不够朱元璋诛。

黄子澄怒不可遏地盯着李想,怒吼道:“李想,你竖子,竟敢伤我家殿下,老夫要亲自弄死你!”

说着便向李想扑去。

可迎接他的,却是李想的一脚。

“不自量力的老东西!”

李想冷笑的看着黄子澄,满脸不屑。

“你....”

黄子澄万万想不到。

即便被锦衣卫摁着了,这小子也还能有还手之力。

齐泰见此,当即抱紧了黄子澄。

要是再这样下去,以黄子澄这实力,被李想打死都有可能。

连太孙殿下都敢打的人,是他们哥两儿能招惹的?

“黄大人,目前救殿下要紧!”

“李想所犯罪行,交由陛下裁决便可!”

黄子澄听此怒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可当他就要走时。

李想竟还一脸笑意看着他,阴讽了起来:“黄大人,齐大人,有空再来挨打啊。”

“不行!”

这刻,他心中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了,立即甩开了齐泰的手,找到了旁边的蒋瓛:

“蒋瓛,命人给我将这小子摁死了,老子高低得给他一个教训。”

他想的,却是趁乱,快刀斩乱麻,来下个死手,直接送李想上路。

蒋瓛也不含糊,多少看出来一些这里边的门道,眼皮一撩:

“办不到!”

“黄大人,你还是趁早收起那心思。李想可是陛下再三下令,要严加看好的。”

“绝不能出一丁点儿差池!”

语气不容置喙!

反正这件事是黄…反正这件事是黄子澄两人的锅,不管如何,也牵扯不到他头上。

最多被训斥一番。

作为老朱手中最锋利的刀,又曾经跟随他南征北战,这点自信,蒋瓛还是

“什么?!“

齐泰和黄子澄两人听后感觉自己听错了。

什么时候陛下曾如此维护一个进诏狱的人?

“蒋瓛,你莫要乱传圣言!”

“李想打伤了太孙殿下!罪当处死!”

“难道你也想跟此人吃断头饭不可?”

黄子澄怒视着蒋瓛威胁道:“快快开门!”

只是他话落。

蒋瓛就拔出了绣春刀,不再和他多言。

蒋瓛心想。

拦不住太孙殿下,还拦不住你们?

“你要作甚!”

黄子澄不敢置信的,指着蒋瓛怒道。

齐泰看事态不对,再次拦住了黄子澄:“黄大人,罢了,若是太孙殿下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定参他一本,让他们负全责!”

“感谢两位大人理解!”

蒋瓛当即收回了绣春刀,对这两人拱了拱手。

“哼!莫要给老朽抓到你把柄!”

黄子澄冷哼了一声,带着齐泰愤然离去。

“真,真走了?”

等黄子澄和齐泰离开后。

诏狱所有囚犯和锦衣卫都震惊地看向了李想。

真是难以置信。

今天他们竟然亲眼看到了高高在上的皇太孙被痛打的场景。

这种罕见的事情。

不少人就算活几辈子都看不到。

他们却近距离目睹了。

此时在场所有人无不对李想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李想忍不住向门外的蒋瓛作了个揖,说道:“蒋指挥使,现在我算是死定了,你可有茗茶再请我喝一壶。“

蒋瓛嘴角微微一抽。

“李大人,您可真是了不得啊!现在还有心情喝茶?“

边说,蒋瓛情不自禁地向李想竖起了大拇指。

“哈哈哈!”

听到这话,李想忍不住放声大笑:“少废话,给我上茶!”

“行!今个儿我就破个例!”蒋瓛也忍不住的笑了笑,对于李想这般有魄力的人,他还是很敬重的,对方也算是将死之人了。

小小私权他还是给得起的。

同时。

也有些惋惜。

“只这般有智慧有胆魄的人就要被送上断头台!”

“真是可惜!”

周围人跟蒋瓛一样,都对李想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然而,李想对这些目光毫不在意。

哼哼哼,一百亿,我来了~

.....

乾清宫。

朱元璋脸色严肃的拿着笔在圣旨上写了几个字:

“废太子朱标之位”

可刚写下纸面。

随后他又下笔划掉。

正如李想所说,只要他一纸令下,朱允炆就与皇位再无瓜葛,从今以后只是大明一个普普通通的藩王了。

但他还是有些不忍。

他为朱允炆做得太多杀戮太多了。

一纸令下,意味着他所做的一切归于零。

但为了大明江山,他还是换了一道圣旨,重新写下了一段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起,废懿文太子朱标太子之位,追封朱标为广泽王,封皇孙允炆为吴王......追封吴世子朱雄英为虞王.....

朱元璋一口气写了一大段话。

这一刻他有所决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