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通船行所赠的三十万两银子,就在臣家。”
“我就知道你会否认,本官已经为你准备了铁证……
黄子澄原本自鸣得意地扫了李想一眼,正准备继续发难,可反应过来后,整个人顿时懵了,“嗯?你,你承认了?!”
我还没拿出证据你就承认了吗?
难道这小子不知道。
按照大明律法。
贪污六十两银子便足以被处以极刑?
贪污三十万两银子。
足够你李想死个千次百次了!
你小子竟然承认了?
黄子澄心中无比震惊,他昨晚想到以李想这牙尖嘴利的,肯定会反驳他的,所以他熬夜写成的万言书,不管他怎么反驳都
可李想承认了。
自己不就白费了功夫?
但事已至此,黄子澄也顾不得那么多,立即向齐泰使了一个眼色。
齐泰立刻会意。
从群臣中走出来后,朗声奏道:“陛下,根据大明律法,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当受剥皮充草之刑。还请陛下即刻处死李想,以儆效尤!”
“臣附议!”
“……”
近日来饱受李想讽刺的文武百官,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纷纷站了出来上奏。
朱允炆也面带怒色,对朱元璋高声说:“皇爷爷,李想贪污三十万两白银之多,若不严惩,难平息众臣之怒!”
朱元璋听此,点了点头。
然后轻拍了一下案台。
看向了黄子澄等人,低声说道:“都别急!这事.....”
没等他说完,黄子澄便激动的看着朱元璋高声说道:“陛下,此事重大,若放任此子肆意妄为,国将不国,臣等怎能不急?”
朱元璋摇了摇头,怒声呛道:“黄子澄,咱让你打断咱的话了吗?还有恒通船行昨天才给李想的银子,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你黄子澄布的耳目比咱的锦衣卫还厉害不成!”
这话一出。
整个朝堂立刻陷入了一片寂静。
这个问题确实提得恰到好处。
黄子澄听到这话。
更是整个人被问懵了。
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怎么狡辩好。
没等他回话,朱元璋便再次厉声说道:“而且,你们见过,贪了银子,仅仅只把银子放在家中存放一晚的贪官?!”
“贪了银子只放一晚?!”
众臣听到这话,顿时面面相觑。
脸上无不填满了诧异。
这样的贪墨。
他们还真未曾见过。
就连李想也是一脸懵的。
他什么时候说过,那些银子只放一晚上了?
没等他说什么。
朱元璋随即站起身,扫了一的李想,然后高声说道:“咱是恨贪官,但也绝不会冤枉一个忠臣!而李想就是我所说的忠臣。”
“啊?”
此话一出。
在场的人都惊叫了一声。
贪了几十万两的忠臣?
谁信啊?
在场的黄子澄蚌埠住了,立即走了出来高声道:“陛下,李想贪墨三十万两,怎么就成了忠臣了,老朽实在不明!”
别说是他。
就连李想也不明。
这时朱元璋继续说道:“要是李想收到的银子,是打算上缴国库呢?而今天早朝也是来说明情况的呢?!”
“黄子澄你这么着急上奏,是想让李想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番话一出。
李想和黄子澄都沉默。
一旁的朱允炆也是瞪大了眼。
而老朱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根据朱由检给的消息。
李想可是一个被搁置十年,还能以身殉国的忠臣….
怎么会贪财?
朱元璋怎么也不相信的。
反而黄子澄的行为在他看来更可疑。
“陛下!”
李想激动地对朱元璋说:“臣深感羞愧,无地自容,请陛下赐罪。”
可他这话刚落。
朱元璋脸上就更加动容了,“够了,李想!”
“如果所有贪官都能像你这样,第二天就将贪银上交,咱怎么会将他们剥皮充草呢?”
说到这里。
朱元璋心中不禁在想。
要是那边的朱由检手下大臣能像李想这样。
大明又怎会有这样的危难呢?
“这....”
黄子澄整个人都麻了。
陌生!
他对朱元璋越来越陌生了。
这还是他认识的朱扒皮?
“黄子澄!”
正在他一脸懵的时候。
朱元璋便看着他厉声道:“咱刚问你的问题,你似乎还没回答!”
黄子澄浑身一震,连忙跪倒在地,低声回道:“臣,臣也是碰巧看到李大人走进大宅,还收了许多箱子和礼物,一时气愤上奏。”
旁边和他同命连枝的齐泰看此,也不得不走出上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李想贪污已是事实,哪怕只是一天,也是不可抹消的罪行。”
“若不加以施惩,只怕难以服众……”
话音落下。
其他的大臣也纷纷附议。
李想此时也忍不住走了,看着朱元璋高声道:“陛下,臣自知罪不可赦,恳请陛下切不可为臣破例,该如何便如何!”
李想这话。
就差直接叫老朱快处死自己了。
“好!”
朱元璋看了看李想,又看了看一旁的黄子澄,咬了咬牙说道:“李想上前接旨!”
听到这话。
李想身体一震。
随后一脸释然的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摘下。
迎接自己在大明的最后时刻。
“从今日起,李想你这佥都御史就直接官降一级,调任为东宫太孙伴读!”
朱元璋话音一落。
手中还拿着乌纱帽的李想立刻愣在了原地。
所有大臣也都一阵头皮发麻。
这算哪路子的惩处?
能成为东宫伴读。
哪怕降为平民,也有人抢着去啊。
东宫伴读是什么?
那是朱元璋钦定继承人的老师。
一旦朱允炆登基,
李想可就是有功之臣,从龙之士。
就算李想在朝上如何贬低朱允炆。
这个官职的含金量在朝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
但在官场这么多年。
这样明降暗升的惩罚。
在场的大臣,还是头一遭见到。
“陛下!”
而听到朱元璋的话后,黄子澄就更加激动了,立即跪求道:“建国以来,如此明降暗升的做法,可从未发生过,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