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没有像乘法口诀这样简便快速的计算方法,所以洛尘选择了好计算的整数。
但一个宗室生六个孩子,可不是夸大其词。
这是真实发生的事。
既然生个朱姓子孙就能领一份俸禄,那自然是生得越多,领的俸禄就越多。
多生朱姓子孙,就成了发家致富的捷径。
这是个很简单的经济道理。
于是,
在这种奇葩的宗室供养制度鼓励下,朱家宗室各王府纷纷全力生育。
造就了有史以来数量众多、无所作为的宗室人员。
比如庆成王的儿子就有上百人,以郡王为例,郡王嫡子世袭郡王,其余儿子都封为镇国将军。
仅庆成王一人,就让明朝凭空多了上百人份的镇国将军俸禄。
“明白了。”朱高炽声音有些低沉,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虽然朱棣当年学习不太好,但这些简单的算术,对他来说还是没问题的。
他点点头,示意洛尘继续说下去。
洛尘接着说:“我们在刚才计算的基础上,以三十年为一代,每代亲王的后裔人数为六,再来算算未来宗室的数量。”
“大明第一代,宗室有一百人。”
“三十年之后,大明第二代,宗室有六百人。”
“六十年之后,大明第三代,宗室有三千六百人。”
“九十年之后,大明第四代,宗室有两万一千六百人。”
“一百二十年之后,大明第五代,宗室有十二万九千六百人。”
说到这儿,洛尘有些口干舌燥。
他停了一会儿,给自己倒了杯酒,喝了起来。
朱棣却不在意,听着洛尘的话,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脑海中也在不断思考。
他从小就非常崇拜父亲朱元璋。
所以一直觉得,朱元璋制定的藩王制度中关于宗室俸禄的部分,本质上没什么大问题。
他甚至盘算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藩王的俸禄,想用这种方式来换取藩王手中的兵权。
然而,听洛尘这么一番讲述之后,
朱棣却隐隐觉得事情并非自己之前想的那样。
其中的利害关系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可他一时之间又抓不住问题的关键。
“砰!”
就在朱棣陷入沉思的时候,朱高炽手中的杯子突然掉落在地。
瞬间摔得四分五裂。
从朱高炽那满是震惊的眼神里,能够明显看出他内心的波澜起伏。
朱棣问道:“怎么搞的,这么毛毛躁躁的。”
朱棣原本感觉自己差一点就能抓住事情的核心要点了,可朱高炽这一突发状况,一下子把他的思路给打乱了。
“儿……刚刚一时没拿稳。”
朱高炽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没关系,我来收拾就好。”洛尘微笑着对朱高炽说道。
照理说,
作为商人,日常频繁和数字打交道,应该不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
朱棣没能理解,反而是朱高炽先看出了这背后的门道。
看来这个体重三百多斤的朱家老大,在经商方面还挺有天赋。
“掌柜的先别忙着清理,你接着往下讲,我感觉自己差不多快弄明白了。”
朱棣有些着急地说道。洛尘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一百五十年之后,到了大明第六代,宗室人数大约会达到七十二万。”
“一百八十年之后,大明第七代,宗室人数大概会有四百三十二万。”
听到这一连串的数字,
哪怕是再愚笨的人,此刻也能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了。
朱棣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征战半生,手持兵刃,从未有过丝毫畏惧。
可此时此刻,他的心底却涌起阵阵寒意。
宗室成员无需承担任何工作,只要按照人头数量,就能领取“法定俸禄”。
有些宗室的俸禄标准,领一次的钱,就足够普通大明百姓三五年的吃穿用度了。
要是再乘以这庞大的百万数量,无疑会成为明王朝一笔极其沉重的财政负担。
朱棣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此时他已经完全明白了洛尘话中的含义。
真是荒谬!
太可笑了!
他之前居然还想着给各位藩王增加俸禄!
还打算用供养宗室的办法来和平削藩?!!
要是真这么做了,
按照现在的宗室俸禄标准来计算,别说明朝能千秋万代了,等到第七代的时候,大明就已经承受不住了。
光是供养宗室的俸禄,就能把大明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忍不住低声自语道:“到大明第七代的时候,国家一年的财政税收,
就算不用在朝廷开支、不用在战争上,光是拿来养那上百万宗室人员,都可能不够?!”
“铛!”
朱棣话音刚落,旁边就传来重物落地的声响。
洛尘立刻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
原来是朱高炽,他此刻正满脸惊恐地坐在地上。
刚刚他听到朱棣的话,知道父亲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吓得一下子没坐稳,直接跌坐在地。
“朱哥,你没事吧?”
洛尘关切地问道。
毕竟朱高炽三百多斤的体重,这么摔一下,关心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朱棣也向朱高炽投去了一个眼神。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颤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酒喝多了两口,有点醉意,没坐稳,没事的。”
洛尘点点头,笑着说道:“朱哥,这酒的度数有点高,有点醉意很正常。”
朱高炽点了点头。
洛尘笑着继续之前的话题:
“我刚刚说的只是在理想情况下的一种假设,实际中间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这一百八十年间宗室人员的死亡情况。”
“但不管怎么说,大明大概在二百一十年之后就会达到极限,
就算减去这些年宗室人员的死亡数量,
那个时候宗室成员的数量依旧是个天文数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