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徐达:什么?这还是人们口中的废物楚王吗?(1更,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换源:

  自家小闺女徐妙锦对楚王朱桢的不屑,徐达是看出来了。

但他没多说什么。

对于那位名声确实不太好的楚王,徐达内心也是看不上的。

他徐达是从乱世中杀出的英雄豪杰,

找女婿虽然不会要求其成就超过他徐达,但起码也不能太差。

而很显然,楚王朱桢在徐达这里就很差劲。

不配做他的女婿。

徐达是绝对不会允许他的闺女嫁给这么一个顽劣废物的。

因此,徐达才会去退婚。

当然,他大闺女徐妙云身体确实不太好,也确实被他送去念慈菴静养去了。

而这些心中想的不一定要说出来…

人家楚王毕竟是皇子,随意在背后议论也不好。

要是被人听了去,禀报给皇上,双方脸上也不会太好看…

因此,徐达刚刚才会叮嘱一句。



另一边,朱桢接下了任务,免去了责罚,

当即便拿着朱元璋给的调令去往亲军都尉府掉兵配合他展开计划。

毕竟总不能让他堂堂亲王亲自动手和泥、烧火吧?

还是需要人手帮忙的。

至于朱棣、朱棡,朱樉、朱橚兄弟几个去为他求情,朱桢不知道。

若是他知道,必然会感动一会。

几个哥哥对他还是不错的,不枉他以前有好玩的好吃的都分给他们。

而徐家内部的谈话以及徐达内心的想法,朱桢亦是不知道…

当然,即便知道了,朱桢也不会多加理会。

看不上就看不上吧…他不在乎。

这一世,他朱桢不但是洪武皇帝的亲子,而且还拥有金手指‘悟性逆天’,

如此,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何必因区区一个退婚而浪费时间伤神呢。

更何况,他从来没有外界传言的那般不堪。

他从不进大本堂读书是因为他从小早慧,又拥有悟性逆天,领悟了过目不忘的能力,

书本上的内容让他看一眼,基本都能记住加以理解。

所以压根不用去大本堂老老实实的从头学起,没必要;

他喜欢研究各种尸体…是因为他在研究医术,看看有些疾病如何治疗;

他两年多不不归家在外浪荡,是因为他想收集各种资料、数据,加以开发金手指,领悟更多的技能手段。

至于他经常出入风月场所…好吧,这个是他朱桢承认自己好色…

但大部分原因还是他喜欢与青楼中的花魁探讨乐理艺术罢了…

没世人想的那么肮脏。

因此,即便被所有人所误会,朱桢也无所谓。

他自得其乐便可,取悦自己就好,没必要在意天下人的眼光。

毕竟,这一世,他有那个资格去不在意天下人的评价…

谁让他是皇子呢。

只要老父亲朱元璋不想杀他,谁也动不了他。

这就是出来混有势力的好处。

因此,徐家人对他朱桢的评价,朱桢不在乎。



当朱桢走进亲军都尉府,看到一群士兵在演武。

背着手看了一会,朱桢脑海中再次响起了洪钟大吕之音:

【你观军队演武,领悟‘军体杀拳’!】

瞬间,一股股属于军体杀拳的信息流淌在朱桢心间,

朱桢仿佛练习了军体杀拳数十年,已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朱桢再次睁开双眸之时,眼底深处闪过一抹血气,但很快消失不见。

朱桢看了看双手,笑了笑:“还不错,又一门武功!”



半个时辰后。

朱桢从亲军都尉府中带走了两百亲军护卫,

当天便又离开了京城,往江西景德镇而去。

烧制刘璃器,自然去景德镇,

景德镇有现成的火炉,以及各种配套完善的设施可以辅助他更快完成琉璃的烧制。



而就在朱桢离去不久后,大明朝堂内外又热闹起来。

一个是因为楚王居然又离开京城了。

皇帝陛下居然就这样轻易放过楚王??

百官感到震惊!

连徐达也微微挑眉,感觉事情不似他想的那样发展。

可随着朱桢接下为大明筹集钱粮的任务的消息传出,

再次在大明朝堂内外掀起轩然大波。

百官哗然!

什么情况?

楚王是不是太过初出茅庐不怕虎了?

胆敢接下如此重任??

这是连中书省的文官集团都没办法解决的困局,

被誉为废物的楚王朱桢居然敢接下?

这…所有人都觉得朱桢疯了,

皇帝也疯了,敢相信朱桢的鬼话!

之前,中书省许多官员都在劝谏朱元璋放弃北伐,先赈灾,不然朝堂钱粮周转不过来。

他们压根没觉得有两全之策。

毕竟,两全的办法倒是简单,筹钱筹粮,

但关键是如今的大明,没有地方可以给朝廷筹集更多的钱粮啊…

因此,中书省文官们才会上奏请求皇帝二选一…

结果在他们以为朱元璋会妥协暂时放弃北伐之时,跳出一个家伙说他能搞定…

简直狠狠打了他们中书省文官的脸。

关键那个家伙还是他们之前一直弹劾的废物楚王…

这下子,大明朝堂想热闹都不行!

徐家也引起了一些波动,

徐达、徐允恭、徐妙锦、徐增寿都有些不敢置信朱桢居然真敢接下这样的任务?

不可思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