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注视着四周。
等将士们欢快够了,他话锋一转,声音变得低沉。
“或许大家会疑惑,到了如今这步田地,大明还有未来吗?”
“朕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支叫红军的队伍,他们跟我们现在一样,被敌人围困在大山里。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的围剿,他们却从来没怕过...”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战胜敌人,并总结出一条诱敌深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战斗思想。这个战斗思想最终成为了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朱允炆说的是后世耳目能详的故事。
但是在当下,众人却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念。
当一支军队有了信念,他就是战无不胜的铁军。
这一刻,信念之火在众人心目中熊熊燃烧起来。
现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故事深深感染。
就在这时
白发仓仓的齐老尚书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恳请陛下将这个故事编撰成册,微臣想将这个故事在军中流传,让更多的将士感受到圣上的良苦用心。”
“准!等我们安定下来,朕会撰写更多关于这支军队的故事。”
“那真是太好啦!吾皇圣明。”齐泰老怀大慰,与身旁的马全兴致勃勃商量起来。
宋忠与锦衣卫将士一阵私语,然后越众而出。
“陛下,可否将红军之名赐予我们,臣誓言将陛下讲的故事传承下去,让锦衣卫变成名副其实的铁军。”
朱允炆笑了笑,红军这名词可不能乱用。
“宋爱卿难道忘了,朕打出革命的旗号,当然应该叫革命军。”
“不过我们虽然不能叫红军,却可以学习红军的精神,学习红军的战斗方式。”
“朕特许你们在脖颈上系上红巾。从此,警卫队更名为革命军警卫队,简称警卫队。”
“末将谢陛下赐名。”
从此,锦衣卫成为过去式。
脖颈上系红巾的标识,在革命军中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宋忠退下后。
朱允炆拿出手机,摁下播放键。
手机里传来一个豪迈的音乐。
“今天朕很高兴。”
“朕想用一首歌,来表达此时喜悦的心情。”
“这首歌未来会成为革命军的军歌。”
手机里播放的歌曲正是《精忠报国》。
片头曲播放完后。
豪迈的歌声激荡而起。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息,更无语,血流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明要让四海来贺。
...
豪迈的歌声渐渐消散。
但它所传递出的力量却如潮水一般。
在每个人的心间激荡着、回响着。
此刻,众多将士们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朱允炆身上。
那一道道视线充满了坚定与炽热,宛如燃烧的火焰般熊熊不息。
而在他们的心中,只有那句“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明要让四海来贺”在不停地来回回荡。
如同战鼓擂动,激励着每一个人的斗志。
..................
热情洋溢的讲话结束后,王铖开始兑现奖赏。
不能光是主义,思想。要来点实惠的才行。
不过现银是没有的。
他发的是朱允炆临时赶制的“白条”,加盖了“天子六玺”之一的皇帝之宝。
“白条”上面许的官最低都是千户起步。
银两也是以千两为单位。
土地五百亩。
“陛下,这是什么?”齐泰瞧着新鲜,便好奇问了句。
“这是期权。”朱允炆没打算瞒着齐泰。
“用来发给追随朕的忠义之士,不能让他们心里不踏实啊。”
“期权又是什么?”齐泰一头雾水。
“期就是未来之期的意思,权就是未来能得到的财,地,官,包括老婆。也就是现在跟随朕,待朕夺回皇位后能得到的好处。”
齐泰愣住了,又是给官,又是给银子,还有田地。
未来国库拿得出那么多钱吗?
朱允炆好似明白齐泰的心思,笑了笑,“关于土地期权,待会在高层会议上再详细解释。”
一个时辰后。
朱允炆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木屋,马上又把一干心腹招到跟前。
计有兵部尚书齐泰,锦衣卫指挥使宋忠,锦衣卫指挥同知高贤宁,司礼监掌印太监王铖,光禄寺少卿国丈马全,尚服局司衣女官白诗诗,贴身侍女秦仙儿。
齐泰好言相劝,“陛下!也别操劳过度,要保重身子呀!”
朱允炆摆了摆手,“我们可以坐下来歇息,朱棣却不会让我们歇息。”
“齐老尚书,宋指挥使,高同知,国丈,你们随朕进来,开个会。”
“王大伴,还有白司衣,秦仙儿,你们也都进来。”
“陛下明鉴,后宫不得干政。”齐泰欲言又止。
白诗诗惊讶,开会这种事情,后宫能参与吗?
仙儿拉了拉白诗诗衣衫,示意我们赶紧走,后宫不得干政,乃是太祖留下来的组训。
朱允炆脸色一沉,“对!都进来。”
众人进入木屋,朱允炆把门关好。
让仙儿拿出纸笔作会议记录。
“先宣布一条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暂时废除。”
“因为朕可用之人,现在就只有你们几个。”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齐泰等人也只能表示赞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