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应天某处宅院里,五位老者围坐桌前。
桌上摆着文渊书阁新出的书册,其中一本《洪武拼音》尤为扎眼。
“诸位,对唐王的书阁怎么看?“太原王氏家主王承宗率先开口。
“不过些闲书,王兄未免小题大做。“郑文远嗤笑。
“就是这话误事!“王承宗一拍桌子,“这拼音册子才是要害!况且,唐王那草包能掀起这般风浪?“
屋内气氛骤冷。
在场皆是商贾大族的掌舵人——在他们眼里,唐王朱桱不过是个沉迷酒色的草包王爷。
如今竟敢在西市开书阁,还敢冠以“皇家“之名,背后必有靠山。
“王兄是说......宫里插手了?“卢正源皱眉。
“除了陛下还能有谁?“王承宗冷笑,“自登基起,我们便是他的眼中钉。“
众人皆知,商贾大族势力盘根错节,连天子都忌惮三分。
“既然陛下不安分,我们便让他安分些。“卢正源突然笑道,“十文钱一本,对国库也是负担吧?“
众人恍然,纷纷露出笑意。
商贾大族最不缺的就是钱财,买书砸钱不过九牛一毛。
“明日起,派人去书阁扫货,有多少买多少!“卢正源眼中闪过狠厉,“再让朝中门生弹劾唐王。敢动我们,就得付出代价!“
屋内响起一片附和声。
这便是商贾大族的底气——哪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绝不让皇权轻易染指他们的根基。
这夜,应天城里灯火未熄。
许多买到书的人挑灯夜读,越看越怒。
《西游记》里仙佛贪婪,《封神演义》中权贵弄权,这些故事似在影射现实。
有人摔书大骂:“狗官与商贾大族,没一个好东西!“
次日清晨,书阁还未开门,门前已挤满了人。
其中不少是商贾大族奴仆,怀里揣着银票,只等开市便将书抢购一空...
瞧着老友眼下的青黑,白启年挤眉弄眼:“昨夜又在倚红楼鬼混?“
“放你娘的屁!“骆明远涨红了脸,“我骆某好歹也是应天城有名的公子哥,岂会流连烟花之地?不过是昨夜读书入迷,这才......“
“读书?“白启年差点笑出声。
两人都是富商之子,从小一块儿逃课胡闹,他还能不清楚骆明远的德行?
若不是家里请了十多个先生逼着,这货怕是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
骆明远被那怀疑的眼神刺得心头火起:“不信?敢不敢打个赌?我出题,答不上来,今天的酒钱你包了!“
“有何不敢!但若我答上了,你请客!“
两人击掌为誓,周围酒客纷纷竖起耳朵,还有人招呼小二加菜——反正有人买单,不宰白不宰。
“听好了!“骆明远清了清嗓子,“观世音菩萨是男是女?“
“这还用问?当然是女的!“
白启年嗤笑,满座酒客也跟着点头。
应天城大大小小的寺庙里,观音像皆是女子模样,这谁不知道?
“错!“
骆明远突然站到凳子上,“诸位可知,观音菩萨本是道门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原是男子!“
他一边比划一边讲,从封神之战讲到佛道之争,唾沫横飞,把个酒楼说得鸦雀无声。
待他说完,白启年目瞪口呆。
这说法虽闻所未闻,却头头是道,让人不由得不信。
“愿赌服输!“白启年一拍桌子,“不过你从哪儿听来的歪理?“
骆明远得意洋洋掏出本书:“《封神演义》!昨儿在文渊书阁买的。“他扬了扬书册,“里面还有更多稀罕事儿,想听?先请我吃酒!“
酒客们纷纷围上来,白启年无奈摆摆手:“算我倒霉!今儿全场我买单,都给我吃好喝好!“
他盯着那本书,心里盘算着——明儿一早,定要去书阁抢几本回来!
白启年两眼放光:“你竟真有这本《封神演义》?“
难怪刚才那故事听着耳熟,分明是前日花月楼说书人讲的半截!
“骆哥,好哥哥!借兄弟读两日?“
他死死盯着书册,恨不得直接抢过来。
昨日派小厮去文渊书阁,扑了个空;今早加价十倍,愣是没人肯卖——听说书里的“洪武拼音“能教人识字,寒门学子抢疯了。
骆明远虚荣心爆棚,大大方方递过书:“拿去吧!我昨晚看完了,今儿准备看《西游记》和《白蛇传》。“他故意慢悠悠补一句,“还是二黑靠谱,天没亮就去排队。“
白启年脸色发黑——二黑那狗腿子,他能不知道?但心里却暗忖:看来也得养几个得力的手下。
这日应天城处处都在聊这些故事。
有人骂法海铁石心肠,有人羡许仙艳福不浅,还有公子哥儿学着放生蛇类,搞得街市上白蛇身价暴涨。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炸开了锅。
朱元璋强撑着没打哈欠——昨夜和马皇后熬夜追《白蛇传》,此刻困得眼皮直打架。
正琢磨要不要罚朱标,就听太监提醒:“陛下,王御史有事启奏。“
“所奏何事?“朱元璋压根没听见方才弹劾的话。
“臣王景隆弹劾唐王朱桱与民争利!“年轻御史激昂陈词,眼中闪着兴奋。
作为言官,谁不想弹劾大人物青史留名?
他不敢骂皇帝,拿下个王爷也是大功一件。
“臣卢德谦附议!唐王藐视朝廷,罪证确凿!“又有几人出列。
众大臣屏息——这阵仗明显有鬼,纷纷作壁上观。
朱元璋接过弹劾奏章,越看脸色越黑,猛地拍案:“荒唐!传朱桱上殿!“
朱元璋黑着脸拍案,满朝大臣大气都不敢出。
王景隆却暗自得意——弹劾亲王这桩大功,足够他在言官圈子里吹嘘半辈子,想到家族承诺的嘉奖,心里更是火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