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震惊四座,无伤全歼!

换源:

  朱元璋心思刚落之时。

第五道天鹅鸣喇叭声再次传来!

他不由坐起身子,认真观察战局。

只见锐龙营所有士兵提起手中武器分散站开,又很快组成新的队列阵行。

他们每十一人组成一队。

分别由两个持长盾牌、一个持藤盾、两个人持狼筅、四个人手执长枪、镗钯、两人持大棒、长刀。

随着鼓点声响起。

锐龙营下的小分队开始缓缓前进。

他们每走十步就会停下来整顿队形。

确定全军整顿完毕后,鼓点才会继续响起。

这种严谨有序的作风让张二二所部的人从心底里感到恐惧。

他们不知道这支队伍究竟要做什么,但他们能够感受到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

那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和霸气。

不知为何,他们骨子里竟然害怕起对方这个平日里算不得优秀的部队来。

锐龙营士兵感受得出敌方有些退却,顿时士气更盛。

随着双方接近。

鼓点声也密集起来。

士兵们的脚步也随之加快,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敌人的心头上一般。

白刃交锋之际,天鹅声喇叭再次响起——

这是发动攻击的信号!

小队每听到一次天鹅声喇叭,就会齐声呼喊‘虎’,接着向前突刺一次。

三次擂鼓,三次喇叭声,三次‘虎’啸,三次刺击。

三呼三击后。

张二二的部队,被击地不成阵型。

然而这时,让人闻风丧胆的天鹅声喇叭。

又响了!

嘟,嘟,嘟!

这是最后一道喇叭声,意味着士兵需要近身血战。

锐龙营那群汉子如狼似虎,拔出腰刀,直扑上去,与张二二部展开殊死搏斗。

“兄弟们,上啊!”

“为了吴王!”

“杀!!”

“五贯,十贯,十五贯!”

张二二部的兵还没从火箭的袭击中反应过来。

面对这群不要命往上冲的昔日同僚。

他们彻彻底底傻眼了。

不是哥们。

什么时候这么猛了啊!

这副狠勇模样,同样大大出乎蓝玉的意料。

蓝玉忍不住在心中暗骂:

操,当时跟老子打仗的时候,你们不是这样的啊!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蓝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队被镰刀割麦一样,迅速侵蚀殆尽。

三百人的队伍。

如同草芥般,成片成片被击倒在地。

短短一炷香不到的时间里。

张二二本部的三百精兵。

无剩一人!

随着朱橚那边鸣金收兵声。

杀红眼的锐龙营士兵顿时收起了手中长刀。

毫不犹豫地退离了战场。

留下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张二二部,躺在地上直哼唧。

锐龙营聚回在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齐心感萦绕在胸前。

众人止不住齐齐高声呐喊。

“虎!”

“虎!”

“虎!”

虎啸声聚在西山锐健营上空,迟迟未散。

高台上的朱棣开心地手舞足蹈。

他一边大力挥舞旗帜,一边跟着高声呼喊。

“虎!”

秦王朱樉雀跃欢呼,在朱元璋耳边大声喊道:

“爹,爹,你看我说的吧,五弟赢了!”

纵使朱元璋提前给自己下了定心剂,知道朱橚会出奇招。

但他怎么会想到。

锐龙营一个不伤,给张二二部全歼了!

这个结果宛如一柄重剑,将每个人的喉咙都给割开,让人窒息。

朱元璋深吸了几口气,好不容易平复心情。

“二虎,情报准不准,张二二的兵不会是一群熊兵吧。”

毛二虎此时彻彻底底傻眼了。

“上位,徐达将军帐下亲卫,哪里会有熊兵啊..”

“那,那是不是有人偷偷把王大屁的兵给换了,咱的亲兵还在不在。”

“上位,这谁敢呀!换兵这么大的事,怎么会一点情报没有。”

那就是说。

这场仗是朱橚用真本事打下来的!

朱元璋瘫坐在龙榻之上,一脸不可思议。

这小子。

才十岁啊!

霍去病十岁的时候,还在撒尿和泥吧!

我大明真要出一个少年英杰不成!

想到将来朱标登基,朱橚远征漠北,自己在应天做太上皇的场景。

朱元璋隐隐激动起来。

这时朱标的一句话让朱元璋再次震惊。

“五弟这算歼灭蓝玉两次吧。”

朱标非常难得地露出羡慕的一面。

老五这场仗,赢得实在太漂亮了。

以若兵对抗强兵,最后以全歼的结局告诸世人。

这是妥妥的带兵奇才啊!

哪怕是被朱元璋誉为奇男子、被刘伯温反复劝诫要注意的前元宰相王保保。

哪怕是大明柱国徐达。

哪怕甚至让白起韩信再世。

也难以有这般鬼斧神工,以至于近乎绝世的带兵手段。

在底下的刘伯温看出锐龙营得胜门道。

这是李靖李药师最喜用的三呼三击法。

但经过特殊阵型改良,三呼三击法得到蜕变,威力更胜从前!

刘伯温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到,大明究竟有谁会如此擅长用兵。

难道说。

这是吴王朱橚的杰作?

看着朱橚陌生的背影。

刘伯温原本对大明有些凉的心,开始温热起来。

那些所有在战前不看好,甚至看不起朱橚的人。

此时心里只有无尽的震撼和恐惧。

这他妈是十岁?

如果让他提前二十年出生。

天下还有徐达常遇春什么事!

只有朱橚心里苦笑。

首战告捷,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前面的炮击、鸟铳、火箭和后面的11人阵型。

是在签到送的那本《明史》上,学的戚继光打法。

阵型乃是大名鼎鼎的鸳鸯阵。

后面的近战肉搏,锐龙营的兵表现之所以那么骁勇,也是事出有因。

朱橚在出兵前,和众人说了。

杀敌一人,赏钱五贯。

对面全歼,等于要给全军一人赏五贯。

加上之前答应的打赢后十贯赏钱翻倍。

短短七天时间,朱橚就花出去七千五百贯大明宝钞!

二哥,对不住了!

但是,值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