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夫妻俩的诡计,出征之事搁置

换源:

  饭桌上的关系最容易打通。

朱橚不停夸赞冯氏母女。

“冯姐姐,我说怎么觉得你眼熟,那天夜里做了个梦,里头有个仙女竟和你长得一般模样!”

“冯姐姐,尝尝这个笋干老鸭汤,这颗笋可是弟弟我去年上钟山采的!”

“冯姐姐赏过秦淮河边的花灯没?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去看看呀,和冯半娘一起!”

他眼神毫不避讳地近距离观察冯氏和冯若薇。

这对母女近看更像。

唇红齿白,明眸善睐。

冯氏不爱笑,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偶尔被朱橚巧舌如簧的嘴逗乐,一颦一笑间风情万种。

朱橚看得越发想把冯胜给刀了。

冯若薇倒是在这点上和她娘不一样,全程都表现出少女该有的好奇心。

一来二去,几人便也熟络起来。

朱橚之所以表现得这么活泼。

完全是在扮演一个十岁小孩应该有的样子。

他越是显得不成熟,演技就越显得成熟。

如果让朱橚表现真实模样。

冯氏母女就不会在桌上,而是在桌下了。

马皇后对朱橚的表现非常满意。

这孩子,归根结底还是个孩子啊。

看来这桩婚事十有八九能成。

朱元璋对于自家儿子的婚事要求很高。

用他的话说就是,婚事婚事,女方昏了头才会做的事。

如果两人不相爱,强来可不行。

因此马皇后要从诸多武将名门里,不光要找到那些和皇子年龄相仿的姑娘。

还要两个人看得上眼。

至于为什么会给朱橚找一个年纪大六岁的冯若薇。

这是朱元璋的意思。

马皇后也不明白为什么让朱橚做冯家女婿,既然朱元璋都放话了,照做便是。

晚饭很快结束。

马皇后送走冯氏母女。

朱橚依依不舍道:

“冯半娘,冯姐姐,常来玩呀!”

待冯氏母女上了轿子出宫,马皇后一把抓住朱橚的耳朵往回走。

朱橚吃痛喊疼:

“哎呦!娘你做什么!”

马皇后面若冰霜:

“跪下!”

朱橚挠了挠脑袋。

“啊?”

马皇后拿起立在墙角的鸡毛掸子就过来打。

“翅膀长硬了是吧,才几岁就想出去打仗?真当自己是神童了?”

朱橚才明白原来马皇后说的是这事。

鸡毛掸子不轻不重打在身上,朱橚却尖叫道:

“哎呦!匈奴未灭..哎呦!!何以家为!!”

马皇后知道这小子在装,手上力气大了几分。

“我让你匈奴,我让你未灭,还想不想出去!”

朱橚对于小日子的仇恨岂是这一顿打能消的。

他索性不叫唤,咬紧牙关,任由马皇后鞭笞自己。

就这么打了有一炷香的时间。

马皇后见朱橚一声不吭,内心大为震撼。

这小子的决心未免也太强了!

朱橚觉得马皇后打自己的力气开始变小,又有水滴在后脖子,疑惑抬头一看..

“母后,您哭什么!”

马皇后打着打着,竟簌簌哭了起来。

她只是哭,却不说话。

这下轮到朱橚开始着急了。

女人哭本就是麻烦事。

穿越到这副身体,也遗承了朱橚对于母亲的爱。

他不知所措地跪在地上。

“母后,儿臣想要出征,一是为我大明,二是为我一展鸿图的私心。

您若疼爱儿子,便放儿子出去吧!”

马皇后的声音带着哽咽:

“在外面风吹日晒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母后怎么办。”

朱橚一时忘记这个事,脑子里闪过千千万万个理由。

他想了半天没想到合适的,便决定反客为主。

“母后您说,要儿臣怎么办。”

马皇后哭道:

“你出去前,怎么的也要给朱家先留个后吧。”

朱橚闻言大喜。

“这个好办!

父皇下午说了,你们想让冯姐姐许配给我做夫人。

儿臣看冯姐姐喜欢,即刻操办婚事也行!”

可他话刚说出口就后悔了。

婚好结。

但自己还没那能力啊!

而且就算朱橚现在有,等孩子生下来,少说要十月怀胎。

朱橚刚想改口,却见马皇后一改哭脸,变得神采奕奕。

“大丈夫说话驷马难追!”

朱橚这才知道,自己被马皇后诈了!

马皇后收起鸡毛掸子,自言自语道:

“男儿少说要到十五岁才能成家,你今年十岁,还要再过五年。

结婚生子又要花一年,现在是洪武三年。

橚儿,等到洪武九年,母后就放你出去野。”

朱橚一听要等五年,立马不干了。

“母后,冯姐姐今年十六,五年后都二十一了。

谁家姑娘二十一岁还不嫁人的,你这让冯半娘怎么想!”

马皇后一听也是。

朱橚只好痛心道:

“要不这样,正好二哥今年十五岁,明年就要婚娶了。

我做弟弟的没什么东西好送,不如和他一天结婚吧。”

得亏朱橚能想出这么一个馊主意。

马皇后自然不肯。

“岂有此理!”

朱橚只好再次放下底线。

“大不了后年和三哥一起,他肯定不会生气的!”

马皇后用手指顶着他脑瓜。

“最少三年,到时候和棣儿一同操办。”

和永乐大帝在同一天结婚,听起来是件令人向往的美事。

可朱橚高兴不起来。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老朱下午的时候,那么爽快就答应自己了。

原来这夫妻俩早就设好局。

等自己来跳。

到了这一步,朱橚也意识到,自己还是太着急了些。

手里没兵,光靠勇气是打不过元人的。

朱橚只好另外再找机会,蔫蔫道。

“行。”

这时有个小太监走了进来。

“皇后娘娘,皇上喊吴王爷去他那儿。”

马皇后见朱橚妥协,心情大好,轰似的把他赶走。

“去去去,别在我面前烦心。”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