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草原上,两头疾驰的烈马驰骋其间,显得格外的显眼。
而骑在马上的人,却是两个半大不大的孩子。
没错,这两个人正是失踪的皇孙朱雄英,和刚刚册封为燕王不久的朱棣。
“大侄子,咱们不跟皇上通禀一声,就离开应天京师,事后若是怪罪起来,按照我父皇那尿性,咱们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啊!”
此时,骑在马上的小燕王朱棣,年仅十二岁,面对他们现在荒唐的操作,也是禁不住一阵后怕的冲朱雄英说道。
“四叔莫慌,事后我皇爷爷要是追究起来,我就把所有事情都揽到我一人头上,保证四叔不会挨骂!”
朱雄英露着人小鬼大的笑容,天不怕地不怕的说道。
这真是一点也不像一个才年仅八岁的孩子。
然而事实上,他也确实不是一个小孩子。
他是一个穿越者,八年前穿越到元末,竟然成了朱元璋的孙子,朱标的长子。
按史书记载,朱雄英明明是洪武七年才出生的,而现在则是洪武五年。
他这个皇长孙显然比历史书上记载的,要早出生了好几年。
不仅如此,就连他的弟弟朱允炆也同样早生了几年,现在只比他朱雄英小两岁。
不过穿越来的他并不在意这些,便从婴儿时期安安心心的当起了皇长孙朱雄英。
之后,由于是穿越者,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他成年人的思维,所作所为自然显得异于常人。
不管是学习还是见识,都显得无比的优秀。
他虽然小小年纪,但是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情,都叫朝中大臣叹为观止。
就连此时任御史中丞的刘伯温,他从小便被人奉为神童,但即便这样,在面对穿越来的朱雄英,也依旧觉得自愧不如。
见过皇孙朱雄英的人,都发自肺腑觉得这孩子内有乾坤,若坐上皇帝位,必然能将大明朝带向一个历史的高潮。
这些言辞,虽然有恭维的成分,但依旧还是把朱元璋给高兴坏了,认定自己的这个皇孙将是他大明的希望。
至于朱雄英,虽然是在这样万众瞩目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每天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阿谀奉承和甜言蜜语。
但是他依旧能一直保持着不骄不躁的性格,从来也不仗着皇爷爷朱元璋的势力作威作福。
反倒是小小年纪就懂得和蔼礼貌的待人,凡事以正直和情意与人相处。
没有架子,又不做作。
这一点,也是为他笼络了不少死忠粉。
比如眼前这位皇子中最调皮的存在朱棣,平日里在皇宫中,那是谁的恶作剧都敢做。
可唯独到了朱雄英面前,这个明明年长几岁的叔叔,却对这个侄子很是服帖。
“雄英,你当真不怕我父皇的龙威吗?”
朱棣很是好奇的看着朱雄英说道。
别说他们一众皇子,老朱的亲生儿子,就是他们的长兄朱标,在面对老朱的龙威时,都不禁要怵上几分。
朝中的文武百官,就更不要说了,对老朱那是怕的更甚。
“有什么好怕的,皇爷爷是凶了一点,可那是冲犯了错的人来的脾气,平白无故的他又怎会凶人,皇爷爷一路颠沛流离,吃过的苦多了,自然就比常人考虑的多,但他老人家终究是一个明是非的人,不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主儿!”
朱雄英一边骑着马,一边颇有事理的冲朱棣说着。
只是这几句话,就能看出他那异于常人的细腻心思来,也是相当的让人叹为观止的存在啊!
“咱们这次不禀报就出城,还跑到这远在天边的漠北来,岂不是犯了天大的错误,父皇他肯定已经气炸了,这次回去,保不齐要扒我们的皮,抽咱们的筋嘞!”
朱棣听了朱雄英的话,反倒是更加害怕的说道。
“四叔放心,这次回去皇爷爷不但不会怪罪我们,还要感谢咱们呢!”
只见朱雄英却是春风得意的说道。
“不处罚我们就谢天谢地了!”
朱棣一副很是保守的表情。
虽然嘴上说着如何如何害怕的话,但是朱棣却依旧紧紧跟在朱雄英的身边,这上千公里的路程,对他那是不离也不弃。
想着,即便这次回去被老朱大卸八块,也还是要跟随皇孙,自己的这个大侄子,走一遭。
不为别的,就为了给朱雄英当个伴,也为了沿途保护他。
事后若是被他那个老爹惩罚,他也能帮这个侄子分担一点。
对朱棣来说,他最喜欢的人是他的长兄朱标。
记得小的时候,那会老朱和手底下的一伙子人,还没有定都南京。
整天到处征战,没有个着落。
也是在那种颠沛流离的环境中,朱标这个长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贴心的守护在这些兄弟们身前,保护着他们的安危,抚慰着他们一个个动荡不安的心。
所以,在朱棣的整个童年里,围绕在他面前的,都是自己那个大哥的温柔身影。
现在,面对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朱棣就像当初大哥守护他一样,守护着朱雄英。
再加上朱雄英虽然小小年纪,但是颇为明事理,可爱的性格,更是叫朱棣爱护有加。
此时,朱雄英和朱棣你来我往的言谈之间,他们已经到达了此次的目的地,岭北和林。
于此同时另一边,在应天府的深宫之中。
一众人依旧还沉浸在皇孙失踪的暗淡情绪之中。
老朱就快要爆发了,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愤怒。
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就这样在宫里失踪了,这事传出去,太他妈的荒唐了。
这叫他这个皇帝的脸面往哪搁啊!
面子问题倒还事小,要是皇孙出了什么差错,那他估计能悔死。
“报!启奏皇上,漠北紧急军情上表!”
就在此时,传令太监尖锐而急促的声音,将正挣扎在愤怒情绪中的朱元璋给拉了回来。
老朱拿起呈上来的折子,才看两眼,本就心烦意乱的情绪,瞬间更加汹涌的翻腾起来。
折子上赫然写着,徐达中路军被诱敌深入,伤亡上万人,困于岭北和林,情况危急。
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老朱先是丢了孙子,现在又败于军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只见他摔下折子愤然起身,做了一个雷霆炸裂的决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