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马皇后:我马家人,不需要封官

换源:

  乾清宫。

早朝之后,朱元璋有时候会在这叫小朝会。

能参加小朝会的,都是六部尚书级别,或者中书省要员。

今日,朱元璋又叫了小朝会,议的是漕运改制。

还没开始多久,杨宪就和胡惟庸对辩起来,李善长时不时帮胡惟庸,气氛骤然剑拔弩张。

朱元璋嘴角含笑,臣子不斗,他这个皇帝怎么去平衡?

“漕运年耗二百三十万石粮饷,运到北疆的军粮却发霉掺沙!”杨宪面已经争红了,“若准民间商队承运,每石运费能省四钱银子!”

胡惟庸冷笑道:“杨大人是要把军国命脉交给奸商?去年苏州粮商哄抬米价,饿殍塞河的景象忘了?”

“胡参政莫非以为商贾皆愚忠之辈?”杨宪朗声道,“沈氏商行上月运往辽东的五千石军粮,耗银比漕军少三成,损耗仅半成!”

李善长轻笑:“杨大人说的可是沈万三?他可是帮过张士诚的。”

“相国,他现在也是大明的子民。”杨宪语气讥讽,“三日前大都督府的军粮船在淮安沉了七艘,捞上来的漕丁却说舱底早被白蚁蛀空。相国可知蛀虫在朝堂还是在运河?”

胡惟庸急插进来:“漕军改制牵动二十万军户生计,你敢妄动?”

“胡参政倒是体恤军户!”杨宪凌厉道,“扬州漕帮去年孝敬相国府的十万两冰敬,走的是不是军户活命钱?”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朱元璋终于开口:“杨宪别瞎说啊,有些捕风捉影的事,你在朝堂上说出来,岂不是难为相国?咱是相信相国的。”

“谢陛下。”李善长一拜,面色铁青。

朱元璋摆摆手:“相国啊,咱看漕运改制可试。”

“臣遵旨。”李善长颔首。

杨宪面色得意,因为皇帝采取了自己的建议。

胡惟庸暗暗咬牙。

……

群臣鱼贯退出乾清宫后,朱元璋斜倚在龙纹圈椅中,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叩着黄花梨案几。

这杨宪够胆!

中书省参知政事今日在漕运案上的表现,活脱脱是头见血封喉的西域獒犬。

单枪匹马撕咬着李善长豢养的文臣集团,连胡惟庸这等笑面虎都被逼得青筋暴起。

更难得的是此人深谙权术分寸,方才那句“扬州漕帮十万两冰敬“看似莽撞,实则早备好铁证链锁在袖中,只待李善长否认便当场抖开。

这般既狠且准的手段,正合用来敲打淮西文臣日渐膨胀的枝蔓。

有杨宪对付勋贵文臣,就还差一个人去对付那些骄兵悍将。

朱元璋嘴角浮起冷笑,想起昨夜毛骧呈上的龙鳞卫战报。

那马霆当街斩杀永嘉侯次子时,三百弩手竟被燧发枪打成筛子,这般雷霆手段比当年常遇春屠城更狠辣。

常十万屠的是敌,这马掌柜灭的可是大明勋贵。

“若能将此人收入朝堂。”朱元璋起身踱至窗前,“就有人能压制骄兵悍将了。”

马霆手握龙鳞卫与火器之利,偏又带着南洋养成的混不吝脾性。

这等天不怕地不怕的滚刀肉,恰是整治朱亮祖等骄兵悍将的绝佳利刃。

更妙在他与淮西勋贵毫无瓜葛,动起手来绝无半分情面可讲。

秋风穿殿而过,朱元璋负手而立。

眼前似已铺开棋局:杨宪这把文刀斩断李善长羽翼,马霆这柄武剑刺破淮西将门铁幕。

待这两把利器将勋贵集团割得鲜血淋漓,他这个执棋者便可从容收割。

“可惜啊,咱现在还驾驭不了马霆啊。”他苦笑一声,“弄不好,他还是咱岳丈。”

他正畅想,马皇后提着食盒进来了。

“又要我亲自送来?”马皇后没好气。

“实在是脱不开身啊。”朱元璋摊手。

马皇后取出饭菜,放在御桌上。

朱元璋端起碗来,就大口开吃。

“妹子,你说咱封马霆个大官,咋样?”他边吃边问。

“不怎么样。”马皇后哼一声,“我还不知道你?就是要利用他。”

朱元璋摇头:“怎么能这么说呢?他若真是岳丈,我们是一家人啊。”

马皇后盯着他,认真道:“如今朝堂之争已日渐严重,你把他拉进来,到时候深陷泥潭,怎么办?我马家人,不需要封官。”

朱元璋砸吧了下嘴。

马家人,了不起啊?

……

求鲜花,求评价票,月票啊,上架绝对爆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