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崇祯身体不太行,周皇后自己动手!“求数据”

换源:

  崇祯完全不知道。

在她离开以后,周皇后会自己动手。

现在的崇祯,一门心思都放在搞钱上。

对于后宫里的众多事情。

身体早就不行的崇祯,根本就不在乎。

……

京城之中~

皇上号召捐款的事情,已经彻底的从京城传开了。

不少的太监跑到众多官员家里,直接当面催促交钱。

一个又一个的官员脸色难看。

从皇宫里走出来以后,他们的心里面都后悔了。

不过为了自己家乡的安全,一个个还是选择忍痛了。

毕竟崇祯都已经派人,到面前当面催促了。

在朝堂上答应的事情,官员们只能硬着头皮拿钱。

把钱交给崇祯以后。

越想越心痛的他们,又立刻升起了不少的心思。

“不行,绝对不行。”

“这钱不能白白的捐了。”

“必须得想办法找回来。”

“立刻通知下面的人员,安排各地的百姓捐银子。”

“让众多的百姓们把银子拿出来,咱们才好从中分一杯羹。”

一群官员们快速的交代。

他们把自己的钱捐出去了,自然要从百姓的手中捞回来。

一群百姓们只要捐银子,就能够从中摊上一笔。

拿出一小部分捐给朝廷,大伙儿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官员们快速的行动。

当然了~

这一次把银子捐出去了。

为了避免下一回,还被崇祯逼着捐银子。

周奎和周延儒一群人,毫不犹豫的选择哭穷。

直接拉着家里面的家具,当街进行叫卖。

京城的街道。

出现了朝堂上的众多文武百官,变卖家产的场面。

不少官员的嘴里面,还在不断的嚷嚷和呼喊着。

“大甩卖,大甩卖。”

“所有的东西通通大甩卖!”

“朝廷危急,国家危急。”

“卖出去的银子,1分不少的全给捐了。”

“瞧一瞧,看一看嘞。”

……

一群官员们的模样,吸引了不少百姓的注意。

当百姓们知道捐款的事情以后,并没有像官员们抠抠搜搜。

一个又一个的官员,把自己的银子藏着掖着。

根本不会主动的,为朝廷排忧解难。

但是一群百姓们完全不一样。

当知道前线的众多士兵,缺少大量的银子时。

不少的百姓,十分果断的捐款。

上到80岁的老汉,下到七八岁的儿童。

在京城之中的各个捐款地点,接连不断的掏钱。

不得不说。

到底是天子脚下的百姓。

在京城之中的人员,多少都还忠诚于大明帝国的。

对大明帝国还有忠心,捐起钱来也积极的主动。

……

“终于上当了。”

“这一个个的泥腿子,接连不断的捐钱。”

“京城之中的百姓们,捐出的是数量。”

“那可是一点也不少。”

“这就对了。”

“捐吧,捐吧,都多捐一些银子。”

“这些人捐的越多,我们到手的也就越多。”

一群官员们,满脸笑容的看着热闹场面。

当瞅见众多的百姓们,全都在积极的捐银子时。

他们已经笑开了花,全部都乐的合不拢嘴。

“这些普通百姓,实在是太好忽悠了。”

“咱们装穷,宣告朝廷需要银子的事情。”

“就引发这些人的响应,不断的把银子拿出来。”

“太好骗了,实在是太好骗了。”

“哈哈哈哈!”

对待捐银子的百姓。

众多官员非但没有任何的敬重,反而还冷嘲热讽。

在他们这些人的眼中,一群人简直就是冤大头。

一个个都指望着普通的百姓捐银,然后从中捞上一笔。

至于皇太极和一群反贼。

反正都混了这么些年了,也不差这么一点半点。

前方部队缺的银子,也不差这么一点。

想到了这些的众多官员,全都在不断的大捞特捞。

都想借着这样的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捞上一笔。

把捐掉的银子,加倍的赚回来。

……

皇宫之中~

崇祯可管不了那么多。

现在的他只想捞钱,只想搞到银子交给前线的部队。

在他的身边~

王承恩不断的汇报着。

“启禀皇爷~”

“众多官员捐的银子,正在接连不断的送来。”

“截止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00多万两了。”

“除此之外。”

“京城之中的百姓们,知道朝廷需要众多的银子以后。”

“全都毫不犹豫,积极的响应。”

“大量的百姓们,主动的掏空家底。”

“听说还有一名60岁的老汉,捐出了自己的养老钱。”

“共计600两银子,全都捐给朝廷了。”

“像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我大明的百姓们拥护朝廷!”

“感受到皇恩浩荡,都在报效皇上和朝廷。”

……

王承恩把众多官员,以及百姓们捐款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崇祯坐在龙椅上听到以后,整个人的脸色充满了感动。

“没想到啊,没想到。”

“京城之中的百姓们,居然有如此的国家情怀。”

“忠君爱国,报效朝廷。”

“太好了,简直是太好了。”

“哪怕每人捐一两银子,也有上百万两了。”

“再加上其他地方的众多百姓,都一一的把银子拿出来。”

“我大明的江山有救了!”

“连60岁的老汉,都拿出了600两银子。”

“王承恩,你立刻传朕旨意。”

“封六十岁的老汉世袭百户,用来给其他人做榜样。”

“忠君爱国的百姓们,朝廷是不会亏待的。”

“等消灭了皇太极,消灭了李峰一群人以后。”

“属于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崇祯早已经热泪盈眶,果断的交代起来。

对待那些百姓们,他实在是充满了感动。

当即就封赏了六十岁的老汉,希望其他人能够效仿。

一听到了崇祯的话。

同样带着激动的王承恩,也郑重的点了点头。

“奴才明白。”

“其他人要是知道皇上的所作所为,知道60岁老汉的例子。”

“一定都会把银子拿出来的。”

“人人都在忠诚于皇爷,忠诚于整个大明帝国。”

“我大明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区区的皇太极和李峰等人,早晚会被朝廷消灭的。”

王承恩看到崇祯的心情不错,赶紧附和称赞几句。

难得有一件高兴的事情,自然要让崇祯更开心。

……

“求鲜花,月票,评价票,求收藏评论,数据关乎到本书的命运,彦祖们请多多支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