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朱元璋看到朱允炆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慢着点,你贵为亲王,须知举止有礼,怎能如此胡闹?”
老朱训斥道。
“呼……呼……呼!”朱允炆大口大口喘着气,听到老朱的话,当即跪了下去:“皇爷爷,孙儿知错了。”
“孙儿以后必定铭记皇爷爷的教诲,绝不这般孟浪行事。”
“你知道就好!”老朱对他的态度很满意,声音也缓和了许多,问道:“什么事让你跑得这么急呢?”
“自皇爷爷给孙儿封王,独自建府,孙儿便每日在府中读书。”
“可竟然忘了,给皇爷爷备些封王的谢礼,还望皇爷爷莫怪。”
朱允炆没有急着回答,反而先告罪起来。
老朱哈哈大笑,道:“咱是天子,什么东西没有,要你准备啥谢礼呢,你有这份心就好!”
“话虽如此,但孙儿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些礼物,还是不一样的。”
朱允炆道:“只恨时光太短,孙儿又一心想着好好读书,好早日帮皇爷爷分忧,处理政务,实在分不出时间。”
老朱老怀欣慰,道:“你跟着几位师傅,好好读书,便是对咱最大的孝顺。”
“谢皇爷爷!”朱允炆十分乖巧,又道:“适才在宫门前遇到三弟,三弟说自己这几日在府中制作一些有趣的玩意儿,好玩得很。”
“还说今日进宫,要来与皇爷爷一起分享,让皇爷爷与他同乐。”
此言一出,老朱脸上的神色,顿时变得十分精彩起来。
“这臭小子,不好好读书,尽弄些玩物丧志的东西,成何体统?”
老朱冷哼了一声。
“皇爷爷说得极是。”朱允炆道:“孙儿也是这么劝说三弟。”
他毫不脸红的撒谎。
“可三弟根本不以为然,还说自己天资聪慧,不需要努力读书。”
“趁青春年少,正该好好享受享受。”
“孙儿嘴笨,说不过他。”
“他又说要将这几日制作的玩意儿,送一些给孙儿,让孙儿陪他一起玩耍。”
“孙儿不敢答应,他又缠着不放,孙儿才一路跑了过来。”
老朱一听,气得鼻窍冒烟。
“岂有此理!”
“咱只道他有几分才学,便看重了些许。”
“他在朝堂上胡闹,咱也由着他。”
“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贪玩爱耍。”
“如此心性,纵有几分天资,将来也难免是伤仲永的下场。”
“自己玩就罢了,还要拉着你一起玩。”
“咱家今日非得好好教训他一顿不可。”
朱允炆喜出望外,嘴上却连忙说道:“皇爷爷息怒,三弟年少无知,只要好生规劝,必定会迷途知返。”
“皇爷爷莫要为此生气了,小心气坏了身体。”
话音刚落。
朱允熥背着一个大箱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见到老朱,当即嚷嚷道:“皇爷爷,快来看看我这几日制作的宝贝!”
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老朱的目光,一下子就变冷了。
朱允炆满脸戏谑,暗暗得意。
朱允熥却浑然无觉,他一进殿,便立即背上的箱子重重放下。
箱子落在地面上,发生沉闷的响声。
朱允熥甩了甩肩膀,活动筋骨,道:“总算背来了,这玩意儿可太重了。早知道,我就该唤一个小太监帮我背着。”
“这是何物?”老朱强压怒气问道。
“皇爷爷,这可是宝贝啊,孙儿这几日在府中,没日没夜与一群工匠一起研究,制作,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大宝贝。”
朱允熥连忙解释,很是兴奋。
“熥儿,你怎么能这样呢?”老朱恨铁不成钢:“你太让咱失望了!”
“你写诗有气象,做事有章法,就算为人狂傲一点,有一点不知天高地厚,不遵礼法制度,咱也能容忍你。”
“你向咱索要储君之位,咱虽然没有给你,却也听了你的建议,暂缓立炆儿为皇太孙。”
“看着你写出好诗好词,看着你压服那群勋臣武将,咱更是打心眼里为你骄傲。”
“咱还想着,能有你这么个儿孙,是咱老朱家祖上积德,是你父亲在天之灵的保佑。”
“可你怎么能这般不务正业呢?”
“咱让你建府独居,是想考验一下你能不能自己约束自己。”
“这是做大事者最起码的要求。”
“自古帝王,不乏才华横溢者,不乏天资聪颖者,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君。”
“相反,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成了遗臭万年的昏君,乃至亡国之君!”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他们耽于享乐,虽有才华,心思却不在治国上面。”
“玩物丧志,荒淫度日!”
“圣人有言: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你有才华有本事,可是,你……你……你太过放纵自己啦。”
老朱被气得不轻,像连珠炮般的数落了他一大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