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一直看着他。
朱允熥的脸色阴晴不定。
老朱的话,说到了点子上。
前世的时候,他可是看了好几本穿越小说。
那些人穿越到古代后,他们凭借着自己所学到的科技,在各方面降维打击古人。
但是,仔细一想,这一切,都是空谈。
事实,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吗?
这怎么可能?
如果不是大智慧之辈,换做一般人,恐怕只能被古人吊打。
即便你知道真相,也很难说服他们相信你。
这就像是你再聪明,也不可能说服自己的父母。
“皇爷爷,孙儿对自己有信心。”
朱允熥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
“当年,皇爷爷造反的时候,亦不过一介布衣,上马能夺得天下,下马可治理天下。”
“爷爷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老朱哈哈一笑。
“好,好,信心倒是蛮足啊,不愧是我们老朱的孙儿!”
他随意地夸赞了一声,然后转移话题,道:“那么,你可知道,皇爷爷带兵打仗的本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我也是在军中呆了这么多年,从别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才学会了如何管理军队。”
“没进过军,没领过兵,你觉得你能上战场,能指挥千军万马?”
老朱突然提高了音量,语调也变得急促起来。
换了一口气,他的呼吸渐渐平稳。
“至于治国,更是难上加难!”
“不然的话,我们又怎么会把宋濂和刘基两个人叫出来,让他们帮我们治国呢?”
“咱是不知道怎么治理啊!”
“跟他们学习,跟前朝的大臣学习,跟前朝的文人学习。”
“赋税田亩人口,也是用前朝的田亩户籍人口数,再一点一点的,慢慢厘清。”
“学了这么多年,在朝廷上置了这么多官,才算勉强学会了如何治理天下!”
“大明那么多的读书人,考举人,中进士,中状元,他们哪个不是人杰,哪个不聪明绝顶?”
“就算他们过三关,斩五将,高中了状元,想要治理朝政,也还远远不够。”
“他们还是要进翰林院读书,慢慢熟悉实务,将来才有资格治国。”
“你年纪还小,不懂也是正常的。”
“可你连咱大明有多少府县,多少人口,多少军队,多少田亩都不知道,却敢狂言自己有治理天下之能,伱可还真是不知愧啊!”
朱允熥心中一紧。
一个从未与国家打交道,也从未学过治国之道的人,怎么可能管理得好呢?
别说是国家,就是后世的公司,哪個大公司,敢交给一个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人管理呢?
就算是继承人,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学习,然后再慢慢继承。
而且,大部分的二世祖在接手之后,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很多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如果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懂就接手,这和眼睁睁地看着公司破产有什么区别?
治国之道,可比经营企业要复杂的多。
就算是在封建时期,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范围之广,利益之争,都是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
政治和军事,永远是人类组织的最高形式。
在军政两界,一旦输了,丧失的就是生命,影响的是千年百年。
一个企业,如果经营不下去,最多也就是让企业破产。
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老朱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自认若有时间学习,一定能治理好一个封建王朝。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有数百年的阅历,眼界,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简单来说,他的思维层次,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
可若是要他来治国,却是不知从何说起。
他虽然也看了不少历史,但那些都是虚构的,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要真正治理天下,他必须要时间了解,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直至逐渐超越。
“当然,你对治国之道一窍不通,就连你二哥,也是一窍不通。”
老朱说道:“咱可以慢慢教,他可以慢慢学。”
“我的身体,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强壮了,但也能坚持几年。”
“要治理天下,肩负大明的江山,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你说是不是?”
朱允熥站了起来,拱手作揖,行了一个大礼。
“皇爷爷教训的是,孙儿谨记在心。”
老朱点头道:“那就好!”
“咱再问你,你和炆儿都没有学过如何统率千军万马,都没有学过如何治理天下,你凭什么就认为,炆儿不行,只有你才可以呢?”
“难道不觉得可笑吗?”
老朱的目光落在朱允熥的身上,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
“不!”朱允熥的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似的。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
这并不是说他高瞻远瞩,比老朱更能看透人心,看透一切。
而是,他是一名穿越者。
他懂历史!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对老朱来说,未来一片朦胧,身后事更是迷雾。
能推算一二,布置一二,便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秦皇横扫六国,何等威风?
但赵高李斯,却在他死后,擅自篡改圣旨,欺骗世人。
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在他们死后,政局便立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
一个人,无论多么强大,他都只是一个人,而不是可以预测未来的神。
而他,却知道得一清二楚。
朱允炆当皇帝不行!
这就是历史!
“一叶可以知秋,见微可以知着。”
“二哥与我,从小一起长大,他的本事,他的天赋,他的性格,我都一清二楚。”
朱允熥斩钉截铁地说:“请皇爷爷相信我,二哥肩负不起大明江山的重担!皇爷爷万万不可以传位于他!”
此话一出,老朱的脸色,也渐渐严肃了起来。
院落中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方才还谈笑风生的爷孙二人,此刻却是如同石化了一般,唯有老朱那一双苍老而明亮的眼眸中,依然可以看到浓浓的情感。
那种感觉,谁也说不清楚。
朱允熥撇了撇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在老朱的目光下,他突然觉得有些不安。
过了一会儿。
老朱长叹一声。
“我们爷孙俩,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说过这样的话。”
老朱回头看了一眼新挖好的菜地,道:“是我忽略了你,下次有时间,多来我宫里坐坐,我们聊聊。”
“是,皇爷爷!”朱允熥轻声应道。
老朱突然站了起来,在亭子里踱步,转过身来,指了指亭子两边的柱子:“这里,我早就想做一副对联了,却想不出该写些什么?”
“朝廷里的大学士,学识渊博,诗文俱佳。”
“可我们不希望他们看到这里。”
“看你今天在朝会上作的诗,倒是有些功底。”
“不如就由你来给这凉亭写一幅对联。”
“记住了,这副对联,要配得上这园子,配上这亭,配上这小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