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陈瑛:什么?我要发达了!(求鲜花评价票)

换源:

  翌日,早朝。

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文武百官以此觐见。

群臣明显感觉朱元璋的心情不错。

这些天的早朝,要商议的事情没什么变化。

一南一北。

南边便是云南叛乱。

这没什么好说的。

商议之下,最终让沐英挂帅,日前已经领兵前去镇压。

而北面,便是山西的流民问题。

自徐达平定山西之后,流民问题便是困扰大明的一大难题。

北元根本不把汉人当人。

尤其是被大明打的接连北迁之后,对治下汉人更是残暴不仁。

没有战事时,汉人被当做驱口,当成牲畜一样对待。

一旦发生战事,汉人便是阻挡明军的箭头饲料。

说白了就是送死的炮灰。

徐达平定山西后,北元权贵逃往哈拉和林,临走前不忘刮地三尺,能抢的几乎都抢走。

多年征战,北方大片土地早就荒废。

留下的汉人几乎都是无立锥之地的流民,口袋里半粒粮食都没有。

面对大批流民……

大明无奈,也只能每日施粥接济。

可这只是权宜之计。

每天还是有许多人饿死路边。

徐达打仗在行,但内政上完全就是抓瞎。

于是。

连日上奏应天府,请求朝廷支援。

山西的问题日益糜烂,让满朝文武很是忧心。

可今日的朱元璋,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就在大臣们商议不休的时候。

朱元璋突然开口道:“巡按使陈瑛……现在何处?”

此话一出。

大殿忽的一阵安静。

众人一听这个名字……纷纷陷入一阵沉思。

想了半天……

也没想到这个陈瑛是何许人也。

巡按使的全称是巡按御史,巡按非固定职官,由朝廷临时委派的御史担任。

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

品级大多不高,一般为七品。

正常来说。

这种芝麻绿豆一样的小官,是不可能拿到朝堂之上议论的。

就好比一盆意大利面,突然拌进一把42号混凝土。

完全不搭啊……

朱元璋却突然提起,让群臣有些摸不着头脑。

过了良久……

还是吏部尚书李廷桂站了出来,回禀道。

“回陛下,臣记得这陈瑛。”

吏部尚书掌人事,掌官员升迁,因此李廷桂对这个名字稍有点印象。

朱元璋所说的陈瑛。

三年前以人才贡入太学,而后当了御史。

这资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普普通通一官员。

可现在……朱元璋突然提起了陈瑛……

大臣们几个面面相觑,脸色茫然。

李廷桂立即道:“陈瑛擢御史之后,一直在山东一带,不知陛下为何突然提起此人?”

说着话,他一边观察朱元璋的脸色。

却发现……陛下竟是心情很好的样子。

不由得暗暗嘀咕。

莫非……这陈瑛竟有什么特殊之处不成?

嗯,下朝之后重点关注一下。

朱元璋这时开口道:“朕昨日见陈瑛所奏,说近日有祥瑞降世……请献于朝廷。”

“恰逢皇后大病初愈,民间又有祥瑞出世,朕心甚慰啊……”

“朕看那陈瑛不错,责令他火速回京,还有……带上那祥瑞。”

祥瑞……

听这两个字,大臣们傻眼了。

什么玩意?

是不是听错了……

以前也不是没有大臣提起祥瑞,可朱元璋都是一副嗤之以鼻的样子。

久而久之……

也就少有人再提了。

此刻提起来,怎么想都觉得有些违和。

随后,众人又突然想起,好像近来马皇后身体不好,原来是康复了。

若是如此……陛下突然提及祥瑞,也能解释得通了。

讨个吉利……也属正常。

这也难怪这个时候,陛下会想到那陈瑛了。

…………

三日后。

山东。

济南府。

一处简陋宅邸之中。

陈瑛跪在地上,满脸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宣旨太监。

他的脑袋还晕晕的……

不太敢相信眼前这一切。

“陛下……要召我入朝?”

“看中了我的祥瑞?”、

啪!

他抬手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有点疼……

不是在做梦?

这几年他每年都上奏朝廷,基本都是石沉大海。

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了。

万万没想到,居然真的给他等到了。

一时间,陈瑛激动难耐。

“陈御史,还不接旨?”

宣旨太监看着跪在地上发愣的陈瑛,顿时皱眉提醒。

陈瑛如梦方醒,连忙起身接旨。

接过圣旨的时候,衣袖微微一动。

那太监便发现自己手里突然多了几块碎银。

顿时眉开眼笑。

“哎呀呀~~小人只不过跑腿罢了,陈大人太客气啦……”

嘴上说着客气,手里瞬间将碎银隐入衣袖。

“陈大人此次被陛下看重,入朝之后必将青云直上,贵不可言呐……”

陈瑛被太监恭维的喜不自胜,自矜的点点头,心中却在狂笑着。

“我,陈瑛,要发达了!”

…………

【Ps:求鲜花!求评价!求收藏!求数据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