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朱棣:你长得像我爹就算了,还要祭拜我爷爷?

换源:

  月色已浓。

麟德殿内一片寂静。

朱棣与朱啸隔桌对视,

皆是默然不语。

一旁的常遇冬和常茂,

完全不明白两人对话中所蕴含的深意。

却也能看出气氛有些凝重。

于是同样闭口不言,

等待着各自国家的皇子殿下继续开口。

朱啸嘴角一直衔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之所以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暗示朱棣,

大夏之行,你非去不可!

其中自然是因为朱焱的缘故。

作为朱焱的长子,

他已经不记得多少次在自己父皇口中,

听到他提及这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嫡亲血脉。

自然也知道朱焱对自己四弟,

大明皇帝朱元璋的思念有多么浓厚!

也知道他有多想和这些大明的嫡亲血脉们见上一见!

可,朱焱身为一名皇帝!

而且是一个统治着世间最强帝国的皇帝!

有些事情,并不是他想做就立即能去做的!

大夏帝国是由朱焱带领着中原逃难过去的一千余百姓创立!

在那些被统治的大夏百姓们看来,

他们始终属于外族。

虽然大夏帝国表面上风平浪静,

可毕竟立国不久,

在那平静的水面之下,自然仍有些暗流涌动。

想要维持住稳定的局势!

朱焱现在还必须要坐镇在大夏中枢!

震慑住那些宵小之辈!

或者等那些宵小之辈按耐不住自己主动跳出水面!

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这样,才能保证大夏国泰民安!

所以,

朱啸在知道自家父皇目前还无法抽身前来大明的情况下,

便想到让这些大明嫡亲自己过去相见。

也算能解一解父皇的相思之苦!

而在这些嫡亲血脉中,朱焱最想见的,

除了亲弟弟朱重八之外,

也就属太子朱标和这位燕王殿下为最!

在朱啸心目中,

自家父皇朱焱简直是如神一般的存在,

不仅创造出那么许多神奇的科技产物。

还能预知到大明这边这些嫡亲们的未来走向!

以前朱焱就不止一次对自己和二弟朱远说起过。

“啸儿,远儿,你们那个堂弟朱棣可不是一般人!”

“若是按照大明原本的走向的话!”

“他将来可是会登基称帝的!”

“登基之后,五征塞外,重创蛮夷。”

“修筑永乐大典,收纳华夏数千年文化于一册!”

“励精图治,一手缔造出永乐盛世!”

“其文治武功,说是远迈汉唐也不为过!”

“为父,还真想见见这个未来的永乐大帝啊!”

所以,朱啸现在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你大明不是派人在大夏调查吗?

我还就告诉你,你燕王朱棣自己不去!

大明就永远查不到什么确切的消息!

这样一来,燕王殿下,你就不得不去了吧?

虽然这话有些诓骗的成分在内,

自家父皇朱重六的名头,

在大夏帝国虽然知道的人少,

但也并非是完全没有,

若是李文忠歪打正着,

寻到了那些曾经跟随父皇打天下的原班人马,

或许还真有可能得到大夏当朝皇帝就是朱重六的消息!

更何况,

自己这位堂弟燕王朱棣,

可是最先发现自己的长相,

和大明皇室中的几个皇子极为相似的!

他早晚会在抽丝剥茧中得出自己的身份,

再顺藤摸瓜得知父皇确实就是朱重六的结果!

所以,

索性跳过这些复杂的调查吧!

你燕王朱棣直接过去和大夏皇帝见上一面!

什么废话都省去了!

麟德殿内沉寂良久,

朱棣一直面无表情的注视着朱啸。

心中思绪纷飞。

他已经想明白了朱啸的暗示!

也清楚,自己这趟大夏之行。

恐怕是不得不为之了!

所以,朱棣点了点头。

“淳于副使的提议,本王认为很有道理!”

“但兹事体大,本王还需慎重考虑一番。”

“再给淳于副使答复!”

果然不出所料!

朱啸满意的点点头。

“如此甚好,下臣就先代表大夏帝国。”

“提前欢迎燕王殿下的造访了!”

燕王朱棣微微颔首。

他其实已经不用考虑了,

只是还要和朱元璋请示商量一下,

所以才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已!

这个话题谈及与此,也算告一段落!

麟德殿内继续觥筹交错。

其间,朱棣和常茂也没有忘记这次宴请大夏使节的主要任务。

还是打探那些大夏军队那些黑科技的真实性。

但可惜,大夏使节对这一话题好像讳莫如深。

那大夏副使就一句:

“燕王殿下何不自己去大夏看看?”

“到时,眼见为实,耳听终究为虚嘛!”

这一句话就把朱棣和常茂给堵了回去。

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暂且不再打探。

倒是副使淳于啸说出了自己这次出使大明的其他目的。

“请问燕王殿下,凤阳县,在大明何处?”

朱棣微微一愣。

凤阳县在大明版图内算是很不起眼了。

还是随着凤阳出了个大明皇帝之后,

才有了极大的知名度。

可这大夏副使,他为什么突然问起?

想到这里,朱棣直接问了出来。

朱啸却是镇定回应:

“早听闻,洪武皇帝起于微末之间,却能一手创立出惶惶大明!”

“下臣心中敬仰,便想到真龙兴起之地瞻仰一番。”

“还望燕王殿下,能满足下臣这一小小的请求!”

这话条理清晰,

我就是想去看看,啥样的地方,才能出这么牛逼的人物。

所以,也容不得朱棣拒绝,告知了朱啸凤阳县的具体位置。

朱啸在得知凤阳离应天距离不远之后,

便直接提出明早便启程前去。

朱棣没有阻拦,但这大夏副使的下一句话,

却再次令他满脸呆滞。

“燕王殿下,敢问淳皇帝和淳皇后的陵寝,又在凤阳何处?”

淳皇帝便是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淳皇后则是母亲陈氏。

是朱元璋在开创大明之后,对其父母的追封。

也就是燕王朱棣的爷爷奶奶。

所以,这和一个大夏使节有半毛钱关系?

想到这里,朱棣心中愈发困惑!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