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个太子妃,足以改变整部大明史!

换源:

  凉亭内,朱标久久不语。

心中悲凉。

突然得知太子妃可能会难产而死。

怎能不令他感到惶然。

如今常氏已经怀孕数月,

连打胎都不能打!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一天天的走向死亡!

想到这里,朱标心中愈发苦涩。

一股绝望的情绪由然而生。

两人青梅竹马,恩爱有加。

大婚之后,最开始两人应该是没找到窍门。

所以太子妃常氏三年未孕。·

后来,可能是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继皇长孙朱雄英出世之后,

常氏几年内又接连诞下了两个公主。

现在,又已经怀胎数月,即将临盆。

但这次,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了!

朱标驻足沉默良久,苦苦思索着救治妻子的办法!

却一直毫无办法。

好似灵光一现!

朱标忽然想到,

那大夏帝国军队有那么许多闻所未闻的先进科技。

不知道大夏在医科方面,

是否也有能令人起死回生般的奇迹?

想到这里,朱标精神一震!

打定主意改天一定要去找找那大夏使节团!

或许,太子妃常氏,

在大明历史上可能并不是十分起眼。

但,却是至关重要!

如果常氏没有因难产大出血而死。

整个大明的历史都将被彻底改写。

首先,

皇长孙朱雄英不会失去生母庇护!

有常氏的庇护,

吕氏也就没有任何可乘之机!

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侧妃,

翻不起一点浪花!

也就不能对皇长孙朱雄英那般苛待,

每天催着逼着让一个八岁的孩子背诵四书五经!

最终导致一个八岁的孩子因心力枯竭而早夭!

如果朱雄英不死,

本来还能多活些年的马皇后,

也就不会因为悲伤过度,郁气攻心提前过世!

马皇后不死,朱元璋的凛冽杀意始终会被这道剑鞘包裹。

无法彻底展露!

不知能让朱元璋少造多少杀孽.

如果朱雄英不死。

朱允炆也就不会得到登基称帝的机会。

要不是朱允炆削藩的手段实在过于脑残和卑劣。

朱棣也不会破釜沉舟,发动靖难。

导致大明时隔二十余年,

便又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诚然,

永乐大帝的功绩足以弥补这次靖难造成的生灵涂炭。

但若是朱雄英不死,

朱棣的靖难之役绝不可能发生!

那些死于战火之中的无辜百姓便能得以幸免。

朱雄英不早夭,

即使太子朱标仍旧身死,

皇位还是会顺位到朱雄英的身上。

朱元璋也就不需要为了给朱允炆除去隐患,

从而大肆屠杀淮西勋贵!

因为朱雄英成长起来,

到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身死时,

已经有十八岁。

必然已经被整个淮西勋贵集团所接受,所推崇。

有淮西勋贵这帮子开国猛将在,

朱棣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北平,

就算朱雄英也要削藩,

他也不敢有任何反抗!

实在是干不过啊....

况且,朱雄英就算要削藩,

也不会像朱允炆那样急不可耐,完全不计后果。

所以说,历史的进程是如此的按部就班!

牵一线而动全身!

绝不会有什么一蹴而就。

往往一些史书罕见的大事记。

都起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前因而已!

......

太和殿。

听完朱棣的汇报,

朱元璋久久不语。

心中思绪纷飞。

“按棣儿你的猜测。”

“那个自称淳于啸的大夏副使。”

“实则是咱的侄儿?”

说话间,朱元璋抬起头,眼神中隐有期盼神色!

朱棣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父皇,我怀疑他就是二伯家的子嗣,叫朱啸!”

“要不是这样,外人怎么可能想到要去咱们朱家的祖陵祭拜!”

“外人怎么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要去咱们老家凤阳看看?”

朱元璋没有直接认同朱棣的猜测,

站起身,背负着双手沉思片刻。

太和殿内并不只有朱元璋和朱棣在,

还有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六部尚书等文臣集团。

以及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宋国公冯胜等武将勋贵在场。

他们都是在朱棣来之前,

便已会聚在太和殿内,

与朱元璋商议西北边境如何布防之事。

毕竟之前他便已经说过,

绝不会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大夏皇帝就是自己二哥朱重六身上!

如今龙啸军在西北方虎视眈眈,

他必然要早做准备!

朱元璋绝对不是坐以待毙之人。

在他看来,只要外界出现一点危机涌现的苗头。

他便已经开始筹备抵御或者遏制这缕苗头的计划!

在场众人也将燕王朱棣的猜测全都听在了耳中。

魏国公徐达紧锁着眉头说道:

“陛下,臣也觉得燕王殿下的猜测很有道理!”

“先不说那大夏副使到底是不是叫朱啸。”

“就说他说的那些话语便是漏洞百出!”

“他说他的父亲只是个身无官职的庄园主。“

“一个庄园主之子怎么可能被委以出使我大明的重任?”

徐达话音刚落,

信国公汤和也站了出来:

“大哥,我也觉得有道理!”

“今日在金銮殿上,那大夏副使居然能轻易令正使常遇冬改变计划!”

“若说他只是个副使,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影响正使的决定?”

众人纷纷开口猜测,

推断的结果指向,

燕王朱棣的猜测有八成把握是真的!

那个大夏副使淳于啸,或者叫朱啸。

八成就是朱元璋的亲侄子!

而将这些话语全都听在耳里的朱元璋。

心里也越来越激动。

忍不住在脑海中开始回忆那个年轻副使的长相。

越想越觉得,和自己二哥朱重六当年简直一模一样!

恍惚间,他感觉眼眶隐有温热之意!

很是自然的转过身,

不让在场众人看到他的泪光!

但,朱元璋驻足眺望的方向。

正是紫禁城之外的使臣馆驿。

目光仿佛穿透了浓厚的夜色与一切的阻隔。

看见了那个年轻人正在馆驿之中安睡的模样。

血脉联系的纽带,让这位铁血帝王很是触动!

太好了!

太好了!

若他真的是咱的侄儿!

那找到咱二哥不就是易如反掌了吗?

不管二哥是不是大夏皇帝!

也不管那个大夏皇帝到底是在谋划些什么!

咱,只是想和失散二十余年的亲人见上一见而已!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跳都不禁加快了许多!

仿佛,已经预见到了和自己二哥朱重六久别重逢的感人场面!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