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你那粮食运了几车了?”这几日,燕王朱棣一直都呆在秦地,就是为了看护运送的粮食。
眼见着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所以秦王朱樉便走过来,问了他一番。
“二哥,足足运了八千车了,还差上千车,有了这些粮食,燕地的百姓,因该能够渡过这次旱灾了。”
望着这些从燕地调来的士兵,正干劲十足地拉着粮食回去,燕王朱棣脸上也不经多了些笑容。
“要是没有二哥你啊,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了,这父皇给我凑集的粮食,现在都还在半道上呢。”
自从燕地发生旱灾之后,燕王朱棣就第一时间写信给了老朱,请求朝廷的援助,但因为路途遥远的原因,又加上现在整个大明,各个地方都不好过,所以凑集的粮食,一时间迟迟运补过来。
“四弟啊,你这小子,就是有难的时候才想着你老哥我啊!”看着自己这四弟,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秦王朱樉不经说了他一句。
“哎呀,二哥,你就别这样说了,这次你冒出着风险给我们燕地送粮食,咱燕地的百姓,以后可都记着你的好呢。”
“哈哈,老四,你尽给你二哥带高帽子。”
“哈哈......”
说着两人哈哈一笑。
过了一会儿之后,燕王朱棣才主动对秦王道:“说实话,不开玩笑的,二哥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你要让四弟怎么报答你,你尽管说,四弟绝对倾力而为。”
“真的,老四?这可不像你的性格。”
“二哥,真的,这才咱们燕地遭受如此大难,若没有你的援助,这燕王都不知道还当不当得下去,父皇多半会那鞭子抽我,所以,二哥,你这份大忙,我可真是记住了,二哥,你需要啥,尽管说。”
听着老四这么说,秦王朱樉也不介意了,于是道:“事情倒是有,也不过也不算大事,就是等到燕地安定下来之后,这主攻北元王庭时,你得把燕地给我条道出来,我这养兵这么久了,早就想去磕一磕这北元的骑兵了。”
“啊,二哥,你也对北元王庭心痒痒了啊,这好办,到时你给我说一声就行了,要打北元,怎么也得叫上我才行,到时候,我给你当先锋,我们一起替父皇完成这千秋伟业。”
“那就行!”听了燕王朱棣这话,秦王朱樉点了点头。
不过,就在两人都为此约定而高兴时,燕王朱棣的眉头却又不经皱了下来,秦王朱樉看出了他的担忧。
“四弟,你是不是担心你扛不住这场瘟疫啊?”
“二哥,是啊,说实话,虽然有了你的粮仓支援,但是面对这瘟疫,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二哥你也是知道的,能不能战胜这瘟疫,完全就是看天命。”
说着,朱棣的脸上,又不经多了几分愁容,在古代,真的,一场大瘟疫,严重一点,完全就可以摧毁一个国家。
在这个医疗不发达的时代,染了问题基本上只能等死,人们在瘟疫面前,只能听天由命。可以说,这次燕地面临的瘟疫,如果能够抗过去,那至少也得少一半人口。
少一半人口,什么概念?
这在古代,简直就是灭城之灾。
所以说,遭受这样的灾难,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扛不住的。
虽然说在得知了燕地出现瘟疫之后,老朱在第一时间,就派人前往了北地,但这些大明的医士,确实没有能力对抗瘟疫,去了再多的人,也基本上是无异于事,所以,当看清了这一点之后,燕王朱棣才会如此愁。
“哈哈,四弟啊,燕弟有你这样的潘王,也是百姓的幸事,你不要担心,你面对的这瘟疫,我或许有办法可以帮你。”
听了秦王朱樉的话,燕王朱棣顿时便来了劲儿。
“二哥,你真有办法?”
“半法倒是有,但不一定成功,不过我会尽力试一试。”
“太好了,二哥,你要是有能力对抗这瘟疫,那你这功绩,都可以封神了!”
“别那么夸赞,我也只是试一试,毕竟这瘟疫很厉害,要想解决它,难度不小。”
望着远处的粮仓,秦王朱樉思索了一番后回答。
对于自己二哥这句话,燕王朱棣也不敢评价什么,确实这瘟疫又不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哪里有那么容易。
不过,既然自己这二哥说了,那他相信,自己这二哥因该有实力的,不然也不会轻易向他说这件事情。
现在,在燕王朱棣的眼里,他对二哥秦王,真的是除了敬佩还是敬佩,以前在京都的时候,几个皇子之中,他是最听二哥的话的,现在到了各自的封地,两人虽然见面的机会很少了,但是作为二哥的分量,却一直在他的心中。
“按照秦地现在的经济实力,我觉得对于这事,在二哥手里,因该不是什么难事,真的,二哥,要是父皇亲自来看一看你在秦地治理的功绩,父皇多半会被你这折服的,二哥,你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二哥,以前你这秦地,简直就是贫瘠之地,别说存粮食了,就连百姓自己的生活都存在问题,但自从二个你就潘之后,这秦地,简直就发生天翻地覆一般的变化,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竟然打造了比江南还好的风景,这就算圣人,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做到。”
望着眼前的场景,这燕王朱棣又是对自己这二哥一番吹嘘,看着他,秦王朱樉都觉得这还是不是自己当初认识的那个四弟。
不过,对此,他到已经习惯了,毕竟也确实,虽然对他来说,这些事情就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在这个环境下,要知道,很多地方连饭都吃不上了,而他秦地的百姓,家里的粮食,都是一仓一仓的放,这样一对比,他秦王在众人的眼中,不就成了如圣人一般的人了吗?
想着,朱樉也只是摇了摇头。
解决大明百姓的温饱,这只是大计划化中的一小步,真正的目标,远比想象中的要难得的多。
那个关于海上大明的梦,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而现在,他只是将秦地变得富饶了而已,整个大明的百姓,却还没有富裕起来,所以,他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而且,除此之外,发展经济,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如今刚老朱刚建立大明,一切都还按照旧有的规矩办事,想要改变自己父皇的思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在此之前,唯有展现出秦地真正的实力,这才能让人信服,而这,也是秦王朱樉在面对锦衣卫时,就算他们是自己父皇派来的,也不让一点步的原因。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秦王朱樉也没有多想,而是转身问了一旁的刘主薄,对他道:“刘主薄,你今日不是说有客人来访吗?走,咱们去见一见。”
正瞅着看士兵运粮也无趣的燕王,也跟着朱樉出了秦王府,然后两人骑着马,穿过这秦王城热闹的街道,然后直奔北城去。
两人站在北城门上,远远地就看见栈道上扬起了一阵阵的会尘,看样子,来的人因该不少。
望着远处,朱樉把刘主薄给招了过来。
“回禀秦王,这前方来的人,正是晋王殿下。”
“晋王朱棡?三哥?”听这这话,燕王顿时破敢惊讶,自己这三哥来找二哥做什么,三哥的封地,到二哥的封地,这距离可不远。
“是三弟吗?”听了刘主薄的话,朱樉不由地望向了远处,看着这扬起的滚滚灰尘,还有着架势,确实是有些像三弟的作风,只是,他来找我作什么?
三弟作为晋王,坐拥晋地,父皇很多的大军,都在哪里训练,可以说,整个晋地,都是一个巨大的练兵场。
而且,三弟的手下,可有不少的大将,这些大将,都是跟随父皇打天下的。
从这些,足以看出自己这个三弟的军事能力,十分突出,不然父皇也不敢将整个大明最主要的军队,安插在哪里,还让他训练。
这是朱樉对于自己这个三弟的一些印象,虽然作为穿越者的他,并没有见过晋王朱棡,但凭借着脑海里的一些印象,也知晓一些。
正想着时,就见远处那一队人马,很快就到达了城门下。
于是在刘主薄的随同下,燕王朱棣也跟着自己的二哥前去迎接自己的三哥。
刚开城门,就见一人从对面的人群中冲了出来,马蹄轰鸣,如地雷一般炸响,只是抬头一看,便见着天上一马急踏而来。
来的人,身穿铠甲,威武雄风,一看,正是晋王朱棡。
一下马,晋王朱棡就迎了上来,热情道:“二哥啊,好久不见啊,没想到上次一别,竟然已经快两年了,还记得在京都的时候,你小子老是被父皇奏呢。”
说着,又望了一抬头望了一眼如今的秦王城,不禁夸赞一番,“二哥,这秦地,可真今非昔比啊,你可真有本事,把父皇爹交给的潘地,治理得这么好。”
晋王朱棡本就是习武之人,说起话来也是粗声粗气的,这一巴掌拍在朱樉的身上,要不是他底子好,可能还真受不住。
“哈哈,三弟啊,这几载不见,你倒是武艺也增长了不少嘛,以前打架,你可是干不过我的。”
两人相互吹捧一番,兄弟之间见面,说些玩笑话,一时间感情也增加不少。
而就两人相谈时,这晋王朱棡也看见了一旁的四弟燕王朱棣,一时间竟然也是颇为惊讶,惊叹道:“四弟,你怎么来找二哥了?”
望着自己的三哥,燕王朱棣只是无奈笑了笑,“这不是也想二哥了,就来秦地看一看嘛。”
“哈哈,也是,咱们兄弟之间,联络一下感情,这确实是好事。”说着,晋王朱棡就又伸手拍在了燕王朱棣的肩膀上,三人就这样排在一起,缓缓走进了城内。
一见到城内的景象,这时晋王才猛然一惊,整个人都愣在原地,一时间就连因习武而身强体壮的他,竟然也不由地一时间走不动了路。
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他惊叹到了,要不是看着自己身旁的秦王,他还真以为自己又回到了京都了。
不,准确的说,就连京都的繁华,也不一定比的上这秦王的城的繁华。
这是晋王朱棡心里的实话,从小到大,以前生在的京都的他,都觉得京都是整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了,但没有想到,如今到了自己这话二哥这里,这才叫开了眼界。
久久地望着这秦王城内的景象,一时间朱棡都没有换过神来,要是比燕王朱棣小心提醒他,他还真以为自己在做梦一般。
“二哥,你到底是长了什么本事啊,这秦地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的,现在,都快变成了第二个京都了。”
晋王朱棡这句话,朱樉已经听到第二遍了,第一遍,就上他旁边的燕王朱棣说的。
对此,作为他们的二哥,朱樉也是微微笑了一下,平静道:“这三弟就太夸大我了,父皇的京都,我们哪里能与之攀比,不然,父皇不得拿着鞭子追着我们抽十条街才怪呢。”
这句话一说完,顿时就引得是三人哈哈大笑。
确实,当他们几人小时候做错了事,那在大学士内,可不是被老朱拿着棒子追着满屋子跑,最后辛亏是娘亲马皇后出手,才将他们从老朱的棒子下面救出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