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父子之谈

换源:

  京都城内,自从上次派遣了刘基去调查秦王动用税赋一事之后,老朱便一直不放心。

当户部在朝堂之上,将这动用税赋的事情给查到了秦王的头上时,老朱的心里便一直憋着一股气。

虽然他也觉得不可思议,但一想到自家这老二在京都时那番表现,斗鸡纵马,街上逞风流,这些顽固的事情,朱樉是一件都没有少干。

但即使这样,在京城,有自家这妹子守着他,这小子也确实没有赶出什么太大的坏事。

可是,这一出了京都,老朱是很清楚朱樉的性格的,在他的面前,朱樉都还能勉强听马皇后的话,更是被标儿给管着。

但一出了京城之后,那可就没人拦着这兔崽子了。

想着秦王真有可能动了这大明的税赋,老朱就气的头疼。虽然马皇后宽慰他,说樉儿虽然胆子大了些,也有在京城干了一些坏事,但樉儿毕竟是她教导出来的,大小时应该是分的清楚的。

而且,在出京的时候,老大朱标还特地与他交谈过一番,想必秦王到了秦地之后,在那样的地方,他也只会对那些叛贼下手而已,不会敢这么违反大明法律的,更不可能用这些银两,企图造反。

对于秦王,老朱确实相信他是不敢造反的,毕竟,他老子还在,还管着这个天下,就算他再怎么乱来,自家的小崽子,他老朱还是镇的住的。而秦王这小子,老朱也很清楚,他的脾气虽然暴躁了一些,但在他的面前,他也得乖乖听话,这贪污国库税赋,可是诛连九诛的事情,量他,也没这个胆子。

只是,现在经过户部的确认,这缺少的一半的国库税银,确实是与秦王有关的。

这小子,难道真的起了异心?

老朱想着,颇为头痛。

他虽然觉得马皇后说的有道理,秦王朱樉不会干出这么错的事情,但现在,在刘基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他实在睡不着觉,每天看文书,都会第一时间看一下,有没有关于秦地的消息传来。

无奈之下,老朱坐在案牍前,将手中的折子放下了下来。

朱标在身旁,替他批阅剩下的折子。

望着朱标府身批阅折子,十分认真,就像一个国君一般,这令老朱心里不禁多了一份欣喜。

在他的眼中,这标儿是几个皇子中,最出色的了。

朱标不仅文武双全,更是深得淮西子弟的支持,在淮西军中,有着十足的威望,可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没有比朱标更适合治国的人。

而其他的几个皇子,虽然也有各有特色,但把他们放在太子这个位置上,老朱觉得他们都没有朱标有能力。

其中,老儿朱樉就不用说了,老二朱樉在几个皇子中,算是调皮的了,而且性子比较急,不够稳重,小时候追着别人家子弟打的事情,现在老朱都还历历在目,一想到这,老朱就觉得让他执掌国家,那就算他百年之后,也不会放心的。

可以说,几个皇子中,若说最担心的人,就是朱樉了。想着朱樉,老朱总是得对自己这个老二多留一个心思。

没办法,确实是秦王朱樉小时候的事迹,实在太多了。

而其余的几个皇子,皆是中规中矩。

老三晋王朱棡稳重,武术修为偏高,是个带兵打仗的能手,让他守彼疆土,他是十分放心的,只不过,他与朱标相比,却少了些文人的儒雅,少了些学识,这是老朱对晋王的看法。

而老四燕王朱棣,虽然文武也全,但燕王这小子,总给人感觉一种大器的感觉,可以说,若是不是他特意培养老大朱标,而是培养他老四,老四的本事,将来绝不比朱标小,只是,太子只有一个,而且还是老大,这太子之位,他老四自然也是没有机会的,为此老朱到是希望他在燕地,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潘王,为大明抵御边关来犯之地,这样,也算是为他老朱家的天下,立下一份汗马功劳了。可以说,在老朱心中,若是老四朱棣比老大朱标早先出身,那这太子,说不定还是他。

而最后,作为几个皇子中,最小的老五,老朱虽然在他的身上,对他并没有寄予太子的希望,但是相反,这老五朱橚倒是最令老朱放心的,从小到大,这老五的性格都比较安静,不争不抢,只是喜欢医术和一些草木,倒像是一个平淡之人。

所以,总得来说,这五个孩子中,老朱最喜欢的是老大朱标,最令他生气的则是老二朱樉,小时候在大学士里,这两人完全是一个正例子和反例子。

每当教书先生来向他告状,他都知道多半就是老二这个兔崽子惹祸了。

以前,有自己看着,都这么不消停,现在,这小崽子到了秦地,倒是彻底放飞了,现在可没有人管的住他了。

想着,老朱又看了一眼身旁的朱标,“标儿,你觉得老二真的动了国库的税赋吗?”

听着这话,正在执笔批阅折子的朱标,也是一愣。

作为大哥的朱标,虽然贵为太子,但其实在私地下,确实和这几个兄弟都走得挺近的,甚至很多时候,他们犯了事情,都是他为在老朱面前求情。

可以说,朱标在几人心中,觉对算的上是一个好大哥。

所以,当听见老朱说这件事时,朱标是有些担心老二朱樉的。

在担心之时,一时间竟然误以为老朱要对秦王动手,于是急忙跪拜在了地上,为朱樉说好话。

看着朱标跪在了地上,老朱一时间有些意外的看着,“标儿,你这是做啥?”

“父皇,孩儿相信二弟是绝不会公然违抗大明律法,动用国库税赋的,还请父皇在没有查清之前,千万不要给二弟顶罪,二弟去秦地就潘,本就路途遥远,而秦地,更是关中重地,二弟守关已经不容易,若是父皇在没有查清之前,就给二弟定了罪,那对二弟是十分不公的。”

朱标叩首,一便为秦王求着情。

现在,整个朝堂之上,都几乎认为这大名税赋莫名少了一半,就是朱樉动的,所以,一些老臣接连上了好多奏折,誓要拿朱樉试威。

今天,单单是上奏弹劾他的奏章,朱标就已经看见了几个了。

朱标有些担心在这样的上奏之下,一下激怒了父皇,那真有可能就给朱樉定了一个罪名。

作为大哥的朱标,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二哥带着枷锁,被回京都的。

所以,当听老朱问了这话之后,一时间就想到为秦王求情。

朱标对自己这几个兄弟的情义,这是被老朱看在眼里的,所以,听了这话之后,老朱也是笑了笑道:“标儿,咱家清楚,虽然现在朝中的但臣都觉得与他脱不了干系,但我还是相信他的成分多一些的,在锦衣卫和刘基没有调查出真正原因之前,我不会轻易对他定罪的。”

说完,伸手拍在了朱标的肩膀上,重重地叹了一口后,又继续道:“标儿,作为太子,我知道你仁善,可是有一点你也得知道,有些东西,是底线,是触碰不得的,就比如说这大明的法律,无论是谁,都不能触碰,否则,我朱家的威严将无以存在,这些事情,我希望你能明白。”

听着老朱的话,朱标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没有说话。

他知道,父皇的话,说的一点也没有错,这是底线,也是大明的国威,无论是谁,只要敢将国库税赋据为己有,那都是不可饶恕的,否则,大明将难以存在。

而现在,望着父皇那平静的神情,他也不敢继续多说什么,只是在心里期望着,希望自己这二弟,真的没有动这税赋,否则,就连作为太子的自己,也很难保得住他。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