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咸阳“纸贵”

换源:

  当售卖的价格最便宜千字文一书只卖5钱,在读书识字难得的大秦,可谓是非常的便宜了。

对比现在的书籍,大部分也是手抄的方式保留在其他的贵族手里,每一本的成本都是很高的,流传出去的极少,所以现在读书识字的老百姓极少。

他们什么也不懂,都是靠严苛的律法来约束管理。

所以,藏书楼开张的第一日,尉缭让人当书店把5钱一本书的口号打响了出去。

在人流量非常大的咸阳城闹市,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怎么可能,真以为5钱就能买一本书了?怕是请人抄撰的钱都不够吧。”

“呵呵,可不是吗,应当是骗人的,真以为什么人都能出书啊。”

“我倒要看看5钱一书究竟是什么。要是狗屁不通,看我不拿回去当厕筹!”

虽然是不屑,但很多人也被调动了好奇。

其中不乏一部分民众,5个铜钱一本书书对于他们而言,当然也是能够买得起。他们谁不想自己的后代日后能够读书识字,光宗耀祖。

即使只能认识几个字,对于每个人都是收益终生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抱着看热闹的一部分认字的人,当翻到了书店里摆放的小书第一页,不禁顺口读了出来,慢慢的很多人都是脸色惊奇。

“不是竹简,也不是布帛,如此轻薄的一页,竟能清晰记载许多字,那究竟是什么制成?”

“太不可思议了,太神奇了。”

原本以为不屑一顾,然而里面的内容简单易懂,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毕竟那可是是南北朝时期发表出来的千字文啊。

对于现在没什么启蒙文章的大秦来说,算得上极好的一本书了。

“别只顾着千字文,另一本是秦律,它可是记载大秦的律法,要是熟读它,当一个小吏也是绰绰有余。”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1秦律。

当翻看秦律后,他们没想到记载了大秦所有的律法。

最主要的是它的价格,一本只要10钱。

于是,咸阳城闹市的那一家藏书楼彻底是火了。

5钱一本的千字文,10钱一本的秦律,摆卖在柜子里的两本书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甚至是整条街几乎都显得那么冷清,许多人聚集在书店前,无数人抢着购买。

有甚者,不在乎几十文钱的价格,直接一口气购买几十本,仿佛要搬光藏书楼的书库。

然而他们发现,书籍源源不断从后面搬了出来,存货很是充分,根本不能动摇分毫。

白纸轻盈,根本不占什么地方。

“前面究竟是怎么回事?”

刚结束朝会,看到街上的百姓簇拥向前。淳于越和叔孙通两人抱着好奇的心态,跟着人流来到了刚开张的藏书楼。

接着,他们看到了摆在里面的书籍,报价只有5钱,不知是什么做成,材质竟堪比布帛。

当然,对于价格淳于越也是非常的意外。

淳于越出于好奇出钱购买下了两本书,然后当翻阅了第一页,不由心里暗赞了一声。

“天玄地黄,宇宙洪荒……”四字一句,朗朗上口,淳于越发现诗句的意境并不算优美。

但是千字文里面的内容简单易懂,稚童看着也能朗朗上口,对于孩童的启蒙有着巨大的裨益。

读到了一大半后,他突然骇然的瞪大双眼,“怎么可能,整片文章,一千字,竟然没有一字是重复的。”

“唔,不会吧。”叔孙通不信地拿来千字文往下翻看,确实如同淳于越所言。

“不愧是千字文,利用朗朗上口的朗诵,它让孩童更容易熟悉字体。”叔孙通感慨道。

“对于启蒙来说,价值不可估量。”淳于越点评道。

如此文章,都是他们闻所未闻。

“也不知是何人所著,必是文采斐然。”主要的是价格便宜,一旦大量流传出去,岂不是会很快让华夏的大多人能够读书识字?

而且,书里的字体,每一个都很方正整齐,显然抄撰者非常认真。

卖得如此便宜,用得材质堪比布帛,究竟是怎么办到?

至于那本秦律,他们也都是顺势买了一本。翻看了后,淳于越惋惜地摇头:“原来是法家李斯他们所编制的秦律,要是我们儒家的四书五经也能摆卖的那么便宜该多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