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了几炮后,或许是气消了,又或许是见火炮没有对顺天府城造成有效伤害。
李自成便带着大军撤走了。
朱慈烺也从城门楼里走了出来,顺便看了一眼火炮在城墙上造成的坑。
不大,也就脸盆大小,和七米宽的城墙比起来。
实在有些微不足道。
这时,一名传令兵喘着大气跑上城楼:
“太子爷,德胜门大捷。”
“伤亡如何?”朱慈烺问道。
传令兵说道:
“我军零死亡,仅有两人轻伤,一个射箭时拉伤了胳膊,一个扔滚木时扭到了腰。”
“歼敌892人,俘虏2212人,还有一些跳护城河逃走了,暂时无法统计。”
朱慈烺微微点头。
动作挺快。
广宁门这边还没清点完,德胜门那边都已经清点完并把消息传过来了。
不过看人数。
德胜门应该不是李自成的主攻方向。
人少,解决起来自然快。
没多久,李威也走了过来。
“伤亡统计完了?”朱慈烺问道。
李威点点头:
“我方零伤亡,歼敌1821人,俘虏3108人。不过我们这次逮到了一条大鱼。”
“什么大鱼?”
“李自成的侄子李过。”
朱慈烺随意得摆摆手:
“算不上大鱼,我还以为逮到李自成了呢。”
虽然李自成把李过当亲儿子养,但他并不认为李自成会为了李过放弃现在的大好形势。
而且就算他愿意,他手下的将士们也不会同意。
不过李过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可以从他那里了解到李自成大军的真实情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么。
“那你负责审问李过,看能不能从他嘴里问出有关李自成大军的消息。”
“对了,下面的尸体记得处理一下,现在天气开始热了,小心引起瘟疫。”
“还有俘虏,给他们开个诉苦大会,大家互相检举揭发,如果有欺男霸女、屠戮平民等恶劣行为的,直接拉出去砍了。剩下没问题的能治的就治一下吧,没伤的先押到牢房里,等击退李自成大军后再处理。”
虽然这些人是反叛军。
但朱慈烺对他们还是很宽容的。
毕竟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
只是因为小冰河时期,天灾人祸并起,吃不起饭才被迫揭竿而起,反抗暴政。
所以,只要不是穷凶极恶之人。
朱慈烺很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
况且等解决了李自成大军。
他肯定是要大规模发展农业、工业和基建的。
这些可都是丰富的劳动力。
虽然他能无限招募死士。
但死士贵啊!
招募一个就要100两纯金。
与其让死士干着廉价体力劳动暴殄天物,不如让他们担任各级管理和监督者。
毕竟死士对他绝对忠诚。
对他的命令和政策也能坚决执行。
作为各级管理者和监督者。
死士绝对公正廉洁、实事求是,能够有效得避免官僚主义压迫和形式主义盛行。
进而打破历史和朝代的周期律!
当然,朱慈烺的宽容只针对大明子民。
螨清野猪皮绝对不包括在内。
他可清楚记得历史上螨清野猪皮的所作所为。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济南之屠、川蜀大屠杀、嘉兴之屠、苏州之屠、赣州之屠……数不胜数!
屠戮了一百多年。
要知道。
明末崇祯年间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水旱蝗灾后,依然还有一点五亿人口。
而清初时期呢?
只剩七千万!
即使有一部分人口因天灾丧生,但大多数汉民都死在了螨清野猪皮的屠刀之下。
最可笑的是。
他们还将自己的肮脏事强加在张献忠头上。
清廷所著《明史》记载,张献忠入川期间,一共屠杀了六亿川蜀人。
没错,就是六亿!
话说明末清初全世界人口也不到十亿吧。
张献忠可真够厉害的。
以一己之力屠杀了全世界大半的人口。
当然,不论清廷如何诋毁。
川蜀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张献忠死后,川蜀人民德之,为他立庙于梓潼县北七曲山的风洞楼上。
几年香火不绝。
直到乾隆五年十月,庙方为清廷所毁。
若他真屠杀了这么多川蜀人民,川蜀人民自然不可能给一个有血海深仇的人立庙供奉。
除此之外。
为了宣扬自己的正统,诋毁明末昏庸无道。
螨清还编造了不少虚构的故事。
比如《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攻破顺天府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
仿佛明朝的灭亡,是朱家昏庸无道。
是崇祯守财奴,宁可将金银放在内帑生锈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拯救大明。
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问题。
一锭五百两,明清一两37.25克。
一锭就是18.625公斤。
没错。
李自成一共从大明内帑里搜出了银69万吨、金18万吨。
现代各国的黄金储备总量全加在一起也没大明内帑搜出来的黄金多!
又譬如清末辛丑条约总赔款9.8亿两。
看似很多,但其实也就3.6万吨,仅仅只是大明内帑搜出来的白银的二十分之一。
大明真要有这么富。
崇祯何必二十年如一日节衣缩食?何必衣服破了几个洞,缝缝补补继续穿?何必丢下脸面,死乞白赖找百官捐银?
是他不喜欢享受吗?还是他犯贱?
都不是!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所以,朱慈烺一直认为。
对于史书,需要做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辩证得去思考里面记载的内容。
而不是一味相信。
毕竟古人也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
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