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靖难的本质,就是文武之争!

换源:

  “尬黑!”

“大舅哥,你这可就是纯纯的尬黑了!”

朱楹连连摆手,赶紧止住徐辉祖的话头,生怕他再继续说下去。

“岳父大人,您是知道我的处境的。”

“所谓的教坊司,秦淮河,不过都是我用来遮人视线,保住自己身家性命的手段罢了啊……”

朱楹长叹一声。

脸上写满了哀愁与忧思。

就仿佛安王殿下是被人拿剑架在脖子上,逼着去喝花酒的一般……

话说回来。

自从朱楹穿越而来,确实是秦淮河和教坊司的常客。

风流之名,南京城皆知。

但是实际上。

朱楹和他的王妃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夫妻二人也确实共同度过巫山,共同享受过水乳交融时的奇妙感觉……

同时。

也一起为了人类族群的繁衍,和大明皇室开枝散叶付出过极大的努力!

妥妥的大明朝模范夫妻!

“呵……”

“但愿如此吧!”

徐辉祖淡淡开口。

朱楹一时间默然,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复又叹了口气。

他穿越的这近五年来。

起初,朱允炆对他的监视是极为严密的,尤其是在刚穿越那会,朱楹几乎很少与人说话。

所谓说多错多。

朱楹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话。

或者是他的言语被别人传了出去,最终到了朱允炆的耳朵里面。

毕竟。

朱楹不确定自己的穿越是否会对历史造成影响,若是不小心些,说不定他如今的境遇,就和已经被废掉的周王差不多了……

圈禁、幽闭,毫无尊严与自由可言。

由此种种。

朱楹便有意识的尽可能减少与徐家的接触,甚至对外营造出夫妻不和的传闻,与他风流潇洒的形象。

一切。

都只是为了报保命罢了……

“俺知道!”

忽然。

一只有力的大手出现在他肩头,并轻轻的拍了几下。

朱楹扭头看去,却是自己的岳父大人。

“朱允炆那小子自小就心机深沉。”

“俺理解你的难处……”

朱楹听后,瞬间心田中涌出一阵暖流。

自己这位岳父大人,到底还是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啊,能理解自己的难处。

“好了,不谈这些杂事了!”

“老大,你给俺说说如今这南京城防是怎样的?具体的军队规模和士卒战力又是如何?”

聊过家常之后。

徐达开始正襟危坐于地上,而徐辉祖闻言也收敛起脸上些许笑容,望着二人,轻声道:

“经过先前的灵璧大战,淮河水战等。”

“整个江浙一带,连同直隶地区和南京城内,有战阵经验的军队大部分都已经送上战场。”

“如今的南京城。”

“就只有刚刚征召的新兵,和从前线溃退下来的残兵败将留守,大概有数万之众,此外,还有数千宫中禁卫。”

“以上,就是南京城最后的守军了!”

四年靖难。

不仅仅是把黄河中下游给打空了,淮河下游以及江浙一带,也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尤其是在军队方面。

洪武朝巅峰时,大明有八十万战兵左右,如今,算上驻守西南西北的军队,估计也不过五十万左右。

也就是说。

经过靖难一场大战之后,大明朝的军事实力起码被削弱了三成以上!

所以。

如今江浙一带包括直隶地区和南京城。

就算是朱允炆再怎么刮地三尺,也绝对凑不齐十万有过厮杀经验的战兵了……

靖难之惨烈,可见一斑……

“哼!”

徐达冷哼一声。

“简直是败家子!”

“上位打下来的基业,都快被朱允炆这个不孝子给毁了!”

徐达心中怒火难以抑制。

这些战士在靖难之役中的士卒,大部分生前都曾经跟过徐达征伐北元。

甚至其中一些中层军官。

还是跟着徐达一起南征北战,打下大明朝偌大疆域的老兵!

而现在。

这些百战之士,却都这么憋屈的死在了内战之中!

这一切祸乱的根源。

就是这位见闻皇帝,朱允炆……!

“确实是败家子啊……”

朱楹在心中暗叹一声。

“如果单论对国家的破坏,恐怕朱允炆已经不亚于广神了!”

“他和文官集团的削藩,直接毁了老朱二三十年的经营成果,说一句不肖子孙,完全没有问题!”

朱楹暗暗低语。

如果不是前三十年,洪武大帝朱元璋把蒙古人已经打残,靖难之后,永乐大帝朱棣又是个马上君主。

恐怕。

大明朝未必还会有近二百余年的历史。

“靖难的本质。”

“除了中央和地方藩王之间的权力斗争之外,同样也是文官集团的卷土重来所掀起的血雨腥风。”

赵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三百年。

最终所造成的结果,除了一方面的文化繁荣之外,便是两宋百姓赋税极重,对外战争屡屡战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半壁江山沦落蛮夷之手,长达数百年!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本质,就是文官势大,武将沦为文官奴仆。

“重文抑武,取死之道也!”

“其实。”

“大明朝也是毁于此啊……”

朱楹悠悠长叹,心中思绪翻飞,想起两百余年后大明朝的结局,以及华夏民族的未来。

心中,便一阵绞痛!

“大争之世,重文者,必定国破家亡!”

朱楹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响动。

徐达和徐辉祖扭头望来,朱楹于是勉强一笑,沉默不语。

“你奉上位的旨意,响应燕王靖难,助其破城倒是不难。”

“毕竟。”

“如今,南京城内守军也没多少,甚至他日燕王攻城的时候,徐家、常家、李家等还得率领自家府兵前去守城,所以浑水摸鱼之下,打开城门还是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

徐达忽然沉默不语,朱楹随之接过话茬。

“只不过,趁乱杀进皇宫,生擒活捉朱允炆,却是个一等一的难题。”

“没错。”

徐达点头认可。

而就在此时。

徐辉祖似是想到什么,眉间的忧愁再度深重几分,叹了口气,道:

“此外。”

“今日午后,我刚接到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消息。”

“当今这位陛下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已经下旨调西平侯沐晟和西北总兵宋晟入京勤王!”

“调令已经下发。”

“若是朱棣短时间内破不了南京城,届时,两路擒王兵马到达,若是再想生擒建文,可就难了……!”

徐辉祖说罢,两手一摊。

虽然现在朱允炆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但不管怎么说,他终究还是法理上这个王朝的真正主人。

所以调兵勤王,还是没有问题的。

“很简单。”

朱楹霍然起身,望着昏暗雾蒙蒙的四周,淡然一笑。

“如此。”

“十天之内,攻破南京,生擒建文!”

“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