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你不是说已经百官归朝了吗?

换源:

  “可是陛下,您还有很多政务要处理呢。”

“再不起,就真的来不及了。”

“别再吵了,不然朕发配你去守灵。”

朱由校不耐烦的嘟囔了一句,根本不理太监的催促,拉起被子直接把头蒙上,来了个耳不听为净。

贴身太监急得满头大汗,但眼看着皇帝蒙上了头,可能根本听不到他的声音。

只得稍稍上前两步,小心翼翼又催促了两声。

见皇帝丝毫不为所动,咬了咬牙壮着胆子,将朱由校蒙在头上的被子拉开了小小的一条缝隙。

而后顺着被子缝隙,在小皇帝的耳边继续轻声呼唤:“陛下,真的已经不早了,还是快些起来吧。”

“陛下,陛下……”

朱由校被叫的厌烦了,直接抱着被子翻了个身。

“走开,参政的百官都没有,还处理什么政务。”

“都交给魏公公好了。”

刚刚走到门口的魏忠贤,耳朵微微一动,就听到了卧房里的声音。

微微笑了笑,跨步走了进去。

看到魏忠贤进来,一直催促皇帝的小太监立刻躬身退后,让出位置。

魏忠贤来到床边,躬身拱手对朱由校道。

“启禀陛下,百官归朝,都在朝会大殿上等着参见陛下呢。”

“嗯?”

朱由校有些难以置信的掀开被子:“不是都已经称病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

随即忽然想到了什么,有些惊喜地看向魏忠贤:“魏公公可不要骗朕。”

魏忠贤摇摇头:“臣什么时候骗过陛下。”

“陛下还是快些起来,以免误了早朝。”

朱由校闻言腾的一下就坐了起来,满脸都是欢喜。

“还是魏公公有办法,朕就知道你不会让朕失望。”

“来人,快快给朕更衣。”

朱由校想着之前堆积的那么多政务,今日又有人能够处理,心里高兴的不行。

就在朱由校沐浴更衣,准备上朝的时候,早朝的大殿上已经站满了人。

只是今日参加朝会的臣子,与往日有些不同。

虽然也是文臣和武将泾渭分明的分列两边,但两边的气势看起来,却有着天差地别。

若是仔细看去,文臣这边多是些青年才俊。

有的人身上的官袍,甚至都有些不太合身。

这些文官正是刚刚被推举出来,第一次上朝的学子。

他们昨晚才刚刚得到顶替官员的通知,虽然恶补了不少知识,但依旧有些无措。

有些人激动的眼珠乱转,观察着大殿的环境,观察着身边的同僚。

他们梦想了许久,今天终于实现了当官的梦想。

而且还有机会和皇帝奏对,这让他们整晚都没睡着。

一直都在想着如何打破陈规,一展心中抱负,。

有的则紧张地盯着地板,嘴里还念念有词,不知是在自我安慰,还是在准备着什么。

这些人同样也有一颗大展拳脚的心,但他们更谨慎,更有规划。

当然,也有很多人单纯就是紧张。

这种紧张感,除了因为第一次上朝。

还有一部分,来自旁边那群五大三粗,一直盯着他们看的武将。

武将们三五成群的站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着初次上朝的学子们。

时不时还对那些学子指指点点,讨论着什么。

“张将军你看那小子,一直在摸胸前的补子,好像要把那只云雁拽出来似的。”

“哈哈哈,真是没见识,本将第一次上朝可没有他们这般没出息。”

“是啊,你也就是紧张到,差点把佩剑带进宫而已。”

“呸,那才不是老子。”

驳斥了一句,张将军看着一群学子,美滋滋的点了点头。

“不过说起来,换成这帮小子倒也不错。”

“他们可比那些迂腐的老东西强多了,至少没有那股子用鼻孔看人的恶习。”

“谁说不是呢。”

一名武将立刻附和道:“那些文官还真以为,没了他们这朝廷就活不下去了。”

“我呸!这大明的江山,终究还是要靠咱们这些将军来守护。”

说话那人把胸脯拍的震天响,引得不少武将都渐渐聚拢了过来。

反正皇帝还没来,他们倒也随意。

尤其是那些文官把持朝政,平日里趾高气昂,对他们这些武官很是看不上。

现在看到文官大换血,自然要讨论几句。

“对对对,这大明少了那些文官屁事不耽误,说换就可以换。”

“可少了咱们却不行,这帮小子,哪里会领兵打仗。”

听到这话,不少武官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这么看,还是咱们无可替代啊。”

听到这话,不少武将都笑了起来。

一旁的文官队伍中,那些还处在紧张中的学子们,听到一旁响起的笑声,全都顺着声音看了过去。

他们都是第一次上朝,哪里见过这个。

都是同殿称臣的同僚,要不要跟着笑一笑。

同样听到笑声的,还有快步走向朝会大殿的朱由校。

还没进入大殿,就听到传出的低低笑声。

这让他立刻就加快了脚步。

看来魏公公真的没有骗他,百官真的已经回来上朝了。

想着即将开始的朝会,朱由校高高兴兴的,在陛下驾到的高呼声中走入朝会大殿。

步入大殿后,朱由校随意地扫了眼殿前站着的一众臣子。

当他看到文官队伍中的无数陌生面孔时,顿时有些傻眼,甚至一度停下了脚步。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难道他还没睡醒,这只是做梦?

亦或者,他走错了地方?

各种疑惑,在朱由校的脑海中纷纷浮现。

直到身后的太监上前提醒,朱由校才从堪堪回过神来。

不由得看向跟在身侧的魏忠贤。

“魏公公,朕的臣子呢?你不是说已经百官归朝了吗?”

魏忠贤微微躬身行礼,而后抬手指向下面站满朝堂的学子。

面带微笑不紧不慢的开口:“陛下,这不都在呢么。”

听到这个回答,朱由校一时有些茫然。

他的视线在一个个年轻学子的脸上扫过,仔细辨认着那些人。

而就在皇帝打量学子的时候,那些初次上朝的学子们,也有很多人按捺不住,偷偷抬起头看向皇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