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不是锦衣卫吗?有本事自己抓

换源:

  第22章不是锦衣卫吗?有本事自己抓

宋忠心里真是有苦难言,自己这是招惹谁了,怎么就摊上这事儿呢?

但朱元璋贵为皇帝,他哪敢有丝毫违抗之意。

听到朱元璋的质问,宋忠脑子飞速运转,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开口小心翼翼地说道:

“陛下,王爷这次好歹也是达成了既定的目标。”

“至于吕珍这件事,或许其中另有隐情,咱们不妨仔细调查一番。”

朱元璋眼神凶狠,仿佛要吃人一般,压低声音,一字一顿地问道:

“另有隐情?你倒是说说,能有什么隐情?”

宋忠张了张嘴,却一时语塞。

他哪知道具体内情,不过是抱着侥幸心理随口一说罢了,此刻被朱元璋这么一问,竟无言以对。

朱元璋的怒火并未消减,他紧握着拳头,随后直接下令:

“派人传旨下去,就说那小子行为不检点,责令他闭门思过。”

“还有你,立刻带人去宝安县,给我彻查清楚,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不轨行为!”

宋忠如获大赦,连忙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在宝安县内,朱允熥正与吕珍相对而坐。

朱允熥目光直视吕珍,开口问道:“我听闻你曾经投降了我皇爷爷,可为何又在半路逃走呢?”

吕珍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摇头说道:“我们这些人原本就是粗人,在乱世中活不下去才拿起刀造反。”

“在那种世道下,要是不讲道义,谁还愿意与你共事?”

“张士诚对我有恩,我不能忘恩负义。”

“当初被冯国胜击败后,实在是无奈才选择投降。”

“可走到半路,见守卫松懈,我便想着忠臣不事二主,于是逃走了,打算从此隐姓埋名过日子。”

朱允熥挑了挑眉,显然并不相信这番说辞,追问道:

“说得倒是好听,但你为何又跑到陈祖义那里做了他的手下?”

吕珍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皱纹更深了几分,再次叹气道:

“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陈祖义的手下有不少当年张士诚的旧部,我被他们认了出来。”

“为了一家老小的安危,我也只能投奔他了。”

说到这儿,吕珍看了朱允熥一眼,接着说道:

“朱元璋可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你留着我,只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朱允熥轻笑一声,说道:“你可别跟我避重就轻,别忘了,你孙女如今已经是我的人了。”

“要是我倒霉,你孙女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所以,你最好说些我感兴趣的,这样我也能想法子保你们周全。”

吕珍的眉毛动了动,似乎有话想说,却又止住了。

朱允熥见有转机,立刻趁热打铁:

“陈祖义在海上称霸多年,还不是被我一仗打得元气大伤,虽然那老家伙跑了,但从今往后,这片海域我说了算。”

“不过,你总得给我个投名状,好让我在皇爷爷面前有个交代,不然这事儿可不好办。”

吕珍突然抬头,目光直视朱允熥,问道:

“老夫有个问题想问王爷,王爷的志向是什么呢?”

朱允熥微微皱眉,认真思考了一番后说道:

“我想扫清海上的盗匪,开通海上贸易,让大明多一份收入。”

“更重要的是,让沿海的百姓能从海贸中获利。”

“光靠打渔,他们的日子太苦了。”

“等商路开通,百姓们就多了条活路,这便是我想做的事。”

吕珍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王爷有如此大的本事,难道就只想偏安一隅,没想过征战天下吗?”

朱允熥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说道:

“这么劳心费力的事儿,还是留给别人吧,我只想做个逍遥自在的王爷。”

见朱允熥说得真诚,吕珍站起身来,郑重地行了一礼:“老夫替沿海的万千百姓多谢王爷。”

“如今大明已稳固天下,要是王爷雄心勃勃想要征战,不过是让百姓生灵涂炭罢了。”

“我年纪大了,不想再沾染无辜之人的鲜血。”

“既然王爷有心为民做事,又有能力,那老夫甘愿为王爷效力。”

说着,吕珍伸手在茶杯里蘸了蘸水,在桌面上迅速画出一幅图,并点了几个点,说道:

“这些地方是我知道的一些张士诚旧部的据点。”

“要是王爷能将这些人收拢,日后在海上必定能大有作为。”

“若王爷信得过我,我愿意去招揽他们。”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朱允熥原本只是想试探一下吕珍,没想到真有收获,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这边刚谈完,把吕珍送走,宋忠就登门了。

宋忠宣读了朱元璋的旨意,朱允熥听后心中五味杂陈。

好你个朱元璋,自己刚打了胜仗就把自己圈禁起来,这不是典型的卸磨杀驴,哦不,是过河拆桥嘛!

正想着,宋忠开口问道:“王爷,吕珍现在何处,把他交给我吧。”

朱允熥装作一脸茫然:“吕珍?我没听说过这个人啊。”

宋忠苦口婆心地劝道:“王爷,别再闹了。现在我要把此人押解到京城,由陛下亲自审问。”

“陛下现在正在气头上,只要王爷交出吕珍,很快就能恢复自由之身了。”

朱允熥冷笑一声:“我说没有就是没有,我只是抓了个老头问了问,没发现问题就放了。”

“你不是锦衣卫吗?”

“有本事自己去抓!”

说完,他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宋忠呆立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才重重地叹了口气。

朱允熥走到后院门口停下,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语道:

“既然要圈禁我,那行,我以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门心思纳妾!”

“我倒要看看,没了我,你朱元璋还能不能把事情办好!”

很快,密报就传到了京城。

朱元璋看后,气得直接把密报扔进了火盆,怒吼道:

“这个不知悔改的臭小子,是想气死我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