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竟小瞧了这小子!

换源:

  第49章竟小瞧了这小子!

朱允熥见沐春应下,便放心让他着手操办相关事宜。

沐春告退后,即刻踏上前往金陵的路途。

早在之前,朱元璋就收到了相关文书,便派皇太孙朱允炆前去迎接沐春。

一番寒暄客气后,沐春被直接带入皇宫。

在宫中,沐春详细地向朱元璋汇报云南的情况,朱元璋听着频频点头,目光落在眼前这位年轻将领身上,不禁想起了沐英。

若不是云南局势复杂,沐英也不至于英年早逝。

一方面是凡事都亲力亲为,劳累过度,另一方面马皇后的离世对沐英的打击实在太大。

想到这些,朱元璋看着沐春,见他虽刚到而立之年,脸上却已满是岁月的风霜,心中不禁感慨,轻声说道:

“云南的事务交给你,咱心里踏实,但你也要多注意身体。”

沐春赶忙躬身致谢:“多谢陛下关怀。”

接着,沐春说起前往宝安县的事:“陛下,此次来京城途中,我听闻宝安王有治疗蛊病的法子,便前往宝安县拜见了他。”

“宝安王不仅爽快答应帮忙,还提议派商人前往云南,尝试与天竺通商。”

天竺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是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提及的。

沐春解释得如此详细,只因行事谨慎。

虽说朱元璋对沐家极为信任,沐英还是朱元璋的义子,但毕竟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沐家行事向来小心翼翼,绝不犯错。

没想到,事情最后又和朱允熥扯上了关系。

朱元璋心里觉得这事有些不太靠谱,可看着沐春年纪轻轻,额头上就有了抬头纹,显然是为云南事务费尽了心思。

于是,朱元璋当场说道:“这是好事,咱知道了。”

“要是能成,云南的状况定会大有改善。”

之后,朱元璋留沐春在皇宫用膳,朱允炆在一旁陪同。

沐春离开后,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在大殿里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

“先是提高商税,这小子又打起沐家的主意,他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王景弘匆匆走进大殿。

朱元璋抬眼看向他,问道:“怎么了?可是锦衣卫有消息上报?”

王景弘点头说道:“宝安县来的一支船队刚抵达金陵,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多人都跑去围观。”

朱元璋听了,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他心里清楚,朱允熥这么做,就是想让大家看到海上商道安全可靠,这样就会有更多人带着钱财去宝安县。

想到这儿,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好小子,手段还挺多,一环扣一环,咱还真是小瞧你了。”

说完,他转头对王景弘说:“看来咱得再去一趟宝安县。”

王景弘一听,吓了一跳,连忙劝阻:“陛下,您龙体才刚有所好转,不是说再等等吗?”

“这一路上舟车劳顿,陛下还是应以龙体安康为重啊。”

这话有些逾越了,但朱元璋知道王景弘是出于一片忠心,毕竟是自己身边的老人了。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说:“没办法,咱要是不去,这小子还不知道要搞出什么事来。”

“咱这次去,就是要问问他到底想干什么,不然咱心里没底啊。”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没说出口,虽然最近身体有所好转,但朱元璋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看看朱允熥到底有多大能耐,把话讲清楚。

不然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相当于给新皇帝留下了一个大麻烦。

要知道,宝安县离京城有些远,而且朱允熥通过吕珍私下运作,控制住了海上的海匪,这说明他已经渐渐有了势力。

要是将来出点什么岔子,他流落海上,岂不成了大明的心腹大患?

毕竟朱允熥身份特殊,他是朱标的儿子,生母还是常氏,也就是常遇春的外孙。

而朱允炆是朱标侧室吕氏所生,两人同父异母,背景却截然不同,这也是朱元璋对朱允熥忧心忡忡的原因。

最近,朱允熥正忙着一件事——娶妾,而且不是娶一个,是接连不断地娶。

原因很简单,京城的王公贵族想在宝安县办事,肯定绕不开他这个宝安王。

而快速拉近关系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

朱允熥好色的名声在外,不过这些人不敢明目张胆地和他这个藩王套近乎,毕竟大家都知道老朱不太待见朱允熥。

所以他们都派代言人来和朱允熥搞好关系。

朱允熥对此也不在意,只要对方没什么问题,他都照单全收,于是王府里喜宴不断。

此时,身着员外服饰的朱元璋满脸怒容地看着张灯结彩的宝安王府。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小子把自己的话当耳旁风,上次来就碰上他娶妾,这次来还是这样的场面。

老朱顿时火冒三丈,直接大步朝王府里走去。

跟在他身边的宋忠一看这情形,暗叫不好,赶紧跟了上去。

门口的守卫见他们几个人招呼都不打就往里闯,赶忙伸手阻拦。

朱元璋黑着脸,闷声不响地往里走。

宋忠实在没办法,上前一巴掌把那守卫打翻在地。

这下,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集到了他们身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