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思想改革的前沿

换源:

  “老五,想说什么就说!别这么婆婆妈妈的!在这样,发配你去琼州。”

朱棣训斥了朱高毅一句。

有什么好办法就说出来啊!这么婆婆妈妈的算怎么回事。

琼州琼州!

你就知道发配琼州,你发一个看看,看看我娘愿不愿意。

在心中腹诽了几句朱棣之后。

朱高毅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以工代赈!

皇子或者大臣亲赴灾区!

军队帮忙!

可以减少灾民的依赖,可以减少犯罪率,可以快一些帮着灾民重建家园。

这三条建议,听的几个人眼前一亮。

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难怪以往赈灾效果都不好。

原来是他们根本没有剖析到最为关键的问题。

他们只是发放银两和粮食,到底能不能成功,关键看下方官员是否聪明。

你要是聪明点,看透了这一点,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可要是下面的官员不行的话,那可就完蛋了!就算是花费再多的银钱粮食,也没有好的效果。

反倒是会让百姓们对朝廷更加失去信心。

一群人双眼放光地盯着朱高毅。

仿若看到了什么宝贝一样。

就连太子党也是如此。

连续几次的事情之后,他们觉得朱高毅是支持朱高炽做皇帝的。

到时候等到朱高炽当了皇帝,这位秦王爷就是太子最好的帮手。

“那个…爹,几位哥哥还有诸位大人,我其实有一句话想要说。”

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朱高毅只感觉全身不自在,他弱弱地举起了手。

就像是后世的小学生一样。

“说吧…”

“其实吧…这些方法,在史书之中都有着记载,只是咱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剖析,整合起来罢了。”

“就像是那日我为娘退烧之时拿出来的柳树枝一样,柳树枝能够退烧,我想并不只是我知道,可它煮水为什么能够退烧呢?究竟这柳树枝里面的什么东西能退烧呢?”

“像是这样的情况,从未有人探究过。”

说起这个事情。

朱高毅脸上带着一丝丝憋屈的感觉。

明明很多物理数学上面的知识,华夏古代先贤们就曾经提出来过,甚至整理到了书本中。

可却没有人去研究这些结论到底是如何得出来的,这些东西又能够延伸出来什么。

“秦王爷说的,是注解?”

“算是吧…爹,我觉得您应该与国子监的学生们多多思考,多多问问为什么,而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读出这些书本知识当中的来历,而并非只是依靠先生的传授。”

朱高毅点点头,看向上方的朱棣,提出了一个提议。

他是想要摆烂,可只有大明一直强盛,百姓富足安康。

他才能够真正摆烂,他的子子孙孙,也能够过的更好一些。

再者说了,说不定就是因为他的出现,可以避免几百年后华夏的那场灾难也说不定呢?

“这件事以后再说吧,现在最重要的,是赈灾!”

经过朱高毅这么一说,朱棣也觉得有道理。

他的目光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游离了一阵。

自己的年纪不小了,等到帮儿子们彻底解决了北方的隐患之后,他就可以退位让贤了。

这些事,还是交给自己的儿子们来做吧。

“老五,若是爹真的按照你说的做了,那就是在挑战权威…是在向现在的整个儒家宣战,明白吗?”

见被拒绝之后的朱高毅心情失落,大胖连忙轻声宽慰了一句。

他难道不痛恨这种学说吗?

当然是痛恨的,存天理灭人欲。

这六个字,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在百姓和学士们的脑袋上面。

可该如何更改呢?改向何处呢?

“谢大哥指点,我明白了!”

朱高毅点点头,暗道可惜。

朱程理学对华夏的影响还是太大了一些,他盲目去改这些东西,那就相当于是在挑战权威。

挑战权威的人,一般都没有好下场。

朱程理学,本应该是一次华夏思想上面的开拓,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它最后变成了一种驭民的手段。

导致它变成了一种流于空谈的思想。

‘不行!我一定要打破这种思想。’

朱高毅暗暗下定决心。

朱棣已经帮他打破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铁规矩了,或许…他可以尝试一下?

正是因为有着这层框架在,才让学子们只能在这套框架当中创新,而并非是创新其他东西。

也就是因为这套框架,闭塞了人们的思想,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是如此,自诩为天朝上国。

也就是因为如此,华夏才会被外国列强们在短时间内超了过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