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因为在外地没有亲信就很难掌握权力,可能会被当地权贵和小吏控制;另一方面是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古今中外,恐怕也只有叶蕴尘这种奇葩,只带一个侍女就敢去上任,并且还把上元县治理得井井有条。
……
县衙对面的茶馆里。
朱元璋一边喝着苦涩的茶,一边听满脸横肉的男子低声汇报。
这个汉子身份不简单,是大明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毛骧很早就跟随了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前就是检校的一员(检校是一种职务名称,具有侦查权)。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锦衣卫,任命他为指挥使。
毛骧尽职尽责,在任期间办了不少大案。
可遗憾的是,这类官员下场往往都不怎么好。
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张汤,武则天时期的周兴、来俊成等人,结局都非常悲惨。
原因很简单,他们其实就是当权者手中的一把利器,用完了就可以扔掉。
到时候被砍头示众,所有罪名都会扣到他们头上。
皇帝依然是英明的,只是暂时被奸臣蒙蔽。
这个策略非常粗糙,却很好用。
毛骧不知道自己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至今仍扮演着忠诚的角色。
谨慎地环顾四周后,他才开口说道:"那个山谷的防卫十分严密,但末将已派人日夜监视,晚上还会派人进去一探究竟。"
见朱元璋神色不变,他继续说道:"那山谷相当诡异,守卫全部穿黑衣,遮住面部,一时难以辨认他们的真面目。叶蕴尘出谷后还把遮脸的黑纱和手套全烧了,这让末将很是惊讶。因此,末将猜测,那里可能是白莲教这样的邪教巢穴。"
听到"白莲教"三个字,朱元璋眉头微皱,但没有表态。
毛骧见状连忙趁机说:"如果末将猜得不错,这个山谷离京城只有三十多里,实在太危险了,末将建议马上派锦衣卫查抄山谷,若有邪教踪迹立刻清除……"
朱元璋却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淡淡道:"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行,怎么处置轮不到你操心。"
毛骧立刻冷汗直冒,急忙道:"是…是末将鲁莽了。"
"那今晚呢?!"毛骧小心翼翼地问道。
"加派人手好好探查,朕要在明早知道这个山谷的底细。"朱元璋说道。
"是。"
毛骧想了想,又突然说道:"陛下,还有一事。"
"说。"
"叶蕴尘今天外出,末将派了多名探子暗中跟踪,但从回报来看,有几次差点被叶蕴尘发现。所以末将怀疑,此人并不是一般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个武功极高的人……"
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虽然和叶蕴尘相识还不到一天,但这家伙总给人一种特别难以捉摸的感觉。
就像是怎么也抓不住一样。
这让朱元璋心里有些不太痛快。
自己不仅是一国之君,掌控着亿万人民的命运,更是大明的开创者,那么多豪杰都在自己手下低头认输?!
如今居然被一个年轻人搞得一头雾水?!
这感觉不对劲。
肯定是自己多想了。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目光又落到了茶馆对面的衙门。
这时,已经开始有人朝着衙门那边走去。
因为上元县每五天会集中处理积压的案子,审理时间定在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
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审理对全县居民开放。对于平日里娱乐活动不多的人来说,看审案简直成了打发时间的好选择。
因此,每次县令开堂审案的时候,都会有不少乡亲聚集到衙门外头,看热闹。
朱元璋收回目光,先是一脸疼爱地看着正在啃肉包子的孙子朱雄英,然后平静地说:"接着说。"
"好的。"毛骧微微欠身,接着讲道:"从那个山谷出来后,叶蕴尘又去了一个村子。"
"这个村子看上去挺普通的,不过村里的租户都不是本地人,而是叶蕴尘收留的流浪者。"
朱元璋已经对叶蕴尘的大胆行为习以为常了。这小子真的不想当官了吗?!总是干些让人头疼的事。
收取商税,收留流浪者,还有一个神秘的山谷……他到底想干什么?!真想捣乱吗?!
不过朱元璋没有打断,而是继续听着。
见朱元璋无动于衷,毛骧不动声色地继续说:"不过村里种的作物非常特别,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我已经让人悄悄摘了一些苗,陛下现在要看吗?!"
朱元璋这才开口:"晚上拿来给我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