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以大局为重!朱棣的决断!

换源:

  胡善祥解释了前因后果。

朱允熙未有多余动容,只是浅笑道:“你做的不错,求人不如求己。”

“不过话说,您真的无法救他们吗?”

胡善祥略作犹豫,如果能救而不能救,那该如何定义好坏?

这个问题的确引人思考,“如果说目前的话,的确,无救人之能。”

“毕竟本王早就说过,未曾接触医术。”

“就算是修仙者,想要救这些病患也难逃根本,需得掌握医术。”

胡善祥似懂非懂,却看朱元璋迈着老态龙钟的步伐而来。

“乖孙,我恐怕要出趟远门,这些日子不在王府,就得让小丫头多多照顾你了。”

胡善祥微微一愣,“陛下,您要去哪里?”

“突然之间心血来潮,就想出去看看风景,看看世界,顺便散散心。”

瘟疫在前,你有这个心思?

很显然,无论是胡善祥还是朱允熙,两人都是不相信的。

谁都清楚,朱元璋这两天在疯狂学习医术,阅览医术,可谓极其投入。

为何要做这些?既然是为了那些困于瘟疫中,水深火热的老百姓们。

老朱眼巴巴的望着朱允熙。

朱允熙没有过多追问,只是轻轻摆手:“想去就去吧,不过多带些神龙卫护着。”

“这世界上坏人多的是,总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可不想在家里闲来喝茶,还得想着您老的安危。”

带了个哈欠,朱允熙懒洋洋地躺在院中的藤椅上,接下来的事不再过多追问。

朱元璋松了口气,胡善祥忙凑过去低声道:“陛下,您稍等一会,我有东西要送给您!”

她麻溜的跑回房间,朱元璋收拾东西时,胡善祥已然两手满满当当。

朱元璋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愕,不明所以,“这些是什么?”

“老爷子,我知道你最近在学习医术,为了解决那些瘟疫中受难的百姓。”

“我一介女子,空有担忧却无能为力,只能在外出采购时,多为您收集一些珍贵医书,希望能派得上用场吧。”

他将书全部放于桌子上,老朱心里感动了。

“你个小丫头,比那小子上心多了。”说的就是朱允熙。

“陛下别这么说,或许殿下也有自己的顾虑。”

他的确有自己的顾虑,不想插手外界事,也不精通医术。

朱元璋是将他的规矩摸透的,只是没想到面对这几万人,他也能做到那般无动于衷,难道修仙者都要摒弃这些凡尘俗情吗?

也只是晚叹一声,“我这一去,也不知是否能平安归来,到时候你可得把我的乖孙照顾好。”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自诩医术高明的大夫,都在那场瘟疫中或多或少着了道。

他知道自己没什么医术底子,可也知道自己是大明的开国之君,知道那些受苦难的人是自己的子民。

上天既然给了他重活一世的机会,那就不能坐以待毙!

或许以自己的半吊子修仙之能,加上这些医术,能为那些百姓寻到一条生路。

朱元璋独自戴上斗笠,还有不少的药材和医术。

孤星驾车,马车情况,老朱一边看书一边学习,片刻不敢懈怠。

房梁之上,朱允熙遥看那马车离去的方向,心也不禁泛起一阵波澜。

吃了闭门羹的朱棣,心中思绪难安。

朝堂之上更是杂乱一片。

“陛下,如今瘟疫泛滥成灾,百姓们惶恐不安,有甚者纷纷开始迁移,再这样下去,只怕大明人口骤减,危矣!”

另一人忙道:“这些老百姓,全部都想着去周边的番国定居,影响十分深远。”

百姓乃是国之根本,如果他们都搬空了,这个大明岂非空壳?

若有人借瘟疫发难,轻而易举!

那他们说的越多,朱棣心中越烦,他何尝不想寻求解决之法,可奈何天不由人?

朱棣略显躁怒,低声呵斥:“够了,有闲工夫在这里自乱阵脚,还不如想想解决之策。”

徐达小心道:“陛下,若实在不行,其实汉王殿下之前的主意……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这不是危在眼前,逼不得已之举?

敢问朝堂上下,他们谁心里不是这样想的?

虽然这个方法容易引起民怨,残暴不仁,可无疑是最干脆果断的!

绝境之中,谁还能有选择的权利?

丘福一咬牙,也跟着上前道:“还请陛下即刻下令,对已经感染瘟疫的百姓作出处理。一再推脱,只会让更多无辜者受难!”

群臣纷纷附和:“还请陛下下令,助百姓脱困瘟疫!”

朱棣眉头紧锁,心却已经拧成一团,他有选择的权利吗?没有……

“行了!朕再考虑一下!”

这辈子,他从没觉得如此愧疚和为难。

如果是敌人杀就杀了,可这是大明的子民,他们何其无辜。

朱棣大袖一挥,步履匆匆,仓皇的逃出这个令他窒息的包围圈。

朱瞻基轻叹道:“皇爷爷也不容易啊。”

“是啊,咱爹那么想证明自己能治理好国家,却要逼着他伤害四万大明百姓,这是何其残忍……”

朱高炽微微摇头,心疼朱棣,可现在已是绝路。

反倒是旁边的朱高煦,得瑟的跟啥似的。

“若是早听我的,那还能少死几千人呢!看吧,到最后肯定还得走上这一步。”

“咱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老百姓,又非恶意屠杀,搞不懂庸人自扰做什么?”

如果朱高煦当皇帝,他可能会为百姓着想,但绝不会顾及他们的感受。

因为这家伙,有点缺心眼!

朱高炽父子直接绕着他离开,反倒是朱高燧,冲着傻二哥竖起拇指:“二哥,还得是您啊。”

“关键时刻杀伐果断,可不像咱大哥那般心慈手软,让百姓越陷越深,如此不是仁厚,只能说是妇人之仁!”

他压着声音笑道:“要我说,就那个太子之位,三弟说句心里话,是最看好您的!”

这话谁听了不迷糊,朱高煦嘴角一翘,拍打着他的胸脯,“还是你看的最通透,可不像咱那偏心的爹!”

被夸了一下,朱高煦瞬间就自信起来。

说实话,朱高炽又胖身体毛病又多,一看就是个短命样。

要不是生了个好儿子,这皇位未必轮得到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