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可如何是好?”田秀英见状,也是焦急万分。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这个时候,自己不能乱。
“诸位爱卿,你们有何良策?”朱由检再次问道,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试图寻找一丝希望。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众人依然是面露难色,无人应答。
“怎么?你们又都没办法了吗?”朱由检再次怒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和愤怒。
就在这时,突然又有一个声音响起:“陛下,微臣有一计。”
朱由检闻言,心中再次燃起了一丝希望。
他连忙问道:“爱卿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只见一个身材瘦削的文臣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微臣认为,可以设立粥厂,赈济流民。同时,派兵维持秩序,防止流民闹事。”
此人乃是大明的一位清官,名叫李元成。
他心系百姓,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此时他提出的计策,让朱由检看到了解决流民问题的希望。
“好!爱卿此计甚妙。朕就依卿所奏,立即设立粥厂,赈济流民。同时,派兵维持秩序。”朱由检大喜过望,连忙说道。
“微臣遵旨!”李元成拱手领命,转身离去。
然而,就在李元成即将走出朝堂的时候,突然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一个小太监又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朱由检心中一紧,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小太监跪在地上,颤声说道:“启禀陛下,朝中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叛军,他们正在攻打皇宫!”
“什么?!”朱由检闻言,大惊失色。
他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危急关头,朝中竟然会出现叛军!
“陛下,这可如何是好?”田秀英见状,也是惊恐万分。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个时候,自己必须挺身而出,保卫大明王朝。
“诸位爱卿,你们随朕一起,平定叛军!”朱由检大喝一声,拔剑出鞘,率先冲出了朝堂。
众文武百官见状,也纷纷拔剑出鞘,紧随其后。
一时间,皇宫内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朱由检身先士卒,奋勇杀敌。
他手中的长剑犹如蛟龙出海,所向披靡。
在他的带领下,大明将士们奋勇向前,与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然而,叛军人数众多,且训练有素。
大明将士们虽然英勇善战,但终究寡不敌众,渐渐陷入了劣势。
“陛下,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一个亲兵冲到朱由检身边,大声喊道。
朱由检闻言,心中一沉。
不能就这样放弃。
但是,他也清楚,再这样下去,只会白白牺牲更多的将士。
“好!朕走!”朱由检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转身对田秀英说道:“秀英,你跟朕一起走。”
田秀英闻言,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自己必须陪在朱由检身边,与他共渡难关。
在亲兵的掩护下,朱由检和田秀英冲出了皇宫,向着城外逃去。
然而,叛军穷追不舍,很快就追了上来。
“陛下,怎么办?”田秀英看着身后追来的叛军,焦急地问道。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说道:“秀英,别怕。朕有一计。”
说着,朱由检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高高举起。
“朕乃大明之主,尔等胆敢造反,难道不怕株连九族吗?”朱由检大喝一声,声音中带着威严和愤怒。
叛军见状,纷纷停下了脚步。
他们看着朱由检手中的令牌,脸上露出了惊恐之色。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奇异的声音响起。
“嘀嗒——嘀嗒——”
这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时空,又仿佛就在耳边。
朱由检和田秀英闻言,都是一愣。
“陛下,这是什么声音?”田秀英好奇地问道。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朕也不知道。不过,这声音似乎有些古怪。”
就在朱由检和田秀英疑惑之际,那“嘀嗒——嘀嗒——”的声音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
仿佛有无数的脚步在同时踏动,又仿佛有无数的心脏在同时跳动。
“快看!”田秀英突然指着前方,惊呼道。
朱由检顺着田秀英的手指看去,只见前方突然出现了无数的士兵。
他们身着铁甲,手持长枪,步伐整齐,犹如钢铁洪流一般,向着叛军冲去。
“这是……?一秒涨一兵?”朱由检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陛下,这些士兵是从哪里来的?”田秀英也惊讶地问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