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什么?和谈?

换源:

  自崇祯元年登基以来,朱由检便一直励精图治,试图挽救大明于危难之际。

然而,大明积弊已久,再加上天灾人祸不断,使得朱由检的努力收效甚微。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朱由检感到绝望之际,一个系统的神秘存在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这个系统不仅能够帮助朱由检提升个人能力,还能为他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与支持。

有了这个系统的帮助,朱由检仿佛看到了大明复兴的希望。

“陛下,内阁首辅周延儒求见。”就在这时,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打断了朱由检的思绪。

“哦?周延儒来了?快请他进来。”朱由检闻言,眉头微皱。

这个周延儒,乃是朝中的老牌政客,虽然颇有才学,但为人却极为圆滑,善于逢迎拍马。

对于此人,朱由检一直是敬而远之。

不过,如今正值用人之际,朱由检也不好太过冷落了他。

不一会儿,周延儒便迈着八字步,走了进来。

“臣周延儒参见陛下。”周延儒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免礼平身吧。”朱由检抬了抬手,示意周延儒起身。

“谢陛下。”周延儒起身之后,便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似乎在等待着朱由检的指示。

朱由检见状,心中不禁暗自腹诽:“这个老狐狸,还真是会拿捏分寸。”

不过,朱由检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淡淡地说道:“周爱卿此来,有何要事?”

“回陛下,臣此番前来,乃是为了辽东战事而来。”周延儒闻言,连忙说道。

“哦?周爱卿有何良策?”朱由检闻言,精神一振。

他深知,周延儒虽然为人圆滑,但在政务上却颇有建树,说不定还真能给他带来一些惊喜。

“陛下,臣以为,辽东战事旷日持久,朝廷财政已不堪重负。不如派遣使者,与建奴和谈,以换取暂时的和平。”周延儒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什么?和谈?”朱由检闻言,顿时勃然大怒。

他万万没想到,周延儒竟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要知道,大明与建奴之间,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若是此时和谈,岂不是将大明的脸面都丢尽了?

更何况,朱由检还指望着用这批火器击退建奴,光复辽东呢。

若是和谈了,那他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周爱卿,你可知你在说什么?”朱由检怒视着周延儒,声音低沉而危险。

“陛下息怒,臣也是为了朝廷考虑啊。”周延儒见状,心中一紧,连忙说道。

“为了朝廷考虑?哼!我看你是为了你自己的私欲考虑吧!”朱由检冷笑一声,说道。

“陛下,臣……”周延儒闻言,顿时语塞。

他没想到,朱由检竟然会如此直接地戳穿他的心思。

“好了,你不必再说了。和谈之事,休要再提。朕心意已决,定要亲征辽东,击退建奴!”朱由检一挥衣袖,打断了周延儒的话。

“陛下三思啊!辽东路途遥远,且建奴势大,陛下亲征,只怕凶多吉少啊。”周延儒见状,连忙劝阻道。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你且退下吧。”朱由检脸色铁青,说道。

“是,臣告退。”周延儒见状,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好躬身退下。

望着周延儒离去的背影,朱由检不禁暗暗冷笑:“哼!这个老狐狸,还想劝朕和谈?真是痴心妄想!”

不过,朱由检也深知,周延儒虽然为人圆滑,但在朝中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若是不能妥善处理此事,只怕会引起朝臣们的非议。

想到这里,朱由检便决定召见几位心腹大臣,商议一下如何应对此事。

……

几日后,朱由检在紫禁城的御书房内,召见了兵部尚书孙传庭、户部尚书倪元璐以及内阁次辅温体仁等人。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你们前来,乃是为了辽东战事以及朝堂之上的局势。”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之上,缓缓说道。

“臣等愿闻其详。”孙传庭等人闻言,连忙说道。

“朕有意亲征辽东,击退建奴。然而,朝中有不少人却主张和谈,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朱由检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问道。

“陛下,臣以为,和亲之策,实乃下策。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岂能与建奴这等蛮夷之辈和谈?臣愿领兵出征,誓要将建奴驱逐出辽东!”孙传庭闻言,第一个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

“臣附议!和亲之策,有损国体。臣也愿领兵出征,为陛下分忧!”户部尚书倪元璐见状,也连忙站了出来,附和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