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你这等人占据朝堂要职,我大明亡国不远已! 第1更,求鲜花、月票、评价票

换源:

  听着太子党的猛烈抨击。

朱标双手紧握。

他知道,这些太子党人的攻击并非出于公义,而只是为了争宠和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些太子党人如此明目张胆地给自己施压。

只是为了迎合爹的喜好,却忽略了国家的真正需要。

这些人的行径他深感失望。

而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冷眼旁观着大殿中太子党人对周仁的围攻。

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周仁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周仁站在大殿中央。

面对着群臣的猛烈抨击。

他缓缓的闭上眼睛。

表情更加深沉的冷静。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提议废除科举考试能够引起朝堂的一波新潮,能够推动大明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但眼前的场景让他明白,自己的想法还太过天真。

那些声音,如同冰冷的箭矢,一支支射向他,刺入他的心脏。

每一句抨击,都像是重锤击打在他的心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他明白。

想要废黜科举考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制度,是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共同维护的信仰。

他的提议,无疑触动了这个信仰的根基,引起了强烈的反弹。

但他也明白,这场斗争虽然艰难,但他不能轻易放弃。

既然无法立刻推翻科举考试这一根深蒂固的制度。

周仁决定采取一种更为渐进和务实的策略来推动考试变革。

因为自己已经别无选择。

这一次的变革能否成功直接关乎着自己生死存亡!

能看得出,老朱是铁了心要杀自己了。

就算这些太子党人说动不了太子,太子死保自己。

朱元璋一样会把自己杀掉。

事到如今,只有真正的拿出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获得天下士子的支持。

自己做出的贡献越大,老朱再想杀自己都要顶着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科举考试作为大明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其影响深远,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不打算贸然行事,而是在保持考试规则不变的前提下。

逐步调整改革考试内容。

之前的考试内容过于注重经典文献的背诵和解释,而缺乏对实用技能和知识的考察。

同时,考试形式也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既然这样,那就从考试内容入手,逐步进行改革。

以后考查的内容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技能和知识的考察。

而算学、格物学、农学等科目的考试内容。

这些科目都是能够提高百姓的生产力。

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

最重要的是,这些学科,早在明朝之前早已出现。

只是历代帝王一味只注重统治需要,而不注重科学技术发展而从未列入考察范围。

实在可惜!

如今自己提出这样的学科考察,同样也附和传统的继承,又可以发展科学技术,简直一举多得!

周仁的内心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情!

突然,他睁开了眼睛。

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仿佛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他。

周仁深吸一口气,他的声音高亢,充满了力量道:

“顾大人,我从未说要推翻科举制。”

“我尊重这个制度,是因为它维护统治安定,对大明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坚信科举不应只局限于八股文的考试。”

“科举,作为选拔人才的途径,应当更加注重实际能力和对国家的贡献。”

“八股文固然能考察学子的经典知识,但它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领域。”

“如算学、格物学、农学等。”

“这些学科同样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命运。”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起来,充满了激情和信念:

“我提议,在科举考试中增加对这些实用学科的考察,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得以崭露头角。”

“这样,我们不仅能选拔出精通经典的学子,更能选拔出具备实用技能和知识的优秀人才。”

说着,周仁眼里一抹狡黠地看向顾时又道:

“否则,都是像顾大人这样尸位素餐之人占据我大明朝廷要职,我大明离亡国还远吗?!”

……

跪求各位大佬们能够给小弟投递一点鲜花,只要有鲜花,有打赏,有评价票,有月票,小弟愿意每天爆更!请所有大佬们相信我的手速,作者在这里拜谢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