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切,苏承泽自然是不知晓的。
他只是觉得今天的菜不怎么好吃,也不够鲜美,也不够可口。
如果能够放点精盐,再放点味精就好了,想必会更合自己的口味。
苏承泽随便一想,并没有深思。
反正过几日就是殿试,到时候就能回到生活便利无比的现代,这些问题,他根本没必要考虑那么多。
大不了就是吃两天寡淡的饭菜而已。
只不过离殿试还有两天的时间,这两天要怎么打发呢。
苏承泽躺在床上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好不容易来一趟古代,皇帝也见到了,比也装过了。
那作为古代封建社会的特色产物——青楼,如果不去一趟好像说不过去吧。
作为一个穿越者,青楼似乎成为了永远绕不过去的大山。
不去看一看怎能甘心。
打定主意之后,苏承泽便决定一定要去青楼瞧一瞧。
但现在是夜禁的时间段,他也只能留在客栈里,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
第二天,日上三竿。
睡到自然醒的苏承泽伸了个懒腰,起身走到窗户边看了看外边的天色,打算出去转一转。
一番洗漱、用餐之后,苏承泽走上了应天府的街头。
他现在身处的位置是应天府的内城。
应天府作为明朝的都城,有外城、内城、皇城之分。
皇城,顾名思义,自然是皇宫所在,皇帝居住的地方。
而内城则是多数京城官吏和一些富商巨贾居住的地方,外城就是普通老百姓所处的地方了。
进京赶考,多数都是住在内城。
因为这里离国子监近,万一考过了会试,这里离皇城也近。
而内城的消费也是远超外城的,在内城吃住的费用很多进京赶考的学子都承受不起。
苏承泽也是一样,身上绝大部分的钱财都花在了内城的住宿和吃饭上面。
所以他现在只能静静的站在一家青楼的门口,摸着空荡荡的钱袋无所适从。
虽然他很想进去见识一番,但是空荡荡的钱袋不由让他有些打消了这个念头。
青楼虽然是梦想中的场所,但那也是销金窟,是需要巨量财富支撑的。
那青楼前两名凶神恶煞的护院仿佛脸上写着:没钱就不要进来白嫖。
囊中羞涩的苏承泽摇了摇头,开始思考能快速赚钱的路子。
最好能在短短两天之内赚到一笔可观的银两,可以让他进入古时的青楼一睹风采。
但思前想后,无论是制盐还是制造味精,两天的时间都有些来不及了。
他现在身无长物,也没有特殊的身份,看来是与青楼无缘了。
苏承泽叹了口气,不舍的看了青楼一眼,便离去了。
在应天的街道上随便晃悠了一下之后,他便回到了客栈,心中不再做他想,静静的等待两天后的殿试。
......
转眼之间,两天便过去了。
也到了举行殿试的时候了。
所有通过会试的考生开始在礼部安排之下从左右掖门依次进入皇宫。
被朱元璋允许破例参加殿试的苏承泽也赫然在列。
其他学子皆是低头前行,目不斜视,而他则摇晃着脑袋,肆意的打量着这座宏伟的宫殿。
在客栈的等待的两天,是他人生中最为无聊的两天。
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根本没有消遣、娱乐的东西,让他极为难熬。
现在好不容易能走进千年前的皇宫大内,他就像是一个好奇宝宝,到处观望。
宋濂见状,走到苏承泽身旁:“皇宫禁地,不要东张西望,非礼勿视。”
苏承泽闻言,收回了目光。
这皇宫好像也没啥好看的,还是宋濂说的对,非礼勿视,不要在殿试这个节骨眼上,惹出了其他的幺蛾子。
现在只要好好的发挥,在殿试上寻死就行了。
别又节外生枝,没死在殿试上,岂不可惜。
收了收心神,苏承泽跟着前面学子的脚步朝着奉天殿走去。
很快,人群便穿过层层楼阁门庭来到了奉天殿前。
踏上奉天殿的层层石阶之后,依次进入殿内。
此时殿内的文物百官早已经站立左右,大汉将军们披甲执锐拱卫庭前。
七十二根金丝楠木的庭柱承托着大殿的屋脊,上面雕刻的神龙栩栩如生。
汉白玉的地面细腻柔和,地砖之间竟然用金丝镶嵌,奢华大气、甚是高贵。
苏承泽慢慢抬起头,看向前方。
只见大殿深处有一汉白玉高台,承托着一把金灿灿的龙椅。
龙椅上端坐一位身着大红龙袍,面容威严的中年人,正是朱元璋。
太子朱标一身褐红色蟒袍,静静的站立在朱元璋一侧。
这大明朝堂之上,果然是一派肃穆、威严的景象,恢弘无比、大气磅礴。
这种景象,这种气势,这种威严,在后世的景点那是根本不可能感受的到的。
苏承泽不由的抬起了身子,想看得更加清楚一点。
就在这时,一声爆喝响起。
“大胆!”
“朝堂之上,天子圣颜,岂容尔等窥视!”
一旁的大汉将军沉声爆喝,打破了朝堂上的宁静。
听到这个声音,所有人都将目光投了过来。
只见苏承泽半弓着身子,站在一群学子当中,直勾勾的盯着上方的朱元璋。
一时间,满朝文武全部都出声呵斥。
“放肆!”
“大胆!”
“狂妄!”
......
一声声呵斥传来,一名礼部官员赶紧站了出来,跪了下去:“学子苏承泽窥视圣颜、目无君上,微臣办事不力,请皇上责罚。”
苏承泽?!
这个名字一出现,整座大殿之内,所有人都是心思各异。
其他的考生们因为经历过了之前在国子监的事情,所有有一些免疫了,微微沉住了气。
而满朝文武们却有些讶异。
他们对于这个名字可不陌生,这不正是会试当天在国子监,被朱元璋御批破例直接参加殿试的那名考生嘛。
包括刘伯温在内,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朝着苏承泽看了过来,想看看苏承泽有什么过人之处。
刘伯温不易察觉的摇了摇头,心中暗道,果然和前次胡开成说的一样。
这苏承泽恃才傲物、不懂礼数,易惹是非。
这才刚刚进入殿内,就引起了不小的拨动,还真是个惹祸精。
旋即,刘伯温赶紧收回了目光,低头不语。
听到这个名字的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相视一眼,心中了然。
原来又是这个愣头青搞出来的动静,但是一想到是苏承泽这个铁头娃,也释然了。
朱元璋沉声开口:“无妨,今日本就是当朝殿试。”
“这些学子自然要和朕见面,不必拘束。”
话毕,那名礼部官员赶紧出声谢恩:“谢皇上开恩。”
这一下,满朝官员不免又对苏承泽多看了几眼。
就凭刚才朱元璋的态度,可见对苏承泽的宠信。
不少人有了心思,等此次殿试结束之后,无论苏承泽成绩如何,定要拜访一番。
但还没等他们多想,便有太监唱礼,接着便开始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重头戏——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出题,众考生生一一作答,然后再由皇帝亲自点出各自排名。
前三名为一甲,第一名位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随着太监唱礼的结束,殿试也开始了。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