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马皇后病危,太子病危!

换源:

  应天府。

皇宫,御书房中。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捧着一本《贞观政要》,不时翻动着,点点头。

古语云:开卷有益。朱元璋自从参加行伍以来,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先前是读兵书。

自从入了这九五城,长久不曾带兵打过仗了,可读书的习惯却没放下,哪怕是瘟疫横行的当下。

“伯温说的果然不错,此书甚秒,可谓帝王策!”

他捋着胡须,咂舌赞叹。

“报!徐将军秘信!”

门外传来军卒的声音,这让他不免有些寄怪:

徐达触发不过数日,算了算时间最多也就刚到龙虎山,此时送来的秘信,实为罕见!

不一会儿,书房的太监将信封呈上。

“陛下,密使交接完书信,喷了口血,死了!”

他在朱元璋耳边小声说道。

“让兵部好好安排后事,照拂家属!”

说罢便打开信封,一张泛黄的纸上,唯有一列歪歪扭扭的文字,相比书写的时候极为慌张。

朱元璋突然感觉到一股莫名的紧迫感。

与他一同出生入死的徐达,在数十万元军面前毫无惧色的徐达,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惊慌!

他忙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只见那纸上赫然写着:

“紫气游龙现龙虎山!”

“砰!”金丝楠木制的书桌发出一声巨响,整座御书房颤了颤。

朱元璋猛地一掌拍在桌面上,将它生生震出一条裂缝!

“竟然!”

他瞪大了眼睛,瞳孔中充满了震惊,还有一丝丝的忌惮!

他当然知道紫气是什么!倒不如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紫气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有人受到了上天眷顾!

当年在鄱阳湖,若非天降紫气,刮起了南风,他朱元璋恐怕就就交代在那里了!

这是他身边的将领们都知道的,可除此之外,只有他自己知道,从他幼年时起,每每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候,总有一股冥冥的力量在帮助他!

也许是突然激发的巨力,也许是仇敌的暴毙,这些事件总是伴随着一个共同的现象!

那就是紫气。

更别提,信中说龙虎山还出现了游龙。

若此番异象真的是因人而起,那此人的气运怕是在自己之上!

一股来自于帝王的危机感油然而生,朱元璋对身边依旧惊魂未定的太监说:

“快!”

“传李善长、刘基、汤和!”

“即刻进宫!”

“议事!”

这断断续续的几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内官当场被惊出一身冷汗。

他从未见过陛下如此惊慌,哪怕是此次大疫也只是忧愁。

但!

并不害怕,这天下还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他害怕。

....

半晌之后,御书房的桌前,三位忠臣的身影并排站立着,朱元璋早已下令,书房周围不得有人,以防消息外泄。

“陛下,此时非同小可!微臣认为,应当立刻派大军攻下龙虎山!将山上所有人逐一排查!”

李善长的眼中还有尚未平息的震惊,作为开国重臣,他清楚地知道此事须以雷霆手段!

众人都沉默了,大家明白李善长的方法是最有效,也最应当被认可的。

可是,“攻下龙虎山”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背后,必将是一片腥风血雨。

且不论龙虎山中遍地都是修为高深的道士,单论它在民间的影响力,一旦与他起了冲突,民心究竟会倒向何方,尚且是个未知数。

漫长的沉默之后,汤和开了口。

“陛下,如今正值瘟疫最严重的时候,而龙虎山又是唯一的希望,紫气一事虽大,但如今并未造成实质性的威胁,愚臣以为,当继续寻求瘟疫解药,待着疫情结束后在做追究。”

李善长的眼神一变,他没想到汤和会说出这样的话,他以为,以汤和的身份,必然会同意他的提议。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两人,默不作声。

“唉...”

一声叹息。

传来自入门后始终一言不发的那位。

“天下与百姓。”

刘伯温摇了摇头。

“我们这一路过来,那一次不是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呢?”

“陛下心中早已有了答案,臣等自然无需多言。”

说罢,一双幽深莫测的眼睛纸质的盯住朱元璋的双眼。

书房中再次回到沉寂。

......

午门外

一支疲劳的马车队携着一路烟尘从边郊驶来。

正是当朝太子朱标的车队。

马车内不断有人咳嗽的声音传出。

“咳....咳...咳...”

驾车的马夫全身上下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死气沉沉的眼睛,可想而知,他们曾有过怎样的悲惨遭遇。

马皇后得知朱标今日返朝,一大早就在午门等着了。

太子此次外出调查瘟疫,历时大半年。

她每日每夜无不在担心儿子的安危!

遥望见烟尘滚滚,马皇后知道是儿子回来了,急忙令手下摆出阵仗,拦下马车。

车内,朱标眼皮下垂,一脸憔悴,时不时捂着嘴猛咳一阵。

突然感到马车停了下来。

“...咳...方才...咳...到午门,怎么...咳...就停了?”

他有些不悦,斥问车夫道。

“殿下,皇后在此等候多时了。”

回答他的是一个女声,他有印象,确实是母后身边的侍女。

朱标脸色微变,强压着滚烫的呼吸说道:

“回禀幕后,孩儿身体不适,回宫中调养数日再去拜见母后。”

说罢竟长松了口气,转眼间又像咳嗽,但还在捂着嘴巴强行憋住。

“标儿,大半年没见了,你就不想娘吗?”

熟悉的声音在窗边想起,朱标听闻,忙的下跪。

“非是孩儿不想,此番从瘟疫之地回京,孩儿尚不知晓是否染疾,需立刻前往太医院排查,望母后恕罪!”

马车里传来“咚”的一声。

马皇后听着那断断续续的喘息,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担忧。

这些日子以来,他也曾看过太子上报的书信,内容详实,可见费了不少心思。

当地的官员也曾上书朝廷,对太子大为称赞,说他监督各地防治可谓是亲力亲为。

但没有想到朱标竟然会怀疑自己是否得病!

“唉,你为大明百姓做了这么多,母后深感宽慰。”

马皇后望着斑驳的马车,慢慢说道。

“可天下哪有母亲嫌弃自己的儿子的!快出来让母后瞧瞧,母后什么都不怕!”

朱标听罢,只得无奈的下车,恭恭敬敬的站在数尺之外,深深跪下。

“孩儿不孝,让母后担心了!”

马皇后看到心都碎了,急忙上前扶起。

“果然是瘦了!赶紧让御膳房准备晚膳送到宫里!这衣服也太破了吧!马上让织造局送几套新的,穿在身上像什么样子!”

看着马皇后快要靠近,朱标警觉地往后撤了几步。

“咳咳咳....”还没怎么用力,朱标便已经猛咳了起来。

仿佛喉咙中卡着一块炭,越咳嗽越厉害,甚至身子都弓了起来。

左手撑着地面,另一只手捂着嘴不住的咳着,渐渐地指缝间渗出细微的鲜红。

马皇后见状直接一声喊了出来!

“标儿!”

直接跑过去抱住儿子仔仔细细地看着,心中却像是刀刮一样的疼。

眼角渐渐湿润,双手像是失去理性一样掰着儿子的手。

“让妈看看,听话!”

“呜呜呜呜,快,儿啊,别逞强了,让妈看看!”

“呜呜呜...”

马皇后已经没了理智,完全失控了,话语凌乱,呜呜咽咽。

朱标强撑着身子,不断安慰自己的母后,甚至都不在讲究那些宫廷礼节了。

“妈,儿没事...咳咳咳...”

朱标那带着血迹的嘴唇颤颤巍巍地抖动着,勉勉强强地挤出几个字。

可没说一个字忍不住就像咳嗽,感觉这个肺叶都要从嗓子里揪出来一样。

此时的马皇后已经哭成了一片,整个深宫之中仿佛一切都变得灰暗一般。

那咳咳咳的声音依旧回荡在皇宫之中,时不时夹杂着女人的哭泣声。

......

当晚,太医院传报:皇后病危!太子病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