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大军入辽阳

换源:

  就在朱常洵幻想美事时,李如梅不合时宜的声音传了进来,“殿下,辽东总兵马林求见。”

听到马林这两个字,朱常洵明显一愣,对于这两个字,他并不陌生,萨尔浒之战中,马林和李如柏一样都是各领一军,不过与李如柏不同的是,他与努尔哈赤的主力军对上了,可是由于他当时的判断失误,以为只是少量后金军于是主动出击,最后四面被围兵败逃亡,算是当时出征四大将唯二活下来的一个,它的结局也不是特别好,二月,萨尔浒之战失败。六月,他在镇守开原时被后金军突袭,兵败战死。

不过如今,他的突然到来,却令朱常洵有些不解,不过他也没有考虑多长时间便对李如梅说道:“带他进来吧!”

或许他有什么重要情报要向自己汇报,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判断错了。

只见马林跌跌撞撞的跑进来,双腿直接一弯跪倒在地上,“末将马林拜见三皇子殿下,当年臣还是宫里的御前侍卫,一次不小心惹怒陛下,眼看着就要没命了,还是皇贵妃娘娘给臣求的情,不然臣绝无今日,如今能得见三皇子殿下,臣愿肝脑涂地,以报救命之恩。”

马林一番话说的用情至深,险些就要痛哭流涕,看那神情,不似作假,朱常洵见此也是人精立马反应过来,急忙上前两步搀扶起马林说道:“马大人,快快请起,前几日我还未出征时,母妃便提起你,说你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如今看来,母妃果然没有看错人?”

“臣多谢贵妃娘娘赞赏。”

随后两人谈了几句,便发现非常投缘,于是朱常洵屏退周围其他人,开启了彻夜长谈。

其实马林的出身并不低微,他是将门之子,名将马芳次子,不然也进不了宫,当不了御前侍卫。

没想到母妃多年前的一个善举,如今能成为他的一个巨大助力,或许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是看上了郑贵妃的真性情。

大帐内朱常洵和马林越谈越投缘,两人都在军事上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上,马林更是因为提出了针对辽东问题的边务十策才被弹劾去职长达十余年,而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不久之后。

如今马林或许想借朱常洵之手,所以一时间说个不停。

直到朱常洵的内侍进帐倒茶,马林才反应过来,天色已晚,于是急忙说道:“殿下,天色已晚,臣就不打扰您休息了。”

“好,马总兵也回去休息,明天本宫再去找你。”

“是。”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朱常洵的手心里竟冒出些许汗水,幸好自己的历史知识充足,不然这次一定会露出些许马脚。

而另一边,回到自己营帐的马林也不由得感叹,三皇子绝对是博学多才,智勇双全,若是日后能登临大位,必是大明王朝的一大幸事。

如果说在看见三皇子朱常洵之前,他对朱常洵的态度更多的是感激,如今有了这次谈话,他已经决定自己要押宝三皇子。

相比于十几岁还没有读过书的朱常洛,朱常洵显然更有资本登上皇位,再加上他强大的母族支持,而朱常洛有什么,他不过是有一个长子的身份而已,其他的他一无所有。

这么一想,马林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决定,不管是为了报恩还是自己的前途,又或者是大明王朝,他都会选择朱常洵。

就这样,时间很快过去,等到第二日一早,辽阳城的百姓早早的便起床,关外苦寒,日后的黑土地如今还没有得到开发,朝廷的剥削再加上蒙古族、女真族的混战,生活也越来越困苦。

往日他们要早早地出城耕种,或者是干些杂活,用来谋生,可今天却被城内的衙役拦住了去路。

“后退,都后退把路给我让开。”此时这些衙役早已没了往日的圆滑,虽不能说是凶神恶煞,可也都面露不善,更有眼尖的人发现不远处一个个持刀而立的锦衣卫。

一时之间,好奇、恐慌诸多情绪在人群中酝酿,有些自认为和衙役挺熟的混混,借机开口询问,可回复他们的只有冰冷的眼神不及拔刀的动作。

一时之间,所有人再也不敢妄动,毕竟一不小心连命都没了。

随着守城军将一声“开城”。

守城士兵将城门缓缓打开,聚集在城门内百姓顿时,便呆愣在原地,宽阔的街面上出现了一队队铁甲骑兵,锋利的大刀上闪着寒芒。

随后大明战旗飘扬在整个街道上,这样的场景,辽阳城的百姓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一些眼尖的商人很快便发现这些军队的样式是远在顺天府的京营。

一些头脑伶俐的商人,立马就想到了商机,这么多的军队入驻辽阳城所需要的粮草是个天文数字,即便辽阳府早就准备好了,可是粮食这种东西,谁又会嫌少呢?毕竟一旦打仗,粮草消耗便会不计其数,各种意外更是难以避免。

所以急忙吩咐手下人出城去附近的府县收集粮草,但更多的百姓依旧是呆愣愣的站在那里,直到沿途的衙役大喊道:“父老乡亲们,皇帝陛下知道咱辽东贫苦,时常受到女真部族的袭扰,如今特地遣大军前来讨伐女真,此次挂帅出征的乃是三皇子殿下,三皇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有了这些衙役的带头,沿街的百姓也反应过来,纷纷跪下,齐声高呼。

“三皇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三皇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时之间喊声震天,随行队列的将士们也在将官的带领下,加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拜见。

朱常洵见此也是内心震撼,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权力所带给人震撼。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