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努尔哈赤

换源:

  “李二,你是不是忘了我交给你的任务?若你没能力将医用酒精研制出来,我就给这酒精厂换个管事。”

郑芝龙的语气有些严厉,酒精厂在他心中的分量可比酿酒厂大得多。

“我哪敢忘记大哥的吩咐,”李仲曲赶忙说道,“医用酒精已经制作出来了,只是不知道能否达到你说的那种效果,所以我让人买了一些兔子回来试试,准备等确认它真的能够防止伤口化脓后,再去向大哥你报喜,可一点都没偷懒!”

听了他的话,郑芝龙讶异地看着他,“你还知道做动物实验?如今那些兔子怎么样了?”

“非常好,一些伤口不深的兔子都已经恢复了,其他兔子的精神状态也很好,伤口愈合是早晚的事。”李仲曲回答道。

“没有出现死亡?”

“这个……死了三只,但不是化脓的原因,估计是下手太重,

台南县一片欣欣向荣,可大明却处在多事之秋,边疆战事不断,天灾人祸也接踵而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上个月,杭州有诸生家张灯,不慎火起,延烧房屋,九营兵卒乘乱而起,拉钱塘门外更楼十座。简单点说,杭州兵变了。

二月初十,南直隶应天府苏、松、凤、泗、淮、扬、滁州等处同日地震,扬州地震达六级,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

二月十三日,北方的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屡震,震坏城郭、庐舍无算。

二月三十日,京师滦州大震,坏庐舍无数,地裂涌黑水。

这还只是开始。

唯一的好消息是,明军在贵州取得了普定之捷,帝国西南方的战事终于得到控制。而东南方,澎湖之战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

福建总兵俞咨皋上报,此役,大明水师击沉荷兰战船四十二艘,毙敌三千,收复白沙、渔翁等岛。如今荷兰人龟缩在风柜城已是强弩之末。

在他的奏报中,根本没有郑芝龙什么事,战功都是大明水师立下的。

内阁阁老们都是人精,自然知道他夸大了战功,但碍于他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确实值得奖励,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唯一让他们不满意的是,按照俞咨皋的说法,这风柜城怕是还要一两个月才能打下来。

荷兰人火炮充足,又借助狭长的地势设防,非常难打。

为了拿下这座城,登陆澎湖本岛的大明将士已经超过了一万,消耗的钱粮还是挺多的。

“大人,这两个月移民的数量减少了许多,每月都只招收到一千多人,这些人并没有安置在台南,而是安置在了八重山县和宫古县。”

“减少了这么多?”

郑芝龙有些惊讶,毕竟最初的几个月,每月可都是有近万移民抵达台南!

“如今已是春耕时节,许多灾民都在官府的安排下返回家乡耕作,加之不少乡绅地主都开始为春耕招募佃户,愿意来台南的灾民自然就减少了。

除此之外,台北的颜思齐也一直在跟我们抢人。我估计,下个月的移民还会减少。”

“台北?”

郑芝龙笑了笑。

他其实一直在关注台北的情况,那边的发展速度也很迅猛,只两三个月,人口就激增到了四万。

这是好事。

有人帮忙开发台湾,比他一个人单干快多了。

“既然移民减少了,那就歇一歇,正好趁此机会多囤积一些农具,免得下半年来不及购买。”郑芝龙不以为意道。

“囤积农具?这是为何?”贾能佐有些不解。

郑芝龙叹了口气,“下半年多半还有大灾和动乱,尤其是六七月份青黄不接之时,必能再次招收到大量的灾民。”

这个时候的大明已经千疮百孔,活不下去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绝不会减少。

再过三年,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的农民起义就会拉开序幕,并渐渐成燎原之势,直到将崇祯逼上吊。

当然,现在大明也不安生,尤其是北方的努尔哈赤,在天启元年就攻占了辽阳和沈阳。最近还想迁都沈阳,率兵入关之心昭然若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